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昌江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教學形式也在不斷改革。作為基礎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初中數學,目前的教育教學仍然存在著諸如教學方式過于古板,模式單一,教學觀念落后,不能做到以教材為核心等多個問題,本文就目前初中數學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進行淺析,從而得出相關解決對策。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育模式;解決策略
一、目前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過于古板,模式單一
目前很多學校仍然存在著很多新課改之前的問題,其中首要問題就是教學方式過于古板。在舊的課堂的授課模式中,教師充當著教學角色,而學生則是記住,缺乏充分的理解,而數學這種抽象思維恰恰是需要在充分理解來龍去脈后才能真正掌握。所以,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和學校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感,要讓學生真正的理解掌握,而不是單純的記住和背誦。
除了學生對課程的理解不夠之外,目前很多學校的授課模式過于單一,不能做到情境教學。抽象的課程更加需要熟悉的情境進行理解,所以新課改要求老師為學生營造他們熟悉的情境,并且從單一情境轉變為多個場景進行互動,從而讓他們能夠更好的理解知識。
(二)教學觀念落后,缺乏學習習慣的培養
在傳統教育觀念當中,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僅限于文化知識,缺少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的培養,而新課改要求學校重視對學生性格和習慣的培養,從而完善學生的人格。在對學生的文化知識進行考核的同時,也應當教會學生如何為人處事,如何養成好的品格和正確的習慣。只有讓學生認識到德育教育和文化知識的學習同樣重要,才能防止個別學生出現“高分低能”,甚至不尊重師長和家長的情況。同時,數學的學習不能僅僅依靠教師的講解,更重要的是學生養成自我思考和積極探索的習慣。除此之外,目前的教育也缺少對學生興趣的重視程度,很多初中開設的數學課以及授課方式難以讓學生產生興趣,很多學生因此不喜歡上數學課,甚至對數學產生排斥。
(三)未能做到以教材為核心
教材是教師整個教學工作的核心,一切延伸和改革都要以教材為依據。正因為教材是一切教學的指導,教材的選擇和利用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好壞,而很多學校仍然存在著對教材的重視不夠的問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有個別教師過度補充和超越教材,甚至出現脫離教材的行為,還有的教師過于注重學生興趣所在,而忽略了實際與教材的結合,這導致學生們在聽課過程中只感興趣于生活部分的內容,而不能將理論和知識實際的聯系起來,甚至出現偏離教材或者對教材不感興趣的現象。另外,很多學生沒有預習和復習教材的習慣,完全依賴于教師的課堂講述。
二、解決目前存在問題的策略
(一)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
新課改要求學生取代課堂中教師原本的主導地位,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應該是教師講述文化知識后,引導學生組成不同的小組,積極討論,參與到課程當中來。同時,如果在課堂當中出現了學生不感興趣或者難度較大的問題,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主動性。只有學生充分理解了問題的來龍去脈并且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真正的掌握所學的知識。
(二)重視情境模式教學
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引入多種不同的情境,而情境的選擇應當是學生們所熟悉的。抽象的數學教學可能會讓學生感到枯燥,提不起興趣,但是引入了生活中熟悉的場景以后,學生有所體會和聯想,就會有助于他們更加容易的理解課程內容,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實際可行的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甚至可以在以后的生活當中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重視培養學習習慣
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真正做到“受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同時,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而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據調查表明,人的興趣是產生認知所需要的一種表現,尤其是青少年,更偏好于通過興趣決定自己是否想要做一件事情,因此,充分發現學生的興趣所在,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是十分必要的。
(四)重視教材
教材是教育教學的基礎和核心內容,有些教師因為過于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而脫離了教材,這種行為是不可取的。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重視生活與理論的結合,在教材基礎上進行延伸,利用生活解決理論上的一些問題。而作為學校層次,教材的挑選也很重要,要根據青少年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選擇適合他們的教材,同時,學校應該與時俱進,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對教材進行改革和更正,努力讓教材內容更加有趣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結束語: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而作為基礎教育的初中數學教育更是重中之重,若想解決目前初中數學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必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注重情境模式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興趣,并且注重教材的選擇以及講解。
參考文獻
[1]陳璞. 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探討[J]. 學周刊, 2015(9):40-40.
[2]劉鏡波.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15(2):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