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春彤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徹底的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不僅引領了科技的發展方向,還創造了科技發展的機遇,當然“互聯網+”也影響到了教學的方方面面。數學是小學的一門重要學科,數學學科的學習對小學的整體成績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數學教學必須要堅持與時俱進思想,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小學數學的教學當中。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數學;數學教學
在互聯網的影響下,小學數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迎接著全新的機遇和挑戰。數學教學改變了單一落后的教學方式,豐富多彩生動形象的數學課堂正慢慢的建設了起來,同時也嚴格的落實了教育部“以人為本”的教學方針,學生的主體地位漸漸呈現了出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有效的發揮。互聯網對小學教學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也是深刻和深遠的,必須要在課前、課中、課后發揮好互聯網教學的作用。
一、課前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有趣情景
多媒體教學比起傳統教學方式有很多優點,首先就是通過多媒體對彩色和視頻的播放能夠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下完成課堂教學;其次就是多媒體教學能夠減輕教師備課的壓力,板書書寫比較浪費課上時間,多媒體畫面展示較為快捷,也更加準確,教師有額外的時間和精力來照顧學習不好的學生,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升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整體成績的提升。
例如,西師大版五年級上冊“圖形的平移、旋轉與對稱”本節知識主要講解的就是軸對稱的知識,在課堂的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創設有趣的情景,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為了導入“軸對稱”的知識,教師可以搜集含有對稱性質的中國古代民間藝術畫,窗花、春聯、“福”字紅紙以及民間的剪紙畫等,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感受民間藝術的對稱美。在學生通過多媒體觀看完具有對稱性質的藝術品之后,教師可以準備一個小剪刀,每人一張白紙,讓學生自己動手剪出具有對稱性質的圖片,從而鍛煉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
二、課中利用網絡資源使抽象數學更加直觀
雖然小學數學當中涉及到的知識,大多是初級的數據計算和簡單的圖形認知,但是小學生年齡也比較小,在數學概念和部分推理知識的學習當中往往有一定的困難,這就影響到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降低了學習的興趣。數學知識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抽象性,這就使得在教學當中具有一定的難度。為了讓教學更加直觀,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就必須要充分挖掘網絡資源,盡可能的讓數學的學習更加生動。
例如,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章當中主要講解的就是立體圖形的三視圖,難度較大,以一個習題為例,一個長26cm,寬13cm,高10cm的長方體盒子,(1)它的正面是什么形狀?和他相同的面是哪個?(2)它的右面是什么形狀,長和寬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個?這一題考察的就是學生對立體圖形的認識,在沒有實際物體的情況下學生很難想象出物體具體的樣子,通過多媒體就能將物體的形狀輕松的展示出來,還能夠最大程度的以立體的形式,按照題目要求的比例來展示,通過立體圖形的旋轉展示,極大的降低了題型的難度,開闊了學生的思維。多媒體在幾何教學當中有著巨大的優勢,有利于培養學生以后的立體思維模式,能夠開闊小學生的學習思路。
三、課后利用微課教學對學生進行課后輔導
想要學好小學數學除了課前認真預習,教師合理的導入課題以及在課堂當中充分的挖掘數學教學資源以外,還必須要重視學生的課后復習工作。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都不重視學生的課后復習,認為沒有必要,這是極為錯誤的思想,對學生的學習具有非常不利的影響。只有努力的督促學生進行復習才能讓本節課的知識得到鞏固,才能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基礎。在當前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件來促進學生的課后復習,讓學生養成獨立學習的能力。
例如,西師大版五年級下“方程”的學習當中,提到了用字母來代替未知數,列出簡單的計算公式,從而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法。在本節知識講解完成以后,教師可以制作一段關于用字母表示面積公式的微課視頻,通過智能手機的社交軟件和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通過觀看該視頻更加深刻的明白用字母代替數字的知識,加深對本知識的印象,能夠規范的用字母來表達數據的計算公式。另外,學生在復習當中如果遇到了不明白的知識還可以與教師、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讓學習氛圍更加濃厚。
綜上所述:互聯網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的影響是巨大的,將互聯網運用到教學領域產生的效果也是巨大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合理的利用互聯網設備,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首先是課前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有趣情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是課中利用網絡資源使抽象數學更加直觀,降低學習的難度充實學生的數學知識;最后課后利用微課教學對學生進行課后輔導,鞏固課堂知識,促進師生關系更加和諧。
參考文獻
[1]程小妹.淺析“互聯網+”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利與弊[J].才智,2019(02):175.
[2]李海虹.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05):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