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蕓
摘? 要:初中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學科,教學的內容不僅是對語言文字的運用,還有我國傳統文化的滲透。但是目前初中語文教學更加重視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而忽略了傳統文化的滲透,這種現狀亟需廣大初中語文教學工作者重視起來,尋找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改變當前的教學窘境。筆者總結多年教學經驗,簡要分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傳統文化;教學滲透
我國五千多年積淀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在世界上都引以為傲的東西,因此,作為國人我們要提升自身的傳統文化素養,成為傳統文化的發揚者與繼承者。但是當前很多人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幾近于無,這是一種畸形的社會現象,對此教師要從小抓起,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為社會培養優秀的高素質人才。
一、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缺失現狀
1.教師對傳統文化的教育不夠重視,教學環境較差
唐代文學家韓愈在名篇《師說》里曾說過:“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絕大多數教師都重視“授業解惑”,而忽視了“傳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僅是是授業解惑者,還有傳道者,他們的身上承擔著傳遞社會傳統道德、價值觀念的使命,尤其是語文教師,涉及的學科內容比較人文化,其中有很多跟傳統文化相關的知識。但是很多教師并沒有意識到這點,他們只關注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運用以及學生對應試技巧的熟練程度,他們意識不到教師這個職業潛在的社會使命,把提高學生的成績與升學率當作唯一的教學目標,這是不明智的教學行為。教師是學習的引路人,教師本該給學生的學習指引前進的方向,但是由于教師對傳統文化的教育不夠重視,缺乏全局的教學觀念,導致了學生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的環境比較差,他們沒有一個穩定良好的學習環境,很難提高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
2.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致不高,教學效率低
傳統文化是作為中國人必備的基本素質,涉及的方面廣泛,上到天文,天文現象與古人信仰的關系,下到地理,江河湖海對城市建設的關系,大到國家發展,歷史與國家政策的關系,小到衣食住行,從古到今的生活習慣傳承,這些都有傳統文化的影子,因此學生要在初中階段形成傳統文化素養。當前社會信息技術的發達,學生往往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電子游戲、影視作品成為非常受學生歡迎的事物,他們把大多數時間花在網絡上,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少之又少,從而導致教學效率低的不良結果。學生沒有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從而不重視語文學習,導致課堂參與度不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也不高,從而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對策
1.提升教師的傳統文化修養,創設出趣味性的教學情境
傳統文化是非常深奧的學問,因此教師要提升自身的傳統文化修養,豐富自己的知識涵養,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雖然初中階段的語文知識并不深奧,但是學生是極富創造力的群體,他們往往會提出意料之外的問題,對此教師在備課時要下足功夫,把課時課文相關的所有知識都了解與掌握清楚,這樣才能應付學生可能在課堂上提出的各種問題。比如在教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時,教師就要做好魯迅的功課,了解魯迅的生涯事跡以及魯迅所處時代的背景,這樣才能從人物生平與時代背景相結合,體會作者的性格與思想情感,才能更好地創設出相應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體會作者的中心思想,了解過去年代學生讀書的樂趣。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去了解一些涉及傳統文化的課外讀物,鼓勵學生課外傳統文化書籍的閱讀,讓學生充分的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和熏染。比如教師可以在課下組織學生閱讀《史記》等書籍,讓學生更多了解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只有讓學生更多的了解傳統文化,才能促進傳統文化的復興和不斷發展,所以教師要將傳統文化充分的融入到初中語文課堂中,讓學生更好的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2.開展多樣的傳統文化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文化是極易吸引學生興趣的語文知識,關鍵在于教師怎么向學生傳輸這部分知識。筆者認為開展多種多樣的傳統文化活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課外的傳統文化活動,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科以及傳統文化的魅力,讓他們喜歡上語文學科跟傳統文化,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比如像“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形式的傳統文化活動,弘揚傳統文化,做傳統文化的傳道者。漢語言是非常有韻味的文字符號,從中衍生出各種人生的哲理、對祖國大地的熱愛情懷等各種思想內涵,通過詩詞、歌賦等多種形式,這樣不僅能在課余時間豐富學生的娛樂生活,把傳統文化滲透到他們的生活之中,運用傳統文化對學生進行文學素養的熏陶,減輕學生對網絡世界的依賴,讓他們真正明白語文學科與傳統文化的有趣之處,發自內心地想學習語文與熱愛語文,更加了解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課內教學課堂與課外文化活動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效率與質量。
三、結束語
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千年歷史沉積下來的智慧結晶,教師要在學生的初中階段培養出他們的文化素養,激起他們對祖國的強烈熱愛情感。所以教師要明確教學觀念,把握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吃透語文教材的內容,再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與身心特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重視傳統文化對學生的巨大影響,從而提高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楊宏英.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04).
[2]張立林.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J].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2018(01).
[3]胡國平.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新教育時代·學生版,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