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吉利

摘 要:在教育改革以后,越來越多的新型教學方法得到廣泛的應用和研究,以詞塊教學法為例,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好掌握、理解和記憶所學的知識。基于此,本文針對詞塊理論在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中的實際運用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議,希望可以給有需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詞塊理論;高中英語;教學運用
在2016年10月,作為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市的浙江省,在高考中應用了讀后續寫這一題型。其中最大的變革就是寫作部分設置了讀后續寫的新題型,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了難度,反映了英語考試對中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考查的訴求[1]。這種高考新題型要求學生根據材料內容和關鍵詞,組成一篇結構完整、情節合理的短文,對學生平時的語言素材積累進行考驗,把場景和內心活動通過續寫真實細致地描繪出來。同時,還要求學生奠定良好的掌握上下文邏輯關系和短文關鍵信息的基礎,對短文情節要點進行快速獲取,續寫情節;第三,要讓學生結合考題要求對較高級的語法、詞匯進行運用寫作;第四提出學生在寫作時,要把思路整理清楚,通過進行合理想象完成續寫,語言表達要連貫,結構要有序。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學人員要重視對學生的詞匯量進行豐富和拓展,幫助學生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1.詞塊的概念和分類
早在1975年的時候,身為語言學家的Becker就提出了詞塊概念,其認為語言的存儲、記憶、使用等程序都不是用單獨的詞為單位的,人類用來進行溝通交流的語言其最小單位就是那些模塊化的板塊結構。詞塊的形式有特定的結構,能用來表達出具有意義的、或連續或不連續的、或預制的多詞單位,主要通過整體的方式被記憶存儲,并在即時的溝通交流中被大腦所提取。有關學術人士結合詞匯內部的句法功能和語義聯系把詞塊區分成為四個類型:第一,搭配詞組。指的就是同時出現的頻率較高的搭配,例如“動詞+名詞”、“形容詞+名詞”,例如take sth. for granted,a cute girl等等;第二,聚合詞。即具備了習慣性語氣性質的固定短語,這里面的單詞是不能隨意更換的,例如in particular、look forward to等;第三,句子框架成分和引語,通常代表功能和形式固定或半固定的詞塊,經常頻繁使用于書面語中。例如It is necessary for sb. to do sth.、Firstly... Secondly... Finally...等等;第四,習慣用語,主要表現為固定或半固定的框架式單詞組合,這些組合可以是一句話的開頭,也可以是完整的一句話,例如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If I were you等等[2]。結合以上內容,具體的詞塊分類如圖1所示。
2.基于詞塊理論的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探究
2.1語塊篩選和訓練
教師在開展詞匯教學工作時,可以給學生設立對應的教學情景,讓學生輕松記住單詞,為了培養和強化學生的辨別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把在高中課本和習題里遇到的英語詞塊快速篩選出來,使其在良好掌握詞塊的同時,學會應用和拓展到整篇文章里,進一步提升學習效果和效率。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Unit 2 The Olympic Games 中“An Interview”文章里,有40多個英語詞塊,復合詞語塊例如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come on a magical journey、compete in/with/against/for;慣用語語塊例如That is good news;引語類語塊和句子架構例如Its … that … 、as much competition…as 等等[3]。鼓勵學生使用策略記憶單詞,如構詞法,通過添加前綴、后綴,對詞根進行拓展,可以擴大詞匯量,也方便學生更好把握該詞的意思和用法。學習詞塊不能死板地進行背誦記憶,通過構詞法建立詞匯體系,如compete(vi.比賽,競爭),通過詞形變化掌握它的各種關聯詞,competition(n.比賽,競爭),competitor(n.競爭者,對手),competitive(adj.比賽的,競爭的)。利用構詞法對陌生的詞進行猜詞義是非常有幫助的。高考的讀后續寫文章里會有出現一些新詞,往往基礎差一些的學生會出現理解文章內容有難度,進而影響續寫的質量,故此,在日常教學中要訓練學生猜詞義的能力。最后,還要關注舊詞新意,一詞多義現象,如company(n.)本意公司,新意為陪伴,同伴,如果學生不知新意,會理解偏差,產生笑話。
2.2背誦佳作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在1885年的時候出版了一本書籍叫做《關于記憶》,書中提到了一項他自己做的實驗,就是著名的“遺忘曲線”。通過這個實驗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要及時復習學習到的知識,通過背誦優秀作文,可以幫助學生把詞塊更有效地融入語篇和情境中,進一步把其轉變成自己的知識以便日后更好地輸出:
If you limit your choices only to what seems possible or reasonable, you disconnect yourself from what you truly want.
Jennifers sleepy eyes opened wide and her face wore a smile that brightened up the whole room.
Thrilled at the good news, she couldnt say a word.
Macs heart was beating wildly/violently/was pounding and his hands were shaking. His face turned pale and eyes were full of horror.
2.3題型訓練中運用語塊
熟記語塊尤其是固定框架式結構的短語能使學生很容易識別出試題中的語塊考點,從而迅速做出正確的選擇。例如:He works very hard and finally he got himself (? )into a key university.有以下四個選項,依次為:A.accepted、B.announced、C.admitted、D.received在這道練習題里,如果學生知道語塊get oneself admitted into(使……被錄取)就可以迅速幫助學生做出選擇,知道正確選項是C。現在浙江新高考已取消單項選擇的題型,這種固定搭配的語塊知識經常出現在語法填空和完形填空中,但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是需要對該知識點進行專門訓練,提供語境,以加強識記能力。
3.結束語
總而言之,語言運用是一門長期的藝術,在日常的學習中,學生要不斷積累語塊知識,才能在讀后續寫中做到熟能生巧,使讀后續寫的語言表達更地道、更準確。利用優美的語塊表達可以讓讀后續寫的文章更具連貫性和邏輯性。詞塊理論對高中英語教學具有很實際的指導作用,英語教師可通過使用詞塊理論教學法,不斷提升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水平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孫凌博. 基于詞塊理論的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探究[J]. 英語教師, 2017, 17(22):42-48.
[2]龍蕓. 基于六要素整合的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探究[J]. 英語教師, 2018, v.18(09):80-85.
[3]席小宇. 基于詞塊理論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研究[J]. 校園英語,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