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虎
◆摘? 要:我們每個人都說: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我們卻沒有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只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之一,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才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主要目標。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培養策略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他們處理問題的能力和遇到問題時的反應能力都不夠有優勢。而數學這一學科所學習的內容聯系比較密切,一旦學生在一開始沒有完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和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可能就不會很理想。學生也很可能會因此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最終導致學生對數學產生恐懼和厭倦心理。所以,小學階段的數學老師要將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必要時可以采取多種不同的但合理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學習興趣。
1解決問題能力培養的基礎和策略
1.1培養學生認真閱讀的好習慣
絕大部分數學老師甚至語文老師都認為:閱讀是語文學習的范疇。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取決于語文老師的教育。數學老師只需要負責教會學生解題,做數學卷子就好。但在解數學題的過程中有很多是應用題,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夠的話對學生的審題發揮有很大的限制。這一現象直接就導致了學生的整體成績不高。其實無論是什么課程,他們都有很多相關的定義及概念等內容要教授。學生的學習不能只是單純的依賴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學生必須在上課前自行預習相關內容,才能保證學習效率。另一方面,老師有時候會因為外界多種因素的干擾而不得不加快學習進度,將兩節甚至多節課的內容壓縮到一節課堂上講完。學生這時就更需要將課本上的內容與老師在課堂上所講解的內容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對所學的知識全面吸收并靈活運用到相關的考試中去。由此可見教材閱讀之于數學學習和老師教學的重要性。當然了,我們也不難發現,數學這一學科的相關素材,其中的內容大多是以圖片或圖文結合的形式呈現出來的,但是,越是這種情況越能體現閱讀能力的重要性。老師要帶領學生對題目中的文字仔細閱讀,細細品味,提煉出其中的重要詞句和關鍵信息。并將其與圖片結合起來,加強學生對題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2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
傾聽是每門學科學習的基礎。數學作為基礎學科之一自然也不例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第一槍就是從傾聽習慣的培養打響的。學習過程少不了討論交流,目的就是將思想集在一起碰撞出火花,開發出學生未開發的思維,取長補短。為學生自身的學習服務。“傾聽”的重點在“聽”上,但卻不是單純的“聽”。而是要做到“聽思結合”。最主要的就是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并集中起來。學生將一門課程學的好,那是因為他自身被其內容吸引住了,發自內心的想學。同理,老師只要做到了在課堂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成功教學和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就成功了一半。此外,只聽不記也是不正確的。學生要在傾聽過后對所聽到的內容反復琢磨。邊聽邊思考,這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記憶。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培養學生課堂上記筆記的好習慣。一個人的記憶力再好也會隨著時間而逐漸遺忘。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對于課堂上老師所講述的知識即不能及時理解也不能完全記下來。這時就需要筆記來輔助他們進行學習。筆記與傾聽的結合對學生的課堂理解及課后復習這兩個學習步驟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1.3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習慣的養成
要想將數學題完美而快速的解出來,審題能力的具備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學生是否養成審題習慣直接關乎著他們能否準確的將數學題解出來。審題的目的是讓學生將所面對問題中的關鍵信息提煉出來,在加以思考過后精確的將數學題解出來。由此看來,教師對學生審題習慣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教師培養學生審題習慣的同時還鍛煉了學生對已知信息粗加工的能力,無形中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和做題質量。舉個例子:“某圖書館今年春天下半季購買了3000本兒童圖書,比去年秋天購買的兒童圖書多了五分之一,那么,去年秋天和今年春天共購買了多少本兒童圖書?”“某施工隊一月份施工所掙的錢是20萬,三月份施工所掙的錢是一月份所掙錢的1.5倍,那么施工隊七月份所證的錢是多少?”很多學生會因為馬虎或者審題不清而忽視題目中的關鍵詞“共”和“多”這種關鍵字眼,導致學生最終的解題結果錯的一塌糊涂。由此不難看出,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重中之重。
1.4培養學生完成任務后認真檢查的習慣
作業的布置及完成是小學數學乃至所有學科學習過程中最必不可少的環節。小學生的記性有限,玩心重。今天上午學習的知識可能中午就忘了。利用作業可以讓學生對今天所學習的內容進行鞏固理解。但是一味的只講究完成作業卻不重視作業質量可以說是白費力氣。因此,做完作業或者做完試卷后認真檢查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失分現象,對學生成績的提高有著顯著的推進作用。例如:在數學應用題的解題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是直接答題,忽略了寫“解”字這一步驟。這種問題都是在檢查過程中一眼就可以檢查出來的。也正是因此要多加關注這種問題的產生和解決辦法。
2加強學生在實踐生活中對解決問題能力的運用
老師的職責: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和老師及時對自身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檢查是密不可分的。老師要及時為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將自己的職責發揮到極致。這不但解決了學生學習中的問題。還為自己的教學生涯積累了經驗,豐富了自身閱歷。
3結束語
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將它應用在生活中,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方便。培養學生自助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性也可見一斑。因此老師要將數學學習和教學過程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這不但對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課本中的知識有很大幫助,另外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是要靠自己去動手解決的,這對于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元宗.數學問題解決及其教學[J].課程·教材·教法,2018(12):11-12.
[2]金日勛.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表現?原因及解決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19(03):41-43.
[3]游橋英.淺析小學生提出數學問題能力的調查與提升策略[J].數學大世界,2017(10):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