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名農村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將信息技術融入英語課堂教學中,以此來打造農村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本文主要針對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提出幾點有效做法。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
【作者簡介】馬永紅,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峽門鄉唐莊小學。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也入駐到了農村小學課堂中,特別是對農村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打造來說,信息技術在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與城市相比,農村小學的教學設備和教學質量相對較差,為了縮小農村學生和城市學生之間的受教育差距,就需要有效地將信息技術融入農村小學英語課堂中,從而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俗話說:“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一旦學生對英語產生了興趣,不用教師督促,就會主動地投入學習中去。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求知欲。現在的小學英語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聯系,正好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找到與學生年齡相符又貼近實際生活的案例,以此案例為學生設立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對學生的感覺器官給予刺激,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從而激發出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例如在學習“A field trip”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引入教學“放暑假了,我們想去北京玩,可以做什么交通工具去呢?”然后教師利用多媒體將多種交通方式展示給學生,如by bus、by plane、by train等情境,讓學生從中選擇一個,并以“How do you go to Bei Jing”為主要句型引導學生反復練習,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知識視野
隨著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增強,提高了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實現了資源上的共享。特別是農村學校的文化底蘊相對薄弱,學習環境較差,英語信息來源范圍較小,學生對除了書本以外的知識了解少,缺少一種口語訓練的氛圍,師生之間很難直接用英語交流。但信息技術的入駐基本解決這一問題。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設立英語交際情境,通過網絡獲取更多的英語信息,從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
在學習“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單元內容時,由于農村小學生大多沒有真正見過博物館,這個時候網頁課件就發揮出它的作用了,通過網頁課件讓學生了解博物館,引領學生進入新環境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三、優化信息技術手段,使英語教學獲得最佳效果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電子白板等教學媒體逐漸進入課堂,多媒體的應用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查漏補缺,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更能直觀地感受到英語的魅力。另外,隨著硬件設施的不斷改善,各種教學軟件也相應面世,它在小學英語教學上獨具優勢。例如:常見的英語電子教輔書,免去了校外教師輔導,直接在家里就可以實現一對一教學,增強學生對教材的熟悉度,從而使學生能快速理解教材知識、掌握英語單詞的意思和用法。
例如在學習“At the zoo”單元時,在訓練“Look at the elephant. It is so big”句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幾個小故事,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配上圖片和視頻以及手偶,生動的進行講解,讓學生在故事中得到學習,仿佛身臨其境,感覺教材的內容就在眼前,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英語成績。
四、巧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有利于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在之前的英語教學中,由于英語學科的學習難度較大,再加上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過于死板,使得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缺乏靈活性,特別是對一些抽象語法感到難以理解,因而英語課堂也就成了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如果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輔助英語教學,保持師生之間的互動,利于師生的交流,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思維引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從課堂教學中發現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
例如在學習“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制作有聲教具卡,只要一點擊卡片,就能播放出“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 today”的相關問題,通過語音教具將內容直觀地展示給學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有利于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信息技術與英語課堂教學的融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據實踐證明,信息技術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學生快速的理解掌握英語知識,農村英語教學的發展空間和潛力還很大,要走的路還很長。在目前這個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時代,在教育改革的浪潮面前,信息技術作為剛走進農村小學課堂不久的新型手段,為學生設置生動的情景,為學生提供了便捷的途徑,為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提供了最為廣闊的空間,作為教育者應把信息技術的應用自然地融合在課堂教學之中,從而達到將“傳統的接受式學習轉變為學生的主動學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合作性學習”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于進海.如何打造農村小學英語高效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8 (48):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