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銀州
【摘 ? ?要】要實現數學課程改革的目標,教師才是關鍵。筆者認為,在此背景下教師要轉變自身的觀念,認識課程改革的目標與理念,并意識到自身在課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即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與合作者。因此,為了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做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 ?課程改革 ?教學現狀 ?方法思考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077
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的遵循素質教育觀,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因此,要求教師打破傳統的教育觀念的束縛,創新教學的方式,革新教學的理念,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從而使學生能夠自主的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索,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以及心理的認知水平,以學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結合教材內容,進行課程的改革,從而提升高中數學的教學效果。
一、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不夠新穎,提問方式存在問題
高中數學教學注重培養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對知識點、公式的靈活運用。這就要求教師把握提問的方式,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培養數學的思維意識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運用數學思維來解決實際的問題。然而,目前的許多高中數學教育還是以教師講課,學生不斷的進行題海戰術的過程,教學內容不夠新穎,更沒有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此外,有些數學教師的問題設置方式不夠合理,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使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得不到鍛煉,不會用數學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二)學生的計算能力在課堂的練習時間較少
新課程改革主張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讓教師起輔助引導的作用,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開展民主和諧的新型教學課堂。然而許多的高中數學教師還是以重點講述數學公式和講解習題為主,仍然沿用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的講述占據了大部分的課堂時間,學生在課堂上沒有獲得足夠的時間進行計算能力的訓練,對數學難題的思考和分析的時間不夠,因而導致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無法有效的提高。
二、新課程改革下改善高中數學教學現狀的解決對策
(一)創新教學的方式
由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求確立學生的課堂的主體地位,使教師的教學活動圍繞學生展開,依據教材的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創新教學的方式,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師能夠成功地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可以提升教學的效果,營造良好的學習的氛圍,使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完成有效的教學活動.因此,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進行及時的指導,從而確保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教師應充分探索學生的具體學習的情況以及學習的態度、學習的方式,結合教材內容將學生進行小組的劃分,使不同類型的學生能夠在小組的學習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從而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學習的方式也不盡相同,產生的數學想法、數學觀念也不盡相同。因此,學生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可以傾聽他人的觀點,從而不斷完善自身的數學觀念,從而能夠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索。同時教師應對小組合作探討的問題進行精心的設計,避免出現探索的內容難度不適宜,從而打擊學生的探究的興趣。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及時進行科學的評價,使學生能夠提升自身學習的信心,對表現良好的學生,教師應及時地提出表揚,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對學習方法不當的學生,教師應進行及時的引導,使學生能夠規范學習的行為,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二)明確課堂教學目標
教材編寫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結構和知識積累程度,以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明確高中數學每一單元、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依據教學工作方向對課前設計進行優化。同時,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變革自身的教學思想,融合現代信息科技手段,落實素質教育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每個章節都有相應的重、難點知識,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重點學習來鞏固章節的重點知識。教師按照教學內容與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點,以趣味性的方式進行學習,讓學生在輕松的教學氛圍中觀察并總結,通過想象的方式表達數學知識,并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另外,通過畫知識結構圖的方式學習數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拓展能力,學生可以將抽象的想法以圖畫的方式直觀表達出來,將所學知識變成一幅知識網絡圖表,進而對數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成立學習小組,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高中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將班級的同學組成學習小組,然后根據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為不同能力的小組分別布置不同的作業,從而有效的提升每一位同學對數學基本知識的運用技能。新課改要求教師要培養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成立學習小組,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溝通交流的氛圍,讓學生通過交流互動,自覺主動的發現問題,鍛煉學生自主進行有條理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通過讓學生來講解解題思路,可以培養學生語言組織能力以及表達能力,規范學生的數學解題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正確認識自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對數學文化知識的學習與探索;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的應用,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直觀性,彌補傳統教學過程中的不足;通過正確認識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從而對數學教學工作進行規劃,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學學習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劉佛連.高中數學個性化教學芻議[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33).
[2]鄭珺影.數學思維在高中數學不等式教學中的作用[J].考試周刊,2008(40).
[3]王進.論高中數學教學方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4).
[4]吳靜宇.高中數學教學方法創新研究[J].數理化學習(高中版),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