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一輪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方式都已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一些現代教學方式已廣泛運用于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但課堂教學還需繼續提高和改善。現在的語文教學多顯華而不實,變得復雜而有空洞。我們知道的語文課堂,應該是簡潔、明了、高效而又不失品位與精彩的語文課堂。語文教學就應該回歸課本,明確教學目標,切不可華而不實、空洞無物。教學中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方式與學生互動,但課本教學與互動二者關系不能本末倒置。本文從課本教學和課堂教學兩個方面闡釋了如何改善、提高課堂上師生互動教學水平。
關鍵詞:課本教學;師生互動;動畫片
現在有不少語文老師都在追求著一種“時髦”的教學方式。他(她)們每拿到一篇課文,還沒讀兩遍,便考慮著怎樣弄個精彩的課件,想著在哪里弄個自學,哪里弄個表演,哪里弄個擴展發散,又在哪里弄個交流探討,如此等等。我感覺這種方式有些華而不實,互動似乎過度而勢必影響教學,教學本應該就是“以課為本”。語文教學以課本為基礎,在扎實而又實在的課本教學之上,我們可以與學生互動教學以鞏固和提高。那么,怎樣做才能達到扎實課本而又能互動教學呢?下面,僅結合自己閱讀教學實踐與學習收獲,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教學目標要簡明──不失品位
閱讀教學最忌浮光掠影、蜻蜓點水般地“眉毛胡子一把抓”。每一堂課,應把握好閱讀教學的目標,依據課文的特點與單元訓練重點,徹底解決一兩個切實需要解決的階段目標,擬定簡而明的教學目標。
如上學期的閱讀課文《駱駝和羊》。我在反復地鉆研教材以后,發現本課之前我們學習的一些詞語和故事對于本課教學目標的確立很有引導作用。一是讀讀課文,想想駱駝和羊有什么樣的區別,二是說說課文是包含怎樣的道理。這兩個問題涉及到課文重點內容的理解,弄清其中的道理。所以,我們擬定的教學目標是:1.理清課文,弄清二者之間的區別及所帶來的結果;2.了解課文,弄清其中的道理。這樣很好的契合了前面的觀點,教學目標也很簡明了。
二、教學內容要簡約──不失精彩
語文教學,要教給學生的東西太多了,可是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學生的學習精力也是有限的。因而一篇課文不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就需要老師深入研讀教材和教學內容,發現那些學生真正需要的、有用的東西,以充分發揮教材的價值?!叭跛?,我只取一瓢飲”,有所為而又有所不為。
如,本學期的課文《雷鋒叔叔,你在哪里》。在經過研讀教材和思考之后,發現本課教學內容實在是可以簡化不少。最后把教學內容確立為除了對于最基本的生字詞的學習之外,我們可以師生互動,共同把課本中的幾件事情補充完整,以體會其人格的高尚并引導學生要學會去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這兩點做好了,我們的課本教學就能得到很好的夯實。同樣,其中我們也可以進行師生互動教學。
那么,又怎樣來實施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呢?我想,應該不外乎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充分預設,做好教學準備工作
1.程序預設。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讀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內涵,自主備課時還要考慮到適合任教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帶著自己的思考,加強同教研組教師的集體備課,共享收集的教學資料,擬定教學的重點難點訓練點,商討有效高效的教學策略。自主備課與集體備課的有機結合,能切實提高程序預設的有效性,為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高效奠定堅實的基礎。
2.課前預習。一直以來,課前預習這個環節最易被很多語文教師忽視。學生高質量的預習準備,才能有高效的課堂教學。實際教學中,對中低年級的學生執教者應該教給學生一些預習的方法,如“不動筆墨不讀書”,并通過課堂反饋提高預習質量的達成度;二是有針對性地提出某些預習題,比如熟讀課文,學會生字詞等,讓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狀態,節省課堂上寶貴的時間:三是進一步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教學即可以從預習入手,以學定教。四是指導學生學會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與學習內容有關的資料。既有助于學習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與運用能力。
二、教學策略
1、教學環節要:課堂上環節很多,但每一個環節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但凡這種沒有明確目的性的環節,一定不能讓它占取我們的課堂時間。所以,每一節課,我們一定要結合目標抓住切入點,由這個切入點展開具體的學習,這樣,既能使課堂簡潔,也能使課堂更加高效。
2、問題和練習的設置:要這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具有挑戰性,要能夠起到發展學生的思維、想象的目的,但也要難易適中。只有讓學生感覺可以做到,他才會有興趣,有信心,但如果他一看就覺得即使努力了,使勁了,還是連不行的話,那么他也可能不會感興趣了。(2)具有趣味性,有些問題和練習,換一種問法和樣式,達到的目的是一樣,但學生的接受度就不一樣了。我們可以融入一些學生喜歡的動畫片及動畫片里的人物,這樣他們就更能也更愿意接受了。
3、教師語言:
(1)教學語言要準確。教學中,教師無論是介紹、引導、總結,還是下指令,語言都一定要是精準的。如:老師說了,“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游戲?!蹦悄憬酉聛淼木鸵欢ㄒ钦嬲饬x上的有游戲規則、游戲要求。而不能說,我隨口說出了“游戲”二字,哄哄學生,激起他們的興趣,可接下來卻是“做練習題目”,這能叫做游戲嗎?
(2)語言要有效。很多老師老覺得課堂上時間總是不夠用,其實老師太多的廢話就是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拿鼓勵學生來說吧,對學生精彩的發言,對學生突出的表現,只需要送上老師或真誠的贊美、或肯定的眼神、或會心的微笑,或者是同學們發自內心的掌聲就足夠了,但要是老師再來一些問答:“同學們,這個同學回答得好不好?。俊薄昂?。”“那想不想表揚他一下呀?”“想?!薄澳窃蹅兙蛠肀頁P表揚他吧。”然后再是學生整整齊齊,拖長聲調的“****你真棒”......仔細想想,這與教學目標的達成有一點幫助嗎?如果沒有,那還需要這樣做嗎?
三、課堂反饋
課堂反饋是檢驗一節課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它能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能讓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及時的鞏固,增強課堂實效性。我們可以從學生對于問題的回答,從學生的目光、表情、態度來了解;也可以利用一節課的最后幾分鐘給學生提問釋疑;也可以當堂提煉少量的涉及本節課重難點的練習題給學生做,教師根據檢驗結果及時補充講解。無論哪種形式,只要及時得到反饋,就能及時查漏補缺,幫助學生鞏固新知識。
四、作業批改
批改作業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它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無聲的“對話”。通過這種“對話”教師可以從中得到教與學的信息反饋。教師從作業批改中獲取的信息,不僅具有促進和調節學生學習的功能,而且具有對教師的教學的參照和導向作用。因此,教師批改作業的方法是否得當,將會直接影響著師生雙方的信息反饋,影響著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是一種有目的的、講求實效的活動。竊以為,教學實為互動之根基與目的。我們可以在教學中互動,以互動促進教學。我們教師應該踏踏實實立足于平日的課本教學,盡可能的融入一些師生互動。
參考文獻
[1]張志新.淺談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互動”[J].甘肅教育,2015(22):53-53.
[2]林春鳳.淺談互動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積極意義[J].學周刊,2015(15):55-55.
作者簡介:羅光宗,男,1988-12,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宿松縣經濟開發區龍山學校,小學十二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