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建偉
摘 要:初中是學生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正是學生培養品性、樹立正確人生觀的關鍵時期,所以德育教育便顯得如此不能缺少。而新時期,人文教育也開始在德育教育中緩慢滲透,逐漸彰顯著人文教育的魅力。
關鍵詞:初中德育教育:新時期:人文教育:滲透
初中生的學科課程盡管繁重、復雜,但德育教育也不能成為被忽視的理由,社會上越來越多的初中學生的慘案頻發,更讓我們意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課程決定學生的知識儲備,但德育教育決定著一個人的品德素養,人文教育便在為學生的德育教育添磚加瓦。
1.人文教育內容
人文教育是指通過社會活動與課堂知識,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提升人的思想覺悟,喚醒人的獨立善良人格。所以,在德育教育的條件下,人文教育的出發點與德育教育不謀而合。當然。人文教育與德育教育的互通性表現在均能塑造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與他人交往的能力,使學生能更富有善意的融入社會、融入自己的生活。所謂的人文教育便是富有人格魅力,重視個人的發展與升華。所以總的來說,人文教育能夠催促人的進步,完善人生。
2.初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社會與國家一直在呼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仍有個別學校和教師意識不到德育教育對于學生成長的不可或缺。比如在德育課上課之前,總會有主科教師以授課時間不夠為由,強行占據德育課的上課時間,久而久之,這個學校再也沒有德育課了。或者在進行德育課的上課期間,授課教師思想固著,授課方式沒有新意,導致學生的吸收知識的效果也并不好,課雖然上了,但學生并沒有聽進去多少,由此可見并沒有實現德育課程開設的意義。又有一些老師在上德育課期間,并沒有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或者上課時只是為了完成工作而去上課,從來不考慮是否應與學生的課后生活想吻合,導致學生并不能在上完德育課之后在日常生活中實現與德育課程的互通,也就很難使學生的德育行為符合標準。
3.初中德育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優勢
在初中將德育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使得德育知識不再是死氣沉沉的書面知識,因為具有了人文性,便具有了實踐機會,將書面知識付諸實踐,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初中生活,又在同時學到了德育知識;同時科學發展觀提出以人為本的核心,所以青少年的發展何其重要,在學習人文教育時,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生活中的道理,完善自身人格,為以后的漫漫長路打下堅固的基礎,更能讓學生在擁有健康的心理情況下,少走一些彎路,更早更快地實現個人價值。
將初中德育教育與人文教育相融合,就是將生活帶進課堂,課堂不再是枯燥的學習園地,也是我們學生生活的體驗館。教師教授學生辨別生活的各種無良或具有傷害性的行為,使學生更好的保護自身安全,提高安全意識,讓學生在生活中能夠辨別各類騙局,防止學生被騙;同時教師在上課時也要為學生提供自由發言的時間,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每個學生都能暢所欲言,將生活中的大事小情、所見所聞一一分享出來,大家根據一個觀點或事情各抒己見,即使不能每個人一一發表自己的看法,也能在心里打下一支預防針,這樣,在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情況下,又培養了學生善于傾聽的能力,在促進自身發展的前提下,又將德育教育遍布于我們的生活中。所以由此可見,將初中的德育教育與人文教育相融合,百利而無一害。
4.初中德育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方式
教師應善于觀察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了解每個學生的發展情況,畢竟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各方面均衡發展。面對不同的學生,教師應富有耐心,在生活中善于觀察學生的動向、傾聽學生的想法。比如性格暴躁的學生,教師在進行德育授課時,選擇案例就應該選擇讓學生能夠意識到自身脾氣所帶來的不良影響的,課余時間教師還要偶爾進行心理疏導,不會太久,學生的這一不良脾氣便會改正。初中是學生性格養成的關鍵時間,就好像是小樹生長的拔高期,日日監督便能生長的又高又直,但是看到小樹彎腰而不去扶,久而久之,即使在外力的干擾下,也很難生長的筆直了。
教師也應該在授課過程中,設置與學生生活相聯系的課程,讓學生從活動中了解自己,慢慢也就能意識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讓學生提高自我認識,懂得取長補短,盡量完善自身人格,促進學生各項均衡發展。教師能夠幫助學生,但不能全面控制學生,所以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了解自身特點必不可少。只有這樣才能讓自身越來越好,同時懂得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在此基礎上,未來的路也定會順利很多。
結語
新時期條件下,初中德育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對于教師來說,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有趣,將學生放在課堂的首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發言機會,教師的備課任務也輕松很多;對于學生來說,學生從課堂上增長知識,從實踐中獲得經驗,讓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動中更好的認識自己,通過教師指點與自身努力,性格的不斷完善,也就為以后的發展生活奠定了基礎,所以初中德育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張定水.淺談初中德育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J].文教資料.2018.
[2]姜海龍.談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滲透[J].才智.2017.
[3]湯明禮.淺論新時期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滲透[A].教育理論研究(第十輯)[C].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