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和
【摘? ?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性格養成,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教育至關重要,關乎學生一生的發展,故而,教師要引起重視,保證教學的高效開展并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篇文章將以小學數學實踐為例展開探討,深入剖析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的方式方法。根據數學學科本身具有的特點,案例教學法就是一個不錯的教學手段,既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又能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接下來,我將就案例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 小學數學? 有效運用? 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153
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很低,學習能力不足,基于這一現狀,數學教學的效率很低,學生不僅在計算方面經常出錯,而且在理論知識的理解上也經常出現偏差,再加上有些教師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數學學習效果很差,學生的成績難以得到提升,自然學習熱情降低,數學教學形勢十分嚴峻。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能夠有效改善當前不容樂觀的教學現狀,并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多方面的能力,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能力水平以及性格特點,輔助多種教學手段,確保案例教學的高效開展,以便能夠最大程度的實現教學目標。
一、案例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運用中的積極作用
(一)增強教學效果
案例教學顧名思義就是運用一些典型的案例作為知識的切入點,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教學內容,并學習到多種解題方法與思路,這種教學方式的運用有助于增強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多數教師展開的都是一言堂的教學方法,沒有考慮學生的感受,生硬刻板的講授形式以及稍顯蒼白的語言,很難讓基礎薄弱的學生理解透徹,在長期的迷茫狀態下,學生的數學成績難以提升,自然,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長此以往,還可能產生厭學情緒,對身心發展造成危害。將案例教學融入進來,學生能夠通過案例解析,進一步理解教學內容,同時也可以在探索解題的過程中,加強理論知識的靈活運用,確保將知識消化吸收透徹,為后面的深入學習打下基礎,在此種狀態下,學生的積極性能夠加強,參與度能夠提高,數學教學效率自然能夠提升。
(二)培養學生能力
案例教學法的主體是學生,在開展過程中,要求學生主動參與進來,并通過不斷的自主探索,增強多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教師給出了案例后,不能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要更多的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同時也可以引入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相互討論的過程,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創新的能力等,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開拓,不僅對數學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上也會更加的如魚得水。且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學生的能力培養已成為了最為重要的教學目標,符合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出案例教學法運用的重要作用。
二、案例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輔助多媒體,增強案例教學的靈活性
案例教學課堂的開展意味著要運用多種不同類型的案例展開講解,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準備中要選取大量的例題作為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這種備課方式給教師增加了很大的教學負擔,且還可能存在案例選擇不系統,包含的知識點不全面等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運用多媒體這個有效的教學工具,輔助案例教學的高效開展。一方面,教師可以運用PPT將課堂上要運用的案例歸納起來,便于有序的展開數學教學,且在解題步驟的呈現上也更為具體,細化的授課過程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提高學習效率。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對案例進行擴展延伸,找尋一些變式題,有助于學生思維的啟迪以及提升靈活運用,舉一反三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輔助合作交流教學,保證案例教學的高效開展
案例教學的開展往往是與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聯系起來的,教師拋出一個案例后,就要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探討,并要求每位學生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唯有如此,這個教學活動的展開才是有意義的。同樣,教師也要融入到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去,全面了解學生的探討進度以及存在的問題,在討論結束后,增設一個后評價環節,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并運用激勵性的言語鼓勵學生,樹立他們的學習自信,畢竟,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還不成熟,極易受到他人的影響,教師運用正能量的語言評價學生,有助于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案例教學法高效運用的教學反思
(一)科學合理的選擇案例
案例教學法主要是通過案例講解的形式開展的,案例選擇是否合理直接決定了案例教學開展是否高效,教師要明確這一點,在實際教學開展過程中,要遵循多種原則,確保數學教學的有效開展。首先,案例內容要與課本內容聯系起來,力求通過案例的呈現,將知識點更為立體,全面的展現出來。并力爭通過案例解讀,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感知,增強教學效果。其次,案例的選擇要靈活,具有一定的啟發性。教師不能僅僅選用套用公式的案例,而是要不斷的變換形式,在案例中融入更多的創新性與啟發性的內容,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且隨著教育的不斷變革,小學數學考試題目也越發靈活,綜合能力的培養更有助于學生適應時代需要,實現個人價值。
(二)將案例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
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受不強烈,同時也沒有意識到數學學習的現實意義,故而,不少學生采取隨意的態度對待數學學習,自然,效率不高。針對這種狀況,教師要在案例中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內容,增強學生對案例學習的親切感與熟悉感,以便學生更加快速的接受并適應案例教學法,并在長期的參與學習中,增強數學綜合能力。
(三)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開展案例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把學生放在教學主體位置,這是數學教學高效開展的前提。一方面,教師可以運用案例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并在不斷的思考中發散創新性思維,增強自身能力。另一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前預習中探尋有啟發性的案例,并在課堂上提出來,與同學們一起探討。教師同樣要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及時掌握課堂動向并為學生答疑解惑,保證案例教學的順利開展。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要根據課程需要以及學生的能力水平,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高效開展案例教學,同時,要輔助多種教學手段,保證學生能夠完全掌握數學知識并提升多方面的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金紅.案例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18).
[2]謝祎.淺談案例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法課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6):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