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不斷深入,新型的教學模式進入教師的視野,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英語學科而言,閱讀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重要的一大板塊,教師通過在教學中滲透閱讀分層教學,能夠真正實現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落實學生的英語閱讀核心素養培育。本文針對閱讀分層教學法在初中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展開了以下探究。
【關鍵詞】英語閱讀;分層教學;核心素養
【作者簡介】梁會敏,徐州市開發區中學。
在新課改的助力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質量有了顯著的提升,但是,教學中依然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在面對新課改的機遇與挑戰并存的背景下,英語教師應采用較為新型、有效的教學手段,著力改善現如今的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從而真正落實學生英語閱讀核心素養的培育。
一、通過合理分層,奠定閱讀思維能力的培養基礎
分層教學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開展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首先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人性格特征進行全面考察,這是分層教學法最為關鍵的一步,對接下來的分層教學質量的高低具有直接的影響。初中英語教師可以采用課堂提問以及隨堂檢測的形式,將學生的結果記錄在案,之后再結合家長和教師評價對學生的綜合情況進行分析,以此為指標進行合理分層。其次,在進行充分的前期考察之后,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層和分組,為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且在分組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分成“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學習小組,使得不同層級學生之間能夠形成互補互助的關系,為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的條件。
二、以知識體系為基準,培養學生的語言感知力
在進行閱讀分層教育的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也應結合課本知識,在挖掘教材知識點的基礎上完善學生的英語知識體系,并提煉出每一節課的閱讀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進行閱讀分層教學設計。對于閱讀分層教學而言,其中最為重要的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分層教學規律也是將差異性為作為根本,并以此為依據和目標開展分層教學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以獲得語言感知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可以在閱讀分層教學中,設置具有探究性的閱讀問題,以問題為引導完善學生的英語知識體系,使其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獲得閱讀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Wild animals》這節課時,由于學生對很多的野生動物不是很了解,也沒有親眼見過,筆者采用多媒體授課的方式,為學生播放《動物世界》紀錄片,結合動態的視頻畫面,讓學生對野生動物的外形和生活習性有一個直觀的了解,激發他們學習本節課的興趣,并主動進行對話練習,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之后,為各層次的學習小組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如讓低層次小組通過預習找出教材文章中的重難點詞匯和語句;中層次小組針對這些重難點詞匯和語句進行交流學習,總結出已經解決的問題和沒有解決的問題;高層次小組通過深入探究,總結低層次小組和中層此小組無法解決的問題,并采用多樣化的學習策略,深化對學習內容的認知。這樣一種教學方式的開展,使得各層次學生之間形成一種合力,有助于豐富學生的英語閱讀知識體系,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效率。
三、加強師生互動,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良好的師生互動能夠為課堂教學起到潤滑劑的作用,也是調動學生參與閱讀分層學習的有效手段之一。分層教學法是新課改背景下的產物,雖然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但是這并不代表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無所事事,相反,教師的作用和教學水平要求會更高。教師具有豐富的英語閱讀教學經驗,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問題,并進行點撥,從而推動閱讀分層教學的順利進行。
例如,在學習《Travelling》這節課時,確定完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之后,筆者讓學生以問答的形式開展練習。教師可以先將描述Travelling的典型語句呈現在黑板上,如“What is’......”“How did......”“Why do you like......”等。然后,在各層次小組中隨機提問兩名學生讓他們進行對話演練,談一談自己想去的地方、原因等等,最后,教師對學生的對話練習內容進行評價。這樣一種互動型的教學方式能夠強化師生間的溝通與交流,最大化地挖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從而為學生帶來豐富的情感體驗。
總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法,對于學生學科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更多地體現在學生閱讀思維能力、語言感知力、閱讀分析能力等方面。在具體教學中,英語教師應在尊重初中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合理分層,既實現了閱讀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又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完全符合現如今素質教育的理念,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成東.試論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31):78.
[2]蔡文掀.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19,19(14):67-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