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希
【摘要】 初中地理教學可以幫助學生認識生活的環境,并全面地認識世界。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初中地理要創新教學方式,將以圖導學應用于地理教學過程中,通過圖形等分析地理教學內容,將抽象的地理知識直觀化,以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以圖導學 應用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1-041-01
0
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初中地理教學要在教會學生地理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利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圖導學教學方式可以為地理教學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基礎,使學生成為學習主體,根據不同內容選擇不同圖片,幫助學生夯實地理基礎知識,滿足學生學習要求,提高教學效果。
1.以圖導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1.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地理知識相對抽象,對初中學生來說,難以有學習的興趣。以圖導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運用生動形象的圖片等展示地理知識內容,幫助學生對地理知識規律進行探究,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2拓寬學生視野
初中地理是學生地理學習的基礎,在進入初中前,學生對地理知識了解得并不多,由于缺乏實際生活經驗,在地理學習過程中容易受教材知識限制。以圖導學可以通過圖片為學生展示不同地域下的不同文化和風土人情,使學生廣泛了解我國遼闊地域的結構,有效拓寬學生視野。
1.3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素質教育理念更關注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初中地理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全面發展作為主要目標。以圖導學的教學模式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圖像對地理知識進行分析,并將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連接,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以圖導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2.1利用圖片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
以圖導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是地理教學模式的創新與發展。教師將圖片融入到地理知識講授過程中,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如在學習《世界的人種、語言與宗教》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黃皮膚、黑皮膚、白皮膚的不同人種膚色的圖片進行播放,并讓學生尋找三種不同膚色的人之間的差別。在教師的圖片播放及問題情境下,學生很快能掌握黃種人膚色偏黃,頭發黑直、眼珠黑;白種人頭發黃且卷,眼珠灰藍,鼻梁比較高;黑種人頭發卷曲,眼珠黑、嘴唇厚等相關特征。
2.2利用圖片增加學生的地理空間觀念
初中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時普遍存在對知識內容掌握不高效,對地理空間觀念較模糊的現象。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好勝的特點,利用填圖游戲等幫助學生掌握地理空間觀念。
如在進行《海陸分布》講授時,教師可以利用“世界海陸分布圖”來引導學生進行填圖游戲。教師先給學生大概5分鐘的時間進行分布圖的記憶,之后抽取學生進行填圖比賽,獲得勝利的學生可提高平時成績的分數。這種利用圖片進行填圖的游戲可以使學生在游戲情境中快速記住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并提升地理空間觀念。
2.3利用圖片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初中地理教學的目的是通過地理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將地理理論知識融入到實踐中,以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目標,只有將地理知識與生活進行融合,才能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地理經驗。
如在講授《我國的河流與湖泊》時,教師可以針對“黃河流向的地圖”引導學生對黃河的發源地進行探究,使學生掌握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注入渤海,上游和中游分界點是內蒙古河口,中游和下游的分界點是河南桃花峪。之后教師給學生拋出問題:為什么黃河中由西向東流的呢?大家都知道有一句歌詞是“大河向東流”,這又有什么依據呢?學生在教師的問題導向下通過圖片觀察可以得出結論:我國地形是東低西高,所以水往低處流,那么黃河從巴顏喀拉山發源注入渤海。這種以圖導學的教學模式可以將生活中的知識融入教學,引導學生思考、探究,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2.4利用圖片提升學生探究能力
以圖導學主要是通過課堂中圖片的應用使學生對地理知識進行探究,在這一過程中師生共同學習,一起合作,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師在出示圖片時要根據圖片和課堂的特點向學生提出問題,之后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探究,并對探究結果進行總結和歸納,以加深地理知識的理解。
如在講授《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俄羅斯》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世界地圖,并讓學生在地圖中找出北極圈;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出示世界氣候分布圖,讓學生根俄羅斯的氣候和所處的溫度帶進行位置尋找。學生通過圖片探究后可了解北極圈是穿過俄羅斯的重要緯線,俄羅斯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通過對圖片的分析,可有效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2.5利用圖片夯實學生基礎知識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利用以圖導學的模式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和內化知識,在幫助學生夯實地理基礎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將地理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地理知識相關圖片樣式多,實踐性比較強,教師可以結合課堂內容多選擇一些圖片,以幫助學生夯實課堂學習內容。
如在進行《水資源》講授時,教師在完成教學內容后可以讓學生自行制作思維導圖,將教師出示的圖片的聯系進行標注,并讓學生在我國的地圖上找到水資源嚴重不足的區域,使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夯實基礎知識。
總之,以圖導學可大大提高學生地理學習的積極性,在拓寬學生視野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要積極將地理圖片知識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以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地理空間觀念、實踐能力、探究能力,使學生在夯實地理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習效果。
[ 參 考 文 獻 ]
[1]何善良.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研究[J].廣西教育,2015,(04):119.
[2]周燦惠.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研究[J].新校園,2014,(05):192.
[3]程忠園.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模式探討[J].東方教育,2014,(0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