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芬萍
摘 要:自古以來我國的教育受到科舉制度的影響,一直以來就保持著應試考試選拔機制,學生通過卷面的分數取得更高學府的錄取通知書。九年的義務教育以及影響人生的高中三年,學習生涯中對于語文學科而言從未有過間斷,由此可見語文學科十分重要。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更加是學生打好基礎,沖擊更高層次學習生涯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階段,語文學科的學習過程之中掌握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尤為重要的就是語文的作文寫作部分。本文通過分析現今語文寫作現狀,從而提出小學寫作導航,引導小學生進行寫作,幫助學生掌握語文作文部分。
關鍵詞:小學教育;小學語文;語文作文
引言:高考始終離不開語文,而語文拉分部分又在于作文寫作。作文不僅僅包含語文知識,語文作文也體現出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力、對事物的深層琢磨及一定的想象力、創造力。學好語文作文,語文成績有所加強的同時對理科的學習也會有一定的幫助,作文寫的好對文字的熟悉度在一定程度之上又有利于文科的學習,學好作文一石二鳥。小學語文作文學習不可松懈,打好作文基礎,掌握方法、飽含興趣的寫好每一篇文章訓練。重視小學生的作文學習不僅僅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的任務,也是相關教育機構應該重視的關鍵。
一、現今小學寫作現狀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個家庭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學習。但是對于小學生的學習卻往往被家長忽略。使得現今小學生的語文作文學習現狀不景氣,學生厭惡寫作練習,逃避寫作甚至在作文之中學生的不良思想處處體現,對我國教育有所不利。
(一)小學生拒絕寫作、敷衍寫作
語文寫作,對于多數沒有掌握寫作方法的小學生而言都是非常困難的,多數學生“談文色變”,學生在心理之上就逃避寫作缺乏作文寫作興趣與積極性,作文水平難以提升。再加上現今家庭對孩子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松懈管理,教師安排的家庭作文練習,在學生敷衍心理的唆使下,會經常有在網絡之上抄襲的現象,學生作文水平難以提升。
(二)網絡阻礙小學生作文學習
現今家庭的小孩,多數對于電子產品又一定的接觸,小學生的分辨力較弱難以把握外界的思想。網絡的世界太寬小學生對于網絡的接觸弊大于利,長時間的沉溺于網絡世界不僅僅會耽誤學習的時間還會被一些負面的思想所侵蝕,使得寫作文章思緒負面,甚至情感消極。使得寫作練習抄襲太高,負面思想,網絡阻礙學生語文作文發展。
(三)家庭作文教學缺失,孩子基礎薄弱
對于多數家長而言,小學生的家教工作主要在于數學方面,對于語文科目的家庭教育工作,主要著重與教小孩子識字、認字、寫字方面。家長對于小學生作文寫作練習培養工作有很大程度的缺失,甚至有些家庭的基礎薄弱到漢字的認識方面都有一定的問題,寫作任務難以完成寫作水平難以提升。
二、語文教學中作文導航
(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好處
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一定不可忽視小學生語文的課外閱讀。語文課外閱讀在一定的程度上培養了小學生對語言文字、語段內涵的理解,還使小學生能夠靜靜的去感悟一段語言一段文字,前者培訓了小學生理性思維后者培養了小學生感性思維,對思維的全方面訓練有利于小學生在作文訓練過程中有更好的行文靈感。一定的課外閱讀有提升人生境界,強化人文精神,真善美廣植人心的作用。在寫作行文的時候,才能寫出深刻有有意義的文章。對于小學生而言課外閱讀的好處和價值,小學生會在有興趣課外書籍閱讀之上花費大量時間,從而避免了空閑時間接觸垃圾信息。書籍相伴的時候不寂寞、在閱讀品味人生的同時,豐富自己的語言色彩,積累寫作的名言名句。一本偉人傳記,一本名著,都是寫作引用的做好事例。
(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老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好奇心強對于一些較為罕見的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這些內容會勾起他們十足的好奇心。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對小學生進行講解,深刻的講解之后,可以要求學生對本節課程講解的內容進行寫作練習。小學生對于感興趣的事物進行行文寫作之時,不但不會對寫作感到反感,而且還會對行文內容十分認真的進行寫作。
(三)寫作前的預熱過程要委婉
在小學語文課堂之中,作為語文教師不可封建的、單一過于古板。作為教師應該始終明白課本的教學資源始終是有束縛性的,有時候甚至禁錮了學生思想。教師的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循序漸進,引導小學生接受一個寫作的目標,可以在寫作前的課程之前組織小學生自我討論寫作素材,了解并且接受寫作素材,之后在學生接受該素材的前提之下,安排寫作內容。在愉快的環境之下小學生沒有為難心理,頭緒清晰,思路順暢,可更加高效的完成寫作。
(四)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尋找素材
學生在課堂之內的學習是有限的,單調與死板使得教學效率低下。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這種現象更加明顯,教師所講的內容、方法不過過耳浮云,學生沒有真實的感覺,自我的體驗,再怎么好的寫作方法都與紙上談兵差不多。教室之內,教室之外一切位置都是課堂,單單束縛在教室的課堂小學生思緒沉悶,視野不開闊,將課堂以外、學校以外引導學上發現外面的美好,鼓勵學生尋找外面的素材。
(五)加強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
剛開始作文的學生最大的困難就是會碰到“無話可說”,“無材料可寫”的困難,如果單靠老師傳授抽象的寫作知識,是難以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的,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加強觀察的指導,使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生活,抓住事物特點的習慣,從而克服“無材料可寫”的缺點。
結束語
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世界越來越豐富多樣,多元、多樣化的現代社會文化對一個人的要求越來越大。隨著各個國家的發展,國際競爭加大,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加大,社會環境對人的選擇也越來越明顯,我國教育研究機構對新時代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程度的要求,同時新課標教育對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文教學不僅僅關乎著語文學習的成績,寫作培養了我們觀察世界,了解世界的能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明白世界,我們才能看清我們自己腳下的路該如何走。
參考文獻:
[1]夏春梅.小學語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學策略淺談[J].教師.2015年26期
[2]陳慧敏.注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J].吉林教育.2015年28期
[3]強永蓮.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探索與感受[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5年09期
[4]王道俊,王漢瀾主編.教育學(新編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葉瀾主編.新編教育學教程[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
[6]秦訓剛,晏渝生.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