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娟
摘要:思維導圖是指一種通過模仿人類左右腦思維結構來呈現知識結構的一種教學工具,一般包括關鍵詞、主題詞、線條、符號等多個內容,以層級形式呈現知識結構,便于學生展開形象記憶,優化學生的思維發展。對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要積極利用思維導圖來組織作文教學,幫助學生梳理寫作結構與文章脈絡,借此提升小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本文將從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呈現寫作提綱、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標注篇章布局形式、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展開寫作想象三個角度來分析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如何在作文課上應用思維導圖。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思維導圖、應用策略
在常規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會在固定的作文課上組織小學生寫作文,卻并不會關注小學生的寫作思路與構思來源,也不會針對小學生個體所寫的作文進行個性分析,且存在“命題化”、“高立意”的教學問題,使得部分學生養成了生搬硬套的不良習慣,無法理解寫作規律與技巧。對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利用思維導圖來組織作文教學,引導小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寫作設想,借助直觀形象的思維導圖促使小學生大膽想象。
一、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呈現寫作提綱
寫作提綱是指小學生列出的寫作要點與主要內容,反映著小學生的寫作思路,便于小學語文教師針對小學生在寫作練習中所存在的本質問題進行專業指導,從根本上優化小學生所寫作文的質量。對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小學生以思維導圖來呈現寫作提綱,用直觀的圖形闡述自己的寫作設想,借此滲透寫作技巧教學,引導小學生用文字串聯作文內容。
就如在“寫故事”一課教學中,筆者就鼓勵小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來呈現故事大綱。首先,小學生需確定故事的主題,將其作為思維導圖的關鍵詞。然后,小學生要緊密結合作文寫作需求,將作文內容分別歸納為二級關鍵詞。接下來,小學生則可將寫作方法作為三級關鍵詞,再用一個大括號寫下故事的主題,解釋自己為何要創作相關故事。根據小學生所繪制的思維導圖,筆者會引導小學生分析各個段落的合理性,已經學生所展開的故事想象是否能夠切中主題思想,借此引導小學生重新調整思維導圖內容,以便顯化小學生的寫作思維,使其進一步梳理作文的寫作脈絡。
二、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標注篇章布局形式
一篇文章的篇章布局結構直接關系著這篇作文的整體質量,而提高小學生謀篇布局的能力也就成為優化他們書面表達能力的基本前提。對于小學生來說,寫作經驗不足、寫作技巧應用能力水平低下是他們難以寫出一篇好作文的基本因素,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小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來分析自己所寫作文的篇章結構,借此引導學生自主反思、自主提高。
就如在“連續觀察日記”寫作課上,小學生就需要通過觀察某種生物的生物生活習性來寫連續觀察日記,豐富自己的觀察經驗與寫作經驗。待作文評改課上,筆者要求小學生以“動植物的連續觀察日記”作為思維導圖的關鍵詞,然后再從外貌形態、生活習性、生活環境三個角度來對比連續觀察日記的內容,由此判斷小學生所寫的作文內容是否足夠全面。然后,小學生還需自主利用思維導圖來分析連續觀察日記的篇章結構,清晰地呈現自己的日記內容與日記結構,通過思維導圖分析自己所寫的觀察日記是否屬于一篇好作文。比如,有的小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發現自己所寫的連續觀察日記更像是一篇流水賬,缺少重點、感情,所以給人乏味、無趣之感;有的小學生則可通過思維導圖發現自己所寫的連續觀察日記存在“信息斷層”,并沒有完整地呈現出一種生物的成長過程,等等。
三、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展開寫作想象
“命題作文”對小學生的思維約束力很強,小學生難以展開多維想象,且會片面拔高作文立意來贏取“印象分”。但是,寫作本身是小學生的個性化思維活動,反映的是小學生的人生、情感經歷,以及他們所展開的天馬行空的形象。對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嘗試借助思維導圖來發散小學生的寫作思維,引導小學生大膽想象、努力創作,幫助小學生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不斷完善小學生的學習思路。
就如在“寫自己的故事”一課教學中,筆者就設計了一個思維導圖,以“自己的故事”為關鍵詞,然后在二級主題詞中列出了“真事”、“真情”兩個基本要求,再以“人物性格”作為三級主題詞,由此引導小學生展開大膽想象。首先,小學生需回顧自己真正經歷過的一件事情,列出這件事情的人物、時間、事件發生的整個過程、發生環境。其次,小學生就需根據人物描寫方法突出人物性格與精神,然后再在末尾處點題即可。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這一教學工具是一個十分大膽的挑戰,能夠更好地優化小學生的寫作能力發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客觀認可思維導圖這一教學工具的應用優勢,結合思維導圖的直觀性、生動性來優化小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黃文鋒.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36):91+93.
[2]竇桂紅.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48):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