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洪慧
摘 要: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是國家發展的主要動力的來源。隨著新課改的教育理念逐漸的向各個學科的滲入,對創新的教學理念逐漸的浮出水面,創新思維教學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和核心,在小學數學中滲透創新思維和理念,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實現綜合型人才培養的遠大目標。
關鍵詞:創新教學;數學思維;小學數學
在小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活躍的學習氛圍內進行自主探究性的學習,通過新舊知識的交替,加快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在設計數學教學設計的時候,教室應該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實際的情況進行綜合性的考慮,在進行設計工作,創新的設計,能夠讓學生在新穎的教學環節內容所吸引,發揮學生們的創新思維,讓他們在主體的意識下進行學習,讓學生多方面的進行探索和嘗試,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實現高效的課堂。
1.轉變教學的觀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在新課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改革的潮流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成績,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創新的教學觀念,深入探究新課改的要求,以此為教學設計的參考依據,使學生能夠從死記硬背的環境中解脫出來,讓自主的學習成為課堂上的主體,采用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學習為主要的方式,為了提高學生思維發展,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還要對課堂上的教學情況整體的把控,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時做好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調整的準備工作,對于他們已經掌握的知識點到為止,較難的知識,可以發揮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對他們的學習思路進行啟發,例如,在教學“找規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然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學習中掌握的知識.通過讓學生說,讓他們對所學內容進行再次回憶,加深了他們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使課堂教學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中高效進行。
2.開展任務驅動教學,引導學生深入探究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是強求的將數學的知識直接灌入學生的大腦,還要求學生在課后進行死記硬背數學的定理和概念。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逐漸的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就會下降,遇到問題時候,會下意識的放棄對數學的思考和探究,在新課改的教學下,改變了傳統模式下的課堂教學,主要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根據教材的內容設計學習的任務,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進行自主的學習,體驗完成任務的成就感,以此帶動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能夠更快、更深、更有動力的去學習。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時,讓學生用紙分別剪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并結合教材內容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教師給出學習任務后,學生會把任務作為一項挑戰,發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嘗試從多個角度對知識進行分析.在自主探究過程中,學生能從教材中發現新知識,提高他們的探究能力,讓他們從學習中獲得成功體驗,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自主學習不再趨于形式,而是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要模式,實現新課改下的創新教學.
3.優化問題教學,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在小學數字教學中,問題的教學,是最能夠讓學生們進入思考和探索的手段,有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優化問題的教學,主要采用的是學生主動的提出問題,讓學生再進行談論或者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并且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生對有疑問的問題,大膽的提出質疑,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在學生提出問題的同時,教師應該讓學生再次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其重點就是找出質疑問題的地方,在教師的指導和引導下,學生能夠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下進行對問題的分析,在求知欲望的狀態下,他們能從新的角度出發,分析對內容和質疑的問題進行探究和分析,在拓展思維的方面,讓他們找到問題的所在,并且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實現高效的數學教學課堂,在指導學生進行主動提問 時,教師要對學生的提問方法進行指導,使學生能根據教材 中的重點問題進行提問,讓他們學會提問,學會思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4.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增強探索能力
在課改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在分析或者學習新知識時,學生在已有的知識與新知識相結合時,教師引導學生構建一個知識的體系,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肯定會進入思考,在思考時,學生的主動性就會充分的發揮出來,促使學生的數學思維不斷的滲入。對教材簡單的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活動進行完成,利用他們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來進行對內容的閱讀、思考,有效的完成對知識的理解,對比較抽象的問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探討,在合作中學習,每一位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和學習能力都不同,通過合作談論的方式,探索出多種的解決問題的途徑,同時學生們也可以通過自己在組內的探討,找出適合自己的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例如,在教學“平行和相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使他們探究問題:平行和相交的判定方法是什么?在合作探究問題的指導下,首先,學生進行了獨立思考,在對教材內容深入理解了之后,進行合作討論.通過每個小組成員的積極發言,讓學生的數學思維不斷深入,讓他們獲得了思維靈感,有效掌握了所學知識,高效地解決了探究問題.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充分體現了學習主體的作用,他們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成了主動的探索者,在思考過程中促進數學創新思維的發展。
總之,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我們教育的主要對象家就是學生,學生就是教育的主體,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導的思想,進行創新的教學,創新的教育理念,能夠實現高效的課堂,在高效的課堂環境下,能夠培養出數學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時,還要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使他們能在分析、思考、猜測、驗證等環節深入探究,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讓他們的數學綜合能力獲得不斷提高,促使數學創新教學的高效進行。
參考文獻:
[1]佐艷麗 ,鄭曉莉;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素質[J];黑龍江教育(中學版);2004年08期
[2]余永權;;談學生數學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J];南方論刊;2006年S1期
[3]王新民;曾慶桂;;創新,新時代數學教育的主題——淺議學生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J];當代教育論壇(校長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4]羅洪軍;;淺談小學生數學創新意識的培養[J];成功(教育);200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