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易辰
摘要:汽車市場的擴大帶動了相關企業對人才的渴求,本文基于筆者的教學實踐,主要對中職汽車自動變速器構造與維修的創新教學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互聯網+;創新教學;汽車專業
伴隨著我國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相關領域對于人才的渴求也隨之擴大。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的重要保障,其任務就是不斷為汽車后市場提供汽車專業的技術型人才,所以針對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至關重要。本文以中職汽修專業的《汽車自動變速器構造與維修》課程為例,基于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教學理念來對課程進行創新設計,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和消化課程知識,成為一名優秀的技術型人才。
一、教學模式的總體創新
在傳統的《汽車自動變速器構造與維修》教學課程中,學生對于吸收相關知識普遍存在著學習興趣不高、理解能力不足、想象能力匱乏的現象,這是因為《汽車自動變速器構造與維修》具備一定的理解難度,同時因為教科書中講解的知識點較為分散,章節之間缺乏聯系,學生無法理解所學知識的應用去向,所以利用先進的教學模式來將《汽車自動變速器構造與維修》知識點進行整理和拓展十分有必要。但因為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學生對汽車自動變速器了解程度參差不齊,同時對于剛升入中職的學生來說,初中所學知識和專業課程的銜接斷裂,使得《汽車自動變速器構造與維修》課程變得較為枯燥,肯定會有部分學生對于知識點和知識框架不夠明晰。還有些學生對于自動變速器機械制圖知識結構的吸收存在片面和偏差,對相關知識的整理聯系不夠透徹,進而影響了《汽車自動變速器構造與維修》課程的教學成果。汽車自動變速器的電控原理和故障診斷對于邏輯思維混亂的學生更是給教學增添了不少的難度。
所以本次研究計劃引入信息化教學來幫助 《汽車自動變速器構造與維修》課程進行創新,雖然信息化教學進入我國的時間不短,但是仍有部分高校將信息化教學停留在多媒體教學上,沒有利用先進信息技術教學思想來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造。本次信息化教學主要應用的是“互聯網+”這一先進的教學模式,主要強調利用信息技術來對不同學科之間的跨界融合和理論實踐之間的客觀聯系。本文正是基于“互聯網+”課程的教學理念和課程模式,將“互聯網+”教育和《汽車自動變速器構造與維修》課程相結合,來對課程進行調整和優化。
二、教學目標的總體創新
對教學目標進行創新是開展“互聯網+”教育的基礎,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前需要對《汽車自動變速器構造與維修》課程進行相應的分析,同時基于當前學生的興趣特點進行教學項目的構建。比如《汽車自動變速器構造與維修》的基礎是對自動變速器進行認識,能夠熟練拆裝自動變速器總成,教師可以結合相關電影中關于汽車賽車的鏡頭進行切入,而電影又是學生所感興趣的方向,所以針對學生的興趣點設置《汽車自動變速器構造與維修》的相關教學問題,就能夠達到課堂教學效率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喜歡拆裝和比賽,設置相應的情境和趣味游戲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
將視頻鏡頭和課堂相關知識進行融合是本次教學的主要創新點,同時因為筆者個人能力有限,所制作的微視頻主要是利用屏幕錄像專家V2016進行制作,或是剪輯的手機拍攝視頻。視頻來源于學生組內拍攝、教師示范拍攝、教師電腦屏幕錄像等,每個微視頻長度在十分鐘左右,主要根據《汽車自動變速器構造與維修》課程內容將課件、視頻和音頻等內容進行整合,分成了若干知識點進行視頻的錄制,在制作完視頻之后教師需要將短視頻穿插到教學過程中,然后根據視頻內容布置相應的習題,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知識點的學習。完成知識點優秀的小組或組員將成為視頻中重要的主角,這樣可以刺激學生的學習動力,磨煉學生的職業素養,同時學生在視頻中的表現更能刺激其他學生的競爭心理,教學目標更加明確。
三、教學主線的創新
首先是將書本中的理論知識進行情境化與問題化。在《汽車自動變速器構造與維修》的導入環節中,教師可以通過制作關于新課方面的視頻和情境等方法來完成教學問題的導入。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探索動力,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此基礎上展示情境主題,布置任務,展示優秀學生操作視頻,激起了學生接受挑戰的欲望。并且對其中涉及的理論知識點進行串聯和梳理,羅列好與知識點相關的知識體系,這對于夯實學生理論基礎,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其次在確定了這個學習目標之后,教師需要就開展相應的任務布置。構建知識體系的關鍵是基礎知識的鞏固。以“自動變速器主要元件的檢修”部分為例,針對該課程的主要內容,筆者所制作的微視頻負責引出和講解自動變速器主要元件檢修的主要知識,基于學校設備的限制,該系列視頻重點講解大眾01M型自動變速器,共分為拆裝自動變速器總成、大眾01M型自動變速器主要元件的檢修和大眾01M型自動變速器主要元件的控制原理三個部分,最后再通過筆者的指導讓學生進行微視頻的制作和優秀視頻的選取,讓學生真正理解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目前,快手、抖音、微視、微博、微信等軟件在學生手機中廣為傳播,學生熱衷于在視頻中表現自己的才能,增進學習動力。
第三步是《汽車自動變速器構造與維修》的課堂小測驗,讓筆者能夠直觀的掌握學生的知識理解情況,筆者所選擇的試題是圍繞著項目教學內容所設立,在學生拍攝微視頻的情況下立刻對學生展開提問,讓學生最大程度的對課堂知識進行鞏固。
根據筆者對該班級所展開的后續調查,筆者發現在學習成績上,創新的信息化教學模式應用在《汽車自動變速器構造與維修》課程上效果是顯著的,對于同等、同類的不同班級,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實驗班成績與對照班成績具有顯著差異,其平均值都高于對照班級。同時教師應該明白,針對《汽車自動變速器構造與維修》課程進行教學優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不只是一個靜態結果。還需要結合學校教學環境、學生學習能力等實際情況進行設計。
參考文獻
[1]張淑瓊.信息化教學手段在中職汽修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4):96-97+105.
[2]畢吉波.中職汽修課堂實施信息化教學模式初探[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8,17(05):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