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煦賀
摘要: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然而,受一刀切教學模式的影響,初中英語課堂出現了“低效與低質并存,灌輸與禁錮同在”等問題。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初中英語教師應該以斷尾求生的勇氣摒棄傳統教學模式,以熱情包容的姿態構建英語高效課堂。基于此,本文以英語新課標為指導,探究了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高效課堂;初中英語;課堂導入;課堂情境
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高效課堂模式逐漸受到了廣大教師的歡迎。可是,很多教師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往往出現“投入多,收效微”的問題。如果這樣的問題得不到解決,那么這不僅會使學生背負沉重的學習負擔,還會使學生對英語學科產生厭煩情緒。所以,本文以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為依據,探討了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設計別開生面的課堂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課堂導入環節是一堂課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教師不能設計良好有效、別開生面的課堂導入,那么學生就不能主動自覺地參與到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之中。與此同時,高效課堂的構建也將灰飛煙滅。有鑒于此,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充分地意識到課堂導入的意義與價值,并利用有效的教學方略策劃別開生面、別有風味的課堂導入,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打下基礎。譬如,《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這一課的導入環節就具有別開生面的特點。首先,教師對學生說:“Let's see some thought-provoking pictures. ”于是,教師向學生展示了“ Water pollution, air pollution, soil pollution ”等圖片。其次,有的學生說:“These are some shocking pictures.”還有的學生說:“The Earth has suffered a serious breakdown.”再次,教師對學生說:“So,We need to save the earth.”說罷,教師出示了本節課的課題《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二、轉變一人獨奏的課堂角色,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英語教師往往獨攬課堂大權,總是喋喋不休地講課。殊不知,學生應有的話語權已被奪去。須知,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強調教師轉變一人獨奏的課堂角色。所以,初中英語教師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應該主動地轉變“一人獨奏”這一霸權者的角色,從而使學生由被動轉入主動。譬如,教師在講授《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 ?》這一課的時候,就主動地轉變了“一人獨講”的角色。首先,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并依據課文內容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其次,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這些疑難問題。再次,教師啟發學生分析課文的重點語法知識。
三、打破死寂僵化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是構建英語高效課堂的關鍵一步。可是,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導致學生難以全心全意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有鑒于此,初中英語教師在構建英語高效課堂的時候,務必打破死氣僵化的課堂氛圍,讓“快樂、自由、輕松、民主”充滿整個課堂。譬如,教師在講授《Will people have robots? 》這一課的時候,就努力打破死寂的課堂氛圍。首先,教師在剛剛上課的時候向學生播放了一首動聽的英文歌曲,以此來緩和緊張的課堂氛圍。其次,教師對學生說:“Will people have robots?”于是,學生對未來的機器人進行暢想。再次,教師讓幾名學生依據課文內容,進行分角色朗讀。
四、展示繪聲繪色的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情境教學法具有意境優美,情感濃烈,韻味無窮的特點,這一方法能促使學生在良好的情境之中快速地產生且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有鑒于此,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充分地結合教學內容,創建具有聲響美、色彩美、形式美以及內容美的課堂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進而使英語課堂擺脫低效,呈現高效。譬如,《What color is it? 》這一課的教學就體現了情境教學法的重大意義與價值。首先,教師對學生說:“Boys and girls, the text we are studying today is《What color is it? 》。Please take a look at these pictures in the teacher's hands and tell us what color they are.”于是,有的學生說:“紅色。”有的學生說:“藍色。”還有的學生說……其次,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英語表達這些各種各樣的顏色。再次,教師創設了一種游戲情境,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把這些表示顏色的英語單詞補充完整。
五、組織小組合作的課堂活動,發揮學生的能動性
與“教師獨講,學生獨學”這一傳統模式形成鮮明對照的便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教學實踐表明,前一種教學模式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后一種模式不僅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能為課堂教學增添光彩。有鑒于此,初中英語教師務必組織小組合作的課堂活動,從而使學生撥動“合作”之弦,彈唱“高效”之歌。以《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為例。首先,教師把學生分成“暢想未來組、漫步云端組、破繭成蝶組”等幾個小組。其次,教師讓各個小組的學生在組內就“我理想中的職業、各個職業的作用”等話題進行討論。再次,所有學生都敞開心扉,就“scientist、doctor、cook”等各種職業進行了精彩發言。
綜上所述,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通過設計別開生面的課堂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轉變一人獨奏的課堂角色,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打破死寂僵化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展示繪聲繪色的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組織小組合作的課堂活動,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等方式,充分地改善了英語教學模式,從而讓英語課堂更有實效,進而使學生“破繭成蝶”。
參考文獻:
[1]韓春潮.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教學誤區及對策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18):62-63.
[2]王艷麗.淺談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高效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9(07):86.
[3]張寧.淺析初中英語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學周刊,2018(2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