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祥蕓
摘 要:高中生物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大部分的生物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具有很大的聯系,通過引導與啟發,學生可以快速理解生物知識。因此,本文對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希望對關注此話題的人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生物教學
引言:高中生物既是對初中生物的歸納與細化,也是為大學生物學習建立生物知識基礎,大部分知識學生可以根據閱讀書籍與資料查詢,自主理解其中的含義,啟發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占據重要的地位,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高中生物教學現狀
傳統教學模式下的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知識點的講解,缺乏對學生實際應用的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停留在精神層面而無法充分運用到生活當中。具體表現在首先,教師過于依賴課本對學生進行知識教學,使得學生無法將生物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也出現障礙,抽象的知識理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的狀態,學生的自主接收知識的能力較弱。其次,應試模式下的生物知識教學過于注重對學生答題能力的培養,教師對學生的期望也是分數高即可,這導致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缺乏自己的思考與看法,在學習上缺乏創新意識,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最后,高中生物知識由簡到難,層層相扣,知識之間具有很大的關聯性,教師依據教材逐一的講述生物知識,使得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理解缺乏全面性的認知,對于后面的生物知識積累來說無疑很難充分掌握,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不夠充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生物基礎較差,無法將先前的生物知識與現學的知識相結合。傳統的教學模式還存在許多教學的弊端,教師應當積極創新發掘新型的教學模式與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率[1]。
2.啟發式教學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2.1啟發性語言,鍛煉學生思維能力
啟發式教學法的運用應當發揮教師的語言魅力,通過教師的敘述與問題引導,啟發學生思考生物知識,同時利用多媒體技術中的圖片、音頻、視頻等元素豐富課堂語言,增強學生的學習趣味性,如細胞的認識與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人類是由什么組成的?病毒是不是生物?”等問題,引發學生的討論,當學生通過討論對問題有了一定的想法與理解過后,教師為學生播放由一個母細胞分類成兩個細胞、四個細胞與多個細胞,最終成長成一個小孩出生的過程,讓學生重新思考,視頻中人類最初的生命特征是什么?學生們通過課前預習或生活中的知識積累,可以將生命特征理解為細胞,教師在此時引入知識點: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通過一些列的課前設計與引導,啟發學生思考與細胞相關的問題,并讓學生自主得出細胞這一結論,如此,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將更加深刻。且趣味性的視頻資料與問題思考,能夠激發學生的探討興趣,即使學生并不能給出明確的答案,但學生的思考過程與求知欲望能夠幫助學生更加高效率的理解生物概念,在充分理解概念的基礎上實現有效的記憶。
另外,啟發式語言的應用建立在學生具有一定的知識背景的前提下,教師在課程教學之前,可以提前讓學生自主查詢了解相關資料,如在簡單的細胞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查詢與病毒、冠狀病毒相關的資料,在課堂上,教師提問“病毒是不是生物”,讓學生根據自身對病毒資料的理解展開討論,學生帶著疑問與討論中遺留的問題進行學習,在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啟發語言的引導下自主發掘答案,形成了知識的自主構建過程,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啟發性語言的使用,主要作用是激發學生的討論興趣,引導學生由簡到難的思考問題,為學生設置懸念,來鍛煉學生的思維的活躍性。
2.2實驗性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為了節省課堂時間常常將實驗性的課程進行短暫的演示與講解,便完成了教學任務,導致學生對生物實驗的了解不夠充分,智能通過想象進行模擬實驗,且教師已經為學生總結了生物知識的結論,學生只需記住知識便可,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能力不斷退化,啟發式教學方法在根本上打破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師不再直接給出知識的總結,而是通過引導學生的思路,讓學生自主總結知識點,而生物實驗的應用與開發,能夠幫助學生在試驗中充分的觀察物體,對物體產生自己的理解。如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的試驗操作,首先,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按照書本上的知識進行合理的顯微鏡操作,亦或是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觀摩顯微鏡的操作過程與制作玻片的過程,等學生能夠熟練操作顯微鏡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不同生物之間的群細胞特征和同種生物之間的群細胞特征,教師在觀察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對試驗展開思考,如觀察的是什么細胞?顯微鏡的使用為什么先用低倍鏡進行觀察將細胞移動到中間后再使用高倍鏡進行觀察?低倍鏡到高倍鏡視野有什么區別?教師通過一些列問題的提問,學生依據實驗中的真實感受說出答案,最終將這些答案總結成知識點。且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觀察到的細胞畫下來,進行圖案對比,學生通過對比會發現,可觀察到的植物細胞與人類細胞同樣具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學生通過自主的觀察與記錄,體會到了自主探索知識的樂趣,學生的學習欲望將不斷增強[2]。
2.3實踐性活動,創設探究式學習環境
傳統的生物教學中缺乏實踐,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不夠牢固,教師可以適當在教學中添加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實踐過程帶來的樂趣,并根據實踐取得的經驗進行探究式學習,如種子的萌發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種植種子,觀察其萌發的過程,探討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讓學生思考種子的萌發需要哪些條件,通過實踐觀察與記錄,學生對于種子萌發的過程展開了充分的觀察與理解,在探討交流過程中,學生的知識基礎更加扎實。教師為學生創設的探究式學習環境,使得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與學習能力得以提升。
結束語:總而言之,高中生物教學啟發式教學法的應用應結合教學現狀,通過啟發性的語言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實驗性的教學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實踐性的活動創設探究式學習環境,通過加強引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李春睿.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應用探討[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8(10):122-123.
[2]袁玲.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應用——以選修一教材為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