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偉
【摘要】隨著新課標的實施,農村美術教學在整體教育框架下越來越受重視,在農村初中教育中構建高效美術欣賞教學課堂成為當下農村美術教學的重要任務。初中學生擁有良好的美術能力與鑒賞能力,對豐富個人情感、提高審美情趣具有重要意義。農村初中美術新課改要求創新當前教學方式,以多元化視角重新審視教學,構建高效課堂。針對農村初中美術欣賞教學,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創新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在愉悅的教學過程中傳授美術知識,共同陶冶藝術情操。
【關鍵詞】農村中學;美術教學;教學創新
美術這門學科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生活是藝術創造的源泉,一切美術作品皆源于生活。美術教育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農村教學條件、社會觀念、學生實踐經驗以及地域限制,導致農村初中學生與城里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存在一定差距。為此,針對農村初中美術教學,教師應采用新的教學方式,開展特色美術教學,在美術教學中可以結合農村豐富的美術自然資源創造豐富的生活化美術課堂,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美術,讓生活融入美術教學,不斷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美術修養。
一、農村美術欣賞教學的現狀及美術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農村初中美術教學也在不斷改善,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其一,在農村教育中,很多鄉村教師過度重視體制教育和應試教育,認為美術欣賞課與升學應試無關,把美術課視為無用學科。在實際教學中,不能投入充足的教學資源,家長和學生受應試思想的影響,更加忽略美術學科,導致農村初中美術教學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其二,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大多數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落后,只是在課堂上一味地灌輸知識,并把自己作為教學的主體,使學生在課堂上長期處于被動地位,根本不能達到美術欣賞的教學目的。其三,盡管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在客觀環境上存在一定差距,但農村有很多自然資源是城市中沒有的。然而,農村美術教師卻沒有看到這一點,不能很好地利用農村的藍天白云和鄉土人情去開發學生的美術創作潛能,無法培養學生的自我創造能力。以上這幾點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村美術教學質量,導致農村初中美術教學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當下受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重視美術欣賞教學成為做好農村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內容。美術課是一門基礎文化課,是培養初中學生審美能力的主要課程,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和藝術潛能,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農村教育中開展美術欣賞課,對于提升初中學生的整體文化素質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教師,應不斷探究新的課堂教學措施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豐富多樣的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從而全面提升農村美術教學質量。
二、創新教學形式,提升農村美術欣賞教學有效性
創新教學形式,加強農村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氣氛,讓初中學生擁有良好的美術感受能力與鑒賞能力,對豐富個人情感、提高審美情趣、塑造藝術人格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如何創新農村美術欣賞教學提出以下五點策略。
(一)改變傳統教學理念,進行生活化教學
傳統美術教學模式僅注重美術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呆板、枯燥無味,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積極性,從而使美術課成為一種學習負擔,對教學質量產生極大的消極影響。而且,有許多農村美術教師過多重視知識與技能,忽略了美術教學與生活的融合性,導致學生體會不到美術源于生活。隨著新課標的實施,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美術教學理念,創新特色美術教學方式。教師要根據農村教學的特點進行生活化趣味教學,將美術教學融入學生的實際生活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要啟發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運用多種充滿生活氣息的手法進行教學。將美術教學生活化,可以使學生在實踐中感受美術,體會美術來源于生活,表現生活,讓生活融入美術,提高初中學生的藝術修養。美術教學生活化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還可以提升學生的美術修養,培養高尚的藝術審美情趣,達到美術課堂高效教學的目的。
(二)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
興趣是開展學習的源頭和動力,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則是激發興趣的最佳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更好地幫助農村初中學生學習美術課程。隨著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快速發展,計算機網絡的普及對教學產生了積極影響,利用多媒體已成為教師實施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手段。針對農村初中美術教學,教師利用現代多媒體將美術作品直觀,生動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透過感官去認識藝術的精妙,可以讓學生融入課堂,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動力,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講解藝術作品時,可以制作課件,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一些知名畫家的作品,讓農村初中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資源認識和欣賞更多的藝術作品,進而培養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
(三)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鼓勵學生欣賞與創作
在農村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將白己的角色從指導者變為引導者,為學生提供美術欣賞與創作的空間。同時,農村美術教師要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共同欣賞美術作品,進行美術創作。這不僅能帶給學生參與美術課堂的機會,還能增加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和合作學習。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美術學習小組,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學習中了解美術知識,還可以活躍美術課堂氣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四)利用傳統節日開展美術活動
在農村初中美術教學中,僅僅依靠教材知識是不夠的,教師應充分挖掘美術資源,進行教學實踐。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不僅能體現節日文化和傳統習俗,還會涉及美術知識。春節的年畫、剪紙、窗花,元宵節的彩燈,無不體現美術文化。初中美術教師可以利用中國傳統節日開展美術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通過實踐學習美術知識并進行實際應用的機會。比如,春節前可以組織學生畫年畫、寫對聯、剪窗花,讓學生親手為班級布置春節景象。通過借助節日開展美術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美術繪㈣能力,增添喜慶的節日氣氛,還可以讓學生將美術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將美術文化傳承和發展下去。
(五)借助農村豐富的自然資源組織課外實踐活動
在農村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農村美術資源的合理利用。拓展美術教學課外實踐是對美術課堂的延伸,讓學生不僅在課堂學習美術知識,還要在實際生活中發現美術,運用美術知識。教師要聯系農村教育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借助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民間文化進行美術實踐活動。比如,教師可以利用雙休日的時間組織學生一起去麥田參觀,讓學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回來之后可以讓學生根據今天的參觀感受創作一幅畫。通過拓展美術課外實踐,使學生充滿熱情地探索和發現美術文化,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熱愛美術的情感。
三、結語
初中美術教育是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重要階段,教師在這個關鍵時期應科學、合理地引導初中學生進行美術學習。同時,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和藝術氣息,農村美術教師要在新課標的潮流下不斷研究和創新教學模式,將美術教學生活化融入教學實踐,促使學生樂于學習美術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和藝術修養,達到構建農村美術高效課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陳敏.中學美術欣賞教學創新探析[J].寧夏教育,2019( 21).
[2]楊秀波.淺談農村中學美術作品欣賞教學[J].成功(教育),2013(2).
(責任編輯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