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摘要】 ?文章主要探討藝術生的數學教學方法,以非線性模式為切入點,在教學模式設計基礎上通過案例進行探討,以為同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 ?非線性教學模式 復習 高中數學
【中圖分類號】 ?G633.6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5-022-02
藝術生的數學基礎薄弱,學習時間也很短。如何在短時間內提升學生成績,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為此,本人在所教的藝術班開展了林少杰老師提出的“非線性主干循環活動型”單元教學模式(以下簡稱“非線性”模式)實驗,發現此模式也很適合藝術生教學。經過實踐,即有收獲,也有困惑。現將經驗和同行一起分享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操作要領
(1)整合教材:結合本單元知識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及與其他單元知識的關聯,對知識進行取舍和跨越穿插整合,以適宜學生學習的方式呈現。
(2)主干建構:對內容賦權,并淡化形式、削枝強干;采用先點后面的方式精設主干,先一個知識點一道題,讓學生熟悉知識點,再用多個知識點的綜合習題強化訓練。
(3)學生為主:教師評講以15分鐘為限,讓學生有充足時間思考、訓練。
二、學案的設計與使用
設計原則:“目標定位、內容賦權、淡化形式、削枝強干、結構先立、過程凸顯、局部呈現、變式綜合、主干循環”。
(一)設計方式
1.目標分析
單元復習目標的分析應符合課程標準、考試大綱。單元復習目標能否達成與學生的水平密切相關,因此,須先做學情分析。本人采用了林少杰老師提出的單元教學分析表,并針根據藝術生特點做了適當修改,如下:
2.內容分類及賦權分析
在林少杰老師提出的“不等權”教學任務分析平臺系列基礎上,結合學生實情,采用了如下分析表:
3.技能訓練系統構建
訓練內容按照難易程度分為A、B、C三個層次。其中,A組是基礎題,B組是中檔題,C組是能力題,組題量比約為7:2:1。設計中應加大新知識的運用頻率,增加需要強化的知識、技能的題量。
4.學案的呈現特色
(1)知識點與題目對應呈現(以復數為例)
由于知識點分散于教材中,重難點也不凸顯,為了提高效率,采用知識點與題目對應呈現的方式,將重點知識羅列在右側,既便于學生系統掌握,又節省了學生翻書的時間。
案例1
例1、若復數z=(a2-3a+2)+(a-1)-i
是純虛數,則實數a的值為。
練習1:若上題中的復數z是實數,則a= ? ? ? ? ? .
●知識點:
1.復數的分類
對z=a+bi,|z|= ? ? ? ? ? .
當 ? ? ? ? ? 時,是實數;
當 ? ? ? ? ? 時,是純數。
當 ? ? ? ? ? 時,是虛數。
(2)重點內容局部凸顯(以線面平行為例)
重點內容設置填空,有選擇的進行訓練,既能突顯重點知識,又能引領學生規范性答題。
案例2
例1.已知:空間四邊形ABCD中,E,F分別是AB,AD的中點,
求證:EF∥平面BCD
證明:連接EF,在ΔABD中,E,F分別是AB,AD的中點,∴EF ? ? ? ? ? BD(中位線定理)
∵EF____BDEF____平面BCD( ? ) ? ∴EF∥平面BCDBD____平面BCD
(二)學案的使用方式
1.“學案”前置
“學案”前置就是將學案提前一兩天發給學生預做,教師可以檢查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也能讓學生聽課更具針對性,提升學習效率。
2.練習完成要求
AI課內完成,BICI是個性化試題,題課后完成,CI題難度較大,可以選擇性完成。
3.教師要求
(1)在學生思考同時,教師要從講臺上“解放”出來,下講臺巡視,對做完題的學生當下批改,對遇到障礙的學生個別指導,巡視、批改、輔導的過程中要收集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
(2)教師累積講課時間控制在15分鐘以內,要把存在的共性問題講解清楚,評講要重視思路分析,語言要精煉不拖沓。
三、課堂實際操作程序
1.教學設計思路
2.課前準備
本階段是前置練習環節,要求學生課前完成,已達成三個目的:鞏固上節課所學、為本節課奠定基礎、解決枝葉類問題。
3.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教師示范
本階段是一體化循環環節,也是課中主體環節,具體做法是:學生自主完成學案,小組討論解決疑難問題,不能解決,則由教師黑板上示范或對個別小組指導。
4.練習測評
本環節屬于技能訓練系統,設計原則為“覆蓋教材、、增強聯系、增強彈性、便于反饋”。
三、收獲與困惑
“非線性”模式實施一個段時間后,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巨大的轉變。從被動接受式學習,轉變為“自主學習,小組合作釋疑”的主動學習,從“聽數學”轉變為“做數學”,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根據學生的認知心理和學生的思維特點對教材中的知識重新整合,讓學生更容易掌握。通過構建“主干循環”技能訓練系統,讓學生訓練更高效。課內“個別輔導”和課后“作業分層”式設計,讓不同層次學生都有提升。
“非線性”模式實施過程中也碰到了許多困惑。例如,小組合作流于形式,個別學生借機聊天,討論是很熱烈,但嚴重偏離主題。又如,在局部呈現的構建中,怎樣搭建“腳手架”,才能做到既不會剝奪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又能規范學生解題過程,都是需要思考的地方。
不過遇到困難也是件好事,通過學習、反思、總結,解決了困難就是收獲。
[ 參 ?考 ?文 ?獻 ]
[1]林少杰.中學數學教學頂層設計研究——“非線性主干循環活動型”單元教學模式建構[M].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
[2]劉秋女.非線性主干循環活動型單元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以增城市東方職業技術學校為例[D].廣州:廣州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