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永明
關鍵詞:職業能力;體育教學;教育改革
縱觀我國教育教學改革,在時代飛速進步的大環境下,不斷涌現了越來越多的以求職就業為導向的職業化學校的建立,這也充分證明了國家對教育的目的有了十分客觀,結合實際的認識,這不失為一個好的現象。這種現象也很好地倒逼我國教育領域進行體育學科職業化為導向的改革創新。
一、高職院校體育學科所面臨的問題
(一)定位不明,缺乏重視
在教育界的一般理念中,把體育學科的定位始終是有偏見的,在當前的學校和家長心目中,體育學科的定位,就是一個可以隨時隨機占用的所謂的“副科”。這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學校和家長往往把體育課定位成僅僅是教學生課外身體活動學科,這種認知非常單一。其實,體育課,作為一門專門性綜合性的學科,是訓練學生技巧與力量的最佳教育途徑。而目前的現實情況卻是,許多學校對此并未足夠重視,因此才會隨便占用體育課,這是對教育培養全方位人才深深地誤解。
(二)課程單一,不夠靈活
由于許多學校并未重視體育學科,體育學科的課程設計也十分的單一,單一的重復著跑步,籃球,足球等基礎性體育科目,沒有絲毫的靈活性與趣味性,更不注重因材施教。這樣的結果必然是無法發揮出體育課的真實教育目的,學生對體育科也逐漸喪失興趣,如此循環往復,體育課將會逐步消失在學校課程中設立體育課使學生全方位發展的初衷也無法實現,[1]為了扭轉這一發展趨勢,唯有重視體育課,重視體育課與職業化導向的結合,才能不斷激發教師對課程設計的改革,唯有這樣,才能發揮體育學科的真正目的,倡導體育精神。
(三)老師專業化水平不足
學校,作為教育主體,不能足夠重視體育學科,體育老師的綜合能力,專業水平自然不會更多加以重視,只有能夠中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體育課的魅力,又具有極強的專業化體育水平,引領學生熱愛體育,學會鍛煉,學會吃苦學會一切與體育相關的優秀體育精神,才能稱之為優秀的體育老師,遺憾的是,這樣的教師,在目前的高職學校中,并不多見,學校必須嚴格把關,加強人才選拔,才能擁有更多的優秀體育教師。
二、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職業化改革探討
(一)大力宣傳體育學科
在職高課程中,只有體育學科是一門戶外教學的課程。它的重要性在于通過學生與外部環境的接觸,充分釋放自己的學習壓力,讓學生有一個緩沖的過程,自我修復的機會。因此,無論是國家還是社會以及作為教育主體的職高學校都應重新明確體育學科的重要所在,以及以往引起體育課不受重視的原因通過認真的國家宣傳,社會宣傳,學校宣傳,充分體現即明確體育課的定位,發揮體育課的優勢,大力宣傳體育精神,從老師到學生自身都需明確體育課的重要意義,并把這種意義在日常的行為中體現出來,不占用體育課,不忽視體育課,重新認識體育課,大力推進體育精神的建設。
(二)創新體育教學理念
長久以來,體育課的教學理念非常機械單一,同學們在一屆又一屆的重復著鉛球,短跑,鐵人三項,這使體育課變得非常固化,沒有屬于體育的熱情與活力,在時代飛速前進的今天,體育課教學理念的創新,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比如,利用體育課有足夠契機接觸外界自然環境的可能性,拓展教學,讓學生進行一個學校版的模擬生存挑戰,同學們可以通過團隊合作,來完成這一挑戰,在這一過程中,不但趣味十足,還可以增強學生體魄,提升學生受挫力,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意識,把實踐內容充分融合進體育教學理念中,全程貫穿體育精神,使學生得到身心的全面提高。創新體育教學理念,不但能使學生重視體育課熱愛體育,更是學校轉變對體育學科態度,社會大力宣傳體育課的最佳體現。
(三)提高體育老師專業能力與素質
在有了大力的宣傳和創新的教學理念后,體育老師的專業能力與素質也是關系著我國以職業素養為導向的體育課程改革的至關重要因素。我國體育教師以男老師為主。體育老師的選拔原則,片面強調體能,而不是綜合考量被選拔人的專業能力,職業道德,綜合素質。如果老師只單一的強調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不能很好地權重學生對體育精神的理解,對體育學科的興趣,那么體育課程的改革,將不會取得本質上的成功。作為一名優秀的體育老師,應能足夠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重視體能訓練但不偏頗體能,要綜合趣味性教學,可持續性教學,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則。因此,作為對體育老師的選拔任用,應注意其專業能力的同時不可不看重其對體育教學理念的把控,綜合素質的水準,職業道德的操守,以及其對體育課程創新改革教學理念的研究程度。讓每一位體育老師都能發揚拼搏向上的體育精神,帶給學生身體力量和心理素質全面的提升。
三、結語
綜合來看,體育課程是關系學生健康全面發展的綜合學科。只有讓體育課回到備受重視的舞臺,通過學校社會國家的大力宣傳倡導,創新體育教學理念,加強對體育老師的培訓,保障各方因素都能向著改革體育課程創新教學理念的思路上發展,讓體育教學更具實效性,讓學生熱愛體育精神,讓學生得以長足的全方位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浩東.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課程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25):60,62.
[2]王艷珍.基于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課程改革研究[J].現代交際,2015(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