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利
【摘? ? 要】問題導向是教師通過例子、情境、知識本身來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答案,獲得解決,自主探究的科學化教學過程,通過多人合作,集思廣益的討論,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交流能力等。
【關鍵詞】問題導向? 高中信息技術? 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4.168
隨著社會發展,信息技術在人們生產與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地位不斷提高。然而當今信息技術教學中卻存在諸多問題。許多教師上課仍然以自己為中心,教師講,學生練,學生自主性差,師生交流少,不利于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探索新型學習方式。問題導向學習是一種探究式學習方式,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分析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完成知識建構。這樣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精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意志力,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問題導向學習法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扮演的是引導者,這種方式更能大大培養學生應用現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通過創設情境來解決學生導向問題
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就要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視頻、動畫信息加工》一課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出示多種FLASH來創設情境,由于FLASH本身既可以制作動畫,又可以制作靜圖,而教學一般是從靜圖開始,教師可以出示豐富多彩的圖片來將學生引入情境,同時在靜態圖片的繪制教學中,加入圖形動畫知識進行提前引導,通過靜態圖與動態圖的對比,讓學生發現有什么不同,學生通過觀察就會發現,動態圖的動態,其實就是很多張靜態圖根據圖形疊加而來,通過不同動作的靜態圖疊加和快速播放,靜態圖就能夠規律的動起來,而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告訴學生,你們觀察到的這種現象就是生活中常見的動畫,而疊加的靜態圖,學名為關鍵幀。
學生在學習靜態圖的同時,通過教師的引導,在好奇心之下發現的問題得到教師的解決,他們進入自主探究,原來動畫就是這樣產生的。此時教師通過其他FLASH動畫視頻的播放,比如帶有色彩效果,雪花效果,圖形漸變效果的動畫MV,引導學生由關鍵幀的插入來發現探究動畫特效的運用,并將他們導向問題,讓他們自己發現,怎樣讓關鍵幀更流暢,怎樣加入更多效果更合理,教師可以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通過評析,讓學生發現更多優缺點,找出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取長補短來達到提升教學效率的最終目的。運用這樣的教學過程設計,來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優化知識結構、缺陷與知識的補充。
二、自主探究與小組成員協作相結合
問題導向學習法是通過解決問題掌握知識的,問題通常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因此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筆者建議采取異質分組,即每個小組中有不同層次的學生,有利于通過學生之間的共同協作、互相幫助解決問題,而學生之間可以進行優勢互補。
各小組組長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組內任務分配。任務分配后,各成員就要發揮自主探究精神解決相關問題。學生可以參考教師提供的資源和線索,也可以通過網絡探究等方法完成任務或解決相關問題。當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這就需要發揮教師引導者的作用。教師只需要提供一定線索與提示,不要一下子就提供答案,這樣才有利于學生自主能力培養。學習者通過自主探究對問題形成自己的看法,還可能有許多困惑。這時,可以安排小組協作環節。各小組成員探討各疑難問題,協作互助,形成最終問題解決方案。
三、成果展示評價,點評反思
在完成小組討論后,最后一個環節是成果展示與評價。成果一般是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及相關作品資源。各小組可以把問題解決方案做成PPT并附上相應作品成果進行展示。在展示過程中,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提高。教師應當采取多元評價方法。對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協作與成果展示等一系列過程進行總結與評價,而不能單單考慮最終成果。教師應當采用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方式,這樣評價才比較客觀。教師應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軟件資源,邀請學生匯報和展示本小組的學習活動成果,其中活動成果可以是文字、圖表、PPT、Flash、口頭解釋等。要求學生對自己、他人的成果和學習行為進行評價,交流討論問題解決過程中的心得,指出作品的不足之處,并為下一階段的學習活動提供建設性的幫助。
如在學生展示本組利用Frontpage創作的班級博客網頁時,筆者及時提供多媒體設備,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闡述班級博客網頁設計的思想,創建班級博客網頁時遇到了哪些具體困難,各個成員都做了哪些具體工作,并組織其他小組學生針對顏色使用是否和諧、內容是否科學、布局是否美觀等方面進行點評,在肯定每組學生成果的同時,要求學生反思班級博客網頁中的不足之處以及具體完善措施。
四、通過生活實例來引導學生
由于信息在生活中是一種無處不在的東西,就連電線桿、樓道、走道中,都常常會有各類俗稱“牛皮癬”的廣告。信息技術本身也是一項與信息的傳播息息相關的課程,教師可以通過出示自己設計的小賀卡,小廣告,及文字素材等,來引導學生發現,已經完成的廣告紙上,除了投資商,運營商,廣告承包商等商業內容之外,還有教師加上去的各種素材,花草,樓房,人物。然而學生會發現,教師所出示的圖片,素材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甚至比廣告信息本身還要大,此時學生會發現問題,這些大小不一的素材到底是怎么被合到一起的?
此時教師引入Photo shop這款軟件,出示教學主題《圖像信息的采集加工》在這個軟件中,教師引導學生調整圖形大小,將多個素材集中放到一張圖中,并啟發學生的思維,調動他們的審美和結構思維,讓他們找出怎樣才是屬于自己的美。并通過圖形柵格化、遮罩、后期文字處理、亮度、色差和光感,讓自己的廣告紙變得更加漂亮,包含更多內容。在這樣的自主探究過程中,學生不再懼怕因為自己學不會就被教師批評,因為軟件的教學是在理論的基礎上進行的動手能力培養,只要學生動手,教師都會解答其問題,這樣的教學設計也讓師生之間舉例拉的更近。
問題導向學習使教師角色發生了變化,由主導者變成了引導者。教師應當做好課前準備,精心設計問題,注重學生自主探究和小組協作,注重多元評價。通過問題導向學習,學生不僅能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而且還能增強團隊協作、互助、交流能力,為今后終生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春華.設疑提問藝術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摭探[J].成才之路,2019(03):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