王永亮
【摘要】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都在積極地探索著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和手段,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通過教師在教學中引入導學案,給學生創設學習情境,安排學習任務,并且及時地給學生恰當地評價會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實現化學高效課堂。
【關鍵詞】 初中化學 新課改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6-003-01
0
新課改指出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鼓勵學生在思考中獲得知識,掌握學習方法,形成自己的認識策略。教師在化學教學中要讓學生能夠成為學習的主體,促進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改變傳統教學中的教師“一言堂”“滿堂灌”,讓學生能夠產生學習的欲望和積極性,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態度,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一、學案協助學習,學生有的放矢
教師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在課下就要多付出一些時間和精力,給學生準備出適合學生需要的導學案。讓學生可以在導學案的幫助下進行學習和探究,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增強。有了導學案教師把教學重難點都準備在學案中,學生在課堂上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來分析導學案,讓學生的學習有的放矢。導學案上的練習題也是對學生課堂學習情況的一個很好的反饋,促進了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實現高效課堂。例如在學習《酸和堿的反應》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提供導學案,并在學案上設計課堂學習內容,讓學生能夠有的放矢。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探究酸和堿的組成特點,并且在導學案上提出問題:常見的酸和堿有哪些?他們有什么化學性質?液體導電需要什么?稀鹽酸、稀硫酸、稀燒堿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能導電,說明了什么?其次讓學生分析酸和堿能否反應,并且鼓勵學生用實驗的方式來探究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實驗過程,尋找證明的思路和方法。還可以讓學生去探究反應類型,書寫化學反應方程式等等。導學案是學生學習的方向和資源,會促進學生主動觀察和思考,融入到課堂探究中,理解知識規律。
二、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探究
王國維說:“景非獨為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和思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在情境中引導學生去探究和思考,讓學生能夠在情境中形成思維的快速運轉。教師設置的宜人情境會讓學生生進行發散思維,使學生的思路能夠變得更加開闊。情境會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學生通過你一言,我一語,思路會變得更加完善,激發了學生探究的熱情,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生流連忘返的舞臺。例如在學習《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設故事情境:2003年美軍往伊拉克北部地區投放了石墨炸彈,攻擊了當地的供電設備,造成了嚴重的停電,暴露了一些軍事目標。為什么石墨炸彈會引起這樣的問題呢?情境中,學生會融入到故事環境中,進而主動地探究石墨的相關知識和性質,在思考和總結中認識到石墨具有導電性。情境教學會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的快速運轉,在探究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三、設計教學任務,學生積極探究
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實現高效課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堂任務,使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有事可做。學生有了明確的任務安排就知道了學習內容,從而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探究和思考。任務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動力,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在練習中形成自己的感悟。通過學生的探究,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推理判斷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學生的感悟能力也會變得更強,讓學生的認識在思考中越來越全面,提升了學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師要善于利用任務來驅動學生,使學生可以圍繞著任務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學習《構成物質的微粒——分子》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設計動手任務,讓學生通過實驗的方式來了解分子的概念和特征。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二組不同的實驗,首先是混合相同體積的酒精和水,學生會觀察到它們的總體積要小于酒精和水的總體積。其次是讓學生分別用注射器抽取20毫升的空氣和20毫升的水,并且進行推壓。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學生會感覺到空氣容易推壓,而水不容易推壓。學生完成動手任務會主動地思考,在分析和探究中認識到在第一個實驗中能夠感悟到分子之間有間隙,在第二個實驗中可以體會到空氣中分子間隙大于液態水分子間的間隙。通過對任務的分析和思考,學生會總結出分子的特性,了解到分子間有間隙,且氣體分子間隙大于液體分子間隙、固體分子間隙,掌握知識,并且留下深刻印象,實現高效課堂。
四、教師科學評價,學生興趣增加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探究能力、交流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評價下更全面、客觀地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教師有針對性地評價會讓學生指導自己的不足,從而再不斷地改進,朝著教師要求的方向進步。教師對于程度好的學生進行評價時要多找不足,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還有很多地方不能夠做的很好,自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對于中等層次學生的評價要客觀、全面,適當地表揚、鼓勵學生進一步提高;對于后進生的評價時則要多鼓勵,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使他們能夠快馬加鞭趕上并超越其他學生,促進全班學生的共同進步和提高。
總之,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教師要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學習來掌握知識,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要多向學生傳授學習方法,使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進行探究和分析,促進學生學習潛能的充分發揮和個性的展現,實現課堂學習的高效。
[ 參 考 文 獻 ]
[1]陸國琴.巧妙導入化學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J].化學教與學;2018年10期.
[2]聶志良.有效教學環節設計,讓學生走進成功的化學殿堂[J].考試周刊;2017年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