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向榮
摘 要:本文從教育游戲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作用入手分析,進而闡述了其設計原則與理念。從某種程度上講,教育游戲的應用能夠豐富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帶動課堂的教學氛圍與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自主性。針對這一分析,本文提出了相應的優化策略與建議,為實際應用提供方法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教育游戲;自主思考能力
引言:
教育游戲,是當代教育體系的新名詞,在實際教學中可理解為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一種具有教學意義的游戲方式。隨著現代化科技的發展,指導教師可通過教育游戲的方式,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尤其是對于數學這一門具有思維性的學科而言,教育游戲方式能夠從傳統模式教學中重新發掘數學科目的學習樂趣,同時也能夠極大地推動教育體系的改革與創新。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教育游戲的意義與作用
(一)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拓展程度
小學的數學知識體系以教材內容為主,由于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對于小升初的考試而言,學校更注重人才的拔高及拓展性培養。學生能接觸多少的拓展知識,可能會影響著其小升初的考試成績,這種說法盡管并不絕對,卻存在一定的道理。隨著人才培養需求的不斷變化,對小學生的啟蒙教育理念已經發生了時代性的轉變,就其數學邏輯思維與綜合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當下教育的主要目標。那么課外知識的拓展程度也成為小學生知識能力水平的體現,故教育游戲這一新興的教學方式,也得到了教育學者的廣泛認同與應用。
(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當下社會中人才市場的競爭愈發強烈,這種競爭感在教育中也需要適當地培養。所謂良性競爭,即通過比拼的形式使學生存在一定的榮譽感,從而激發學生的進取心理。而教育游戲始終是以游戲的形式與教育方法相結合,也就必然會存在輸贏觀念。在保證學生的良性競爭思維的基礎上,合理地開發教育資源,能夠最大程度地完善我國小學教育體系,使數學科目更具有“奧林匹克”精神。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教育游戲的設計原則
(一)明確教學目標、合理把握游戲尺度
在教育游戲的實踐過程中,指導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同時要具備正確的認知,即教育游戲是為實際教學而服務的,避免一味追求教學氛圍而忽視其教學意義,否則將是本末倒置、浪費教學時間。對此,指導教師在課堂設計中應把握教育游戲的尺度及實用范圍,從而保證課堂秩序的有效進行。
(二)改善教學模式、豐富課堂內容
教育游戲作為新興的教學手段,必然要求著教育者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有所創新,也就是說,在原有的教學模式基礎上是難以合理地融入教育游戲的。相比傳統模式教學,多媒體教學方式更適合融入教學教育游戲。故相關教育者可以通過實際的教學情況,適當地設計相關游戲環節,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具體且生動,從其他形式上得以豐富。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教育游戲的實際應用與拓展
(一)在課堂活動中應用教育游戲
指導教師在課堂活動中設計相關教育游戲時,要從學生的年齡階段與心理特點的角度出發,對其學習心理進行了解和把握,才能更貼合其實際情況,設計更為切合的教育游戲。如小學數學中的“加減法運算”一課中,指導教師可將《攻城魔法陣》作為教育游戲安置其中,將原本枯燥無味的運算過程變得生活形象,利用“層層破關”的形式使類型題組合在一起,不僅加深了學生的學習記憶,更使學生認真地完成了聯系過程,加強了計算能力。
(二)在習題訓練中應用教育游戲
數學科目的學習離不開習題的訓練,傳統教育模式下的習題訓練較為枯燥,容易使學生產生疲憊感。對此,指導教師可在習題訓練的過程中,加入適當的教育游戲成分,使訓練過程變得趣味橫生。如小組比拼式的教育游戲,能夠使學生在合作與競爭中實現共同進步,同時又享受了集體榮譽的快樂,能夠在游戲活動中真實地感受到數學科目的學習樂趣,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被充分地調動起來,增強其活躍度,并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在課外拓展中應用教育游戲
小學數學的學習同樣需要教學知識板塊的梳理,在小學高年級數學的學習中,常會出現教材中的拓展板塊學習,如“質數與合數”一課中就拓展到“關于分解因式”的相關內容,雖在考綱中并不涉及,但有所拓展,對于學生的數學思維培育是有益處的。故而指導教師在課外拓展過程中,可以用教育游戲的形式,并不要求學生過分記憶,卻又能夠在游戲中使學生了解到這一部分的知識,教育游戲不失為一種兩全其美的辦法。
結束語:
小學數學的學習應是輕松、快樂的,由于教育體制的限制,使許多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壓迫感,這也就極大地挫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教育游戲的方式能夠從壓力中拯救學生的學習樂趣,使日常課堂內容得以優化和完善。對此,指導教師應積極吸取先進的教學理念,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楊麗.教育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26):159-160.
[2]韓淑娟,臧瑞功.小學數學教學中教育游戲的運用及價值討論[J].中國高新區,2018(0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