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佩霞
摘要:化學實驗從屬于高中教育體系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能夠助力學生形成更為完整的化學思想及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更為深入地感悟化學現象。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國農村地區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還存在諸多問題,如果不對其予以有效解決,勢必會嚴重影響學生的發展。本文就現下農村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進行了簡單探析,同時針對性地分析了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農村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教學對策
一、農村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
第一,化學實驗教學定位不夠準確。農村高中化學實驗中,教師通常只是結合教材的具體要求開展教學活動,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僅僅著眼于學生在實驗操作方面的規范,并未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成長提供相應的助力,這就導致學生難以有效地融入學習活動之中,其對于化學學習的興趣存在嚴重的不足,嚴重影響學生綜合素養的形成。第二,缺少相應的化學實驗器材。許多農村高中的實驗室設備都相對落后,儀器缺失現象非常普遍,許多重要的化學實驗也并未完成,加之學校對于化學實驗的重視程度不高,因此導致實驗開出率嚴重降低,并不符合現下我國對于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不利于學生的成長。第三,化學實驗教學形式過于單一。農村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主要形式為教師演示,基本不會引導學生參與到實驗操作過程中,部分教師在設計實驗教學環節的過程中則是和教學內容嚴重脫節,教師對于實驗流程的重視程度明顯不高,嚴重影響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農村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效果提升對策
第一,明確實驗教學目標。首先,教師需要認真備課,明確當前實驗教學的基本目標,并針對實驗目標來處理教學流程;精心設計用于演示的程序并適當地選取實驗方法、實驗材料及實驗裝置等,在開展實驗課程之前,教師需要先演示,探尋后續教學活動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用以更為科學合理地掌控教學時間。其次,化學實驗需要擁有較為明晰的可見度。實驗操作需要針對全體學生,因此需要保障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看清楚實驗操作流程。最后,當實驗現象出現之后,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更為深入的引導,進一步明晰實驗內容及實驗目的,促使學生形成更為完整的認知能力。第二,在開展化學實驗之前先進行預習。教師應該在開展實驗教學之前,要求學生針對實驗內容來進行預習,可以設計部分思考題,引導學生借助預習進行解答,由于實驗課內容較多但是時間較少,因此如果課前不予以充分預習的話,在進行后續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大量問題,所以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預習工作,盡可能使學生對實驗項目具有更為深入的理解,促進學生知識儲備的增加。第三,完善化學實驗教學配制。部分化學實驗往往會涉獵較為專業的儀器設備,用以避免化學實驗產物對環境造成污染。但是部分實驗卻并未充分考慮到這一重要目標,在實驗裝置中忽視了實驗尾氣及實驗廢物的處理,教師需要針對此類現象,對教學活動予以改進,并且提醒學生對此類問題予以充足的重視,這將會有效提高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同時也能促進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帶領學生做“黑面包”實驗的過程中,其主要目標是證明濃硫酸具有脫水性,但實驗普遍是在開放容器中進行,而在實驗過程中往往會生成有毒氣體二氧化硫,所以應該考慮將實驗設置到封閉容器中進行。比如可以借助2.5L飲料瓶來替代燒杯,并在瓶蓋上鉆出小孔,插入玻璃棒,在瓶口附近扎上部分用于排氣的小孔,在瓶口內部放上脫脂棉。這樣不僅能夠更為輕松地完成實驗,還能夠有效處理尾氣與廢物。
總之,農村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開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能夠深度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化學思想,但是化學實驗教學仍然存在部分問題,因此這就要求教師能夠選取更為優質的教學方法,著重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責編: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