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態語是人際交往中思想感情和文化教養的外在體現,在各學科教學活動中豐富微妙的體態語言與抑揚頓挫的有聲語言有機結合,才能更好地完成知識與信息的傳遞。教師在枯燥的數學課堂上恰當的運用表情、目光、手勢等體態語言,能夠發揮非有聲語言潤物無聲的獨特魅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體態語;小學數學;暗示教育;視覺感知
體態語是人際交往中思想感情和文化教養的外在體現,在各學科教學活動中豐富微妙的體態語言與抑揚頓挫的有聲語言有機結合,才能更好地完成知識與信息的傳遞。小學生因為善于接受形象直觀的信息,理解能力較弱,教師在枯燥的數學課堂上恰當的運用體態語言,能夠活躍氣氛,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突出教學重點難點,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一、表情語——啟發引導的前奏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凡是不善于模仿,不善于運用必要的面部表情或者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教師都不會成為優秀的教師”。數學課給學生印象是枯燥單調的,除了數字還是數字。小學生心里喜歡程度上來說,遠沒有語文、音樂等文科課程有吸引力,小學教師就是除了創新教學方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運用豐富的表情語言無疑是提高教學效果的積極有效的輔助語言方式。
表情是內心世界的顯示器,學生能夠從教師的面目表情上看出喜怒好惡,規范自我的言行舉止,調整聽課狀態。每一堂課老師微笑著走進教室,給學生如沐春風春雨的感受,用甘甜的知識雨露去滋潤含苞的蓓蕾。當有學生開小差時,示以嚴肅的表情,表示不滿,此時無聲的批評遠勝嚴厲的說教;當講到教學重點時,鄭重的表情配合鏗鏘的語言,能夠起到吸引注意力強化記憶的效果。例如,我講解一道簡便算法計算的例題:3.2×0.25×1.25,我讓平時不善于發言的李默然回答,她站起來一緊張頓時手足無措,不知從何談提起,我微笑看著她,示意她勇敢點,并引導她:“0.25和1.25分別和哪個數相乘得出百千的整數?3.2是否能分成這樣的兩個數呢?”在我微笑著開導下,她很快穩定了情緒,說出了正確答案。
二、目光語——心靈溝通的橋梁
目光語是從眼睛發出的無聲語言,具有洞察人心里的特殊功能。目光語是最美的語言,有時像一條潺潺流淌的溪流,滌蕩人的心靈;有時像一縷溫暖的陽光,融化久凍的心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時用目光語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發揮目光語無聲勝有聲的作用。
例如有一次,講到“長方形周長和面積的關系”時,提問:誰來回答長方形周長和面積公式?張昭站起來大聲說:“長方形的周長等于長乘寬?!闭f完感覺錯了,臉紅到脖子根,同學們一片竊笑,我立刻用嚴厲的目光,環視教室一圈,學生們注意到我的目光后,立刻收住笑聲,我又用鼓勵的目光示意張昭重新回答。此時過多地責備學生,既影響學生情緒又耽誤教學進度,目光語起到了省時高效的威懾作用。
三、手勢語——暗示教育的載體
手勢語言也是個人情感的自然流露,是有聲語言無法取代的傳遞信息方式。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手勢語應用廣泛,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教一年級小學生認識10個數字時,選用十指操教學法,受到小朋友的喜愛。老師一邊用手指表演游戲,一邊教唱兒歌,孩子們在玩中學,樂在學中,非常容易激發孩子們對學習數字的興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再如在講述“平移和旋轉”時,為了更好的解釋這兩個抽象的概念,我用一只手比作物體在黑板前向一個方向緩慢移動,表示平移。再用兩只手交替做出翻轉動作,表示旋轉。然后引導學生兩個一組,一個用手勢做平移或旋轉的動作,一個觀察,互相比一比,看誰做的動作多,做得好。通過視覺感知和親自操作,發揮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初步認識與分辨平移與旋轉現象。這樣簡單的手勢與教學內容相配合,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在手勢的點撥下,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四、身姿語——傳遞正能量的平臺
教師的舉手投足間能反映自我的思想品質,知識素養和職業態度,在三尺講臺上,教師都是在眾目睽睽下授課,舉手投足都會影響學生的情緒和他們接受知識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站姿應該自然挺拔,端莊大方,一般站在講臺的“黃金分割點”上(據計算,一個3米的講臺,黃金分割點在左右邊1.85米處),并且要適當變換位置,以免給學生造成視覺疲勞的感覺。
當學生演算習題時,教師可以離開講臺,在學生中間踱步要不疾不徐“勝似閑庭信步”,要做到既不分散學生注意力阻斷其思路,又要時而駐足,檢查學生聽課的反饋情況。
實踐證明,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體態語言與課堂教學效果息息相關,較之有聲語言更能讓學生保持視覺神經和大腦皮層的興奮,增強接受知識信息的強度,提高課堂學習效果。體態語言如數學一樣,來源于生活,要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應該以課堂為平臺,與教學過程完美結合,發揮其獨特魅力,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劉桂琴.淺談體態語言與情感教學[J].甘肅教育,2003.
[2]彭素芬.淺談體態語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教師,2010.
作者簡介
王光敏(1973.10—),女,吉林市長春市,東北師范大學中文系一級講師,研究方向:素質教育中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