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英
摘要: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是衡量其語文素養水平的標準之一。基于此,本文結合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特點,對教學層面的有效策略實施做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
寫作既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寫作教學不僅對于小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水平等方面有著促進意義,還能夠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陶冶其內心情感,形成積極的處世態度。
一、讀寫結合,掌握方法
讀寫結合是學習語文的一個基本規律,具體應從多個方面展開。首先,在讀中加深理解,這是基于小學高年級階段閱讀與寫作教學密不可分的關系所決定的。在閱讀中,教師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反復品析,這個深化理解和培養情感的過程便是在為寫作進行鋪墊。常見的有披文入境、問題引導等方式。例如,在《圓明園的毀滅》中,教師僅是讓學生通過反復閱讀來說一說自己的感受,這種不帶有任何問題引導的方式,相較于傳統的讓學生帶著問題在文中尋找答案,更易于接受,并為學生留下了充足的思考空間。接著,教師綜合學生們的答案,由自己朗讀來讓學生從表情和感情中感受文中流露出的濃厚情感,既有對清政府腐敗無能的恨,也有對于英法列強無情掠奪的恨,通過邊讀邊想象的形式,在抱有對圓明園毀滅的遺憾之情中,想象其曾經完好無損時的壯觀景象,在最后一段中使情感得以升華。一次又一次地引導學生進行深情的閱讀,可以使學生與文本之間的情感共鳴點得到響應,如果此時讓學生各抒己見,寫一寫關于愛國主義情感的文章,自然是水到渠成。
其次,在讀中積累寫法。學生一旦在閱讀教學當中進入狀態,便可以快速地進入到創作心態當中,從而獲得經驗積累。例如,在《鳥的天堂》中進行讀寫結合,可以先通過讓學生把握關鍵詞,體會榕樹的特征,如“真”“大”“橫臥”“不可計數”等等。如果僅是讓學生去文中找出描寫榕樹特點的詞語,對于此時的學生來說,可能很難找全,但如果是重讀關鍵詞,學生便很容易就能夠通過一個詞而找到其他詞,這是因為幾個詞的作用在文中是相同的。由此便可以理解,恰到好處的詞匯使用,可以對于描寫事物特點產生奇效。
二、綜合訓練,強化寫作意識
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在寫作時之所以會常常感到無事可寫,并且從字里行間感受不到真情實感,究其原因還是教師對學生寫作意識培養的忽視。學生寫作意識的形成是一個由內到外的過程,而從內化到外化是需要遵循感知到理解,再到表達這一規律,是一個長期的培養過程。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在閱讀教學中注重對文本的朗讀訓練。朗讀與默讀都是小學生直接感知語言的主要方式,有效地朗讀訓練對于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以及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都有積極意義,此外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感和表達思維,對其寫作思維進行陶冶與熏陶。
其次,在朗讀訓練后,要注重表達訓練。學生在進行充分地閱讀之后,已經對語言材料有了一定的熟悉和感知,此時的語言材料正在逐漸內化成為學生的認知結構,促進表達欲望的產生。因此,教師此時需要及時地引導學生對自身的見解和感受進行表達。書面式的表達不僅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口頭與書面表達之間的差別,還能夠豐富學生對于語言材料的感性認識,這對于一些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來說,更有益于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他們在對待同一個問題時也會開始產生不同的看法,但畢竟是小學生,所以他們的看法很容易被旁人所左右。那么,教師所需要做的就是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敢于并且善于表達自己真實且獨特的看法與感受。只有使培養學生的寫作意識成為一項系統的訓練,他們的寫作能力才會日益得到提高,學生也很難再感到無話可寫,更不會出現千篇一律的套話。
三、養成良好寫作習慣
1、積累素材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對于搜集和篩選寫作素材仍然比較盲目,所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有選擇性、目的性地去收集素材。比如在學習完有關童話、寓言類的文本作品后,可以讓學生進行拓展延伸,搜集更多的童話、寓言故事材料;在學習散文以后,可以根據作者或相關題材搜集一些課外散文作品進行閱讀。這樣做并不是毫無意義,而是能夠在幫助學生理解同類體裁文本的同時,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并且有利于學生養成隨時摘錄的良好習慣,在課外看到一些美詞佳句時,都會下意識地將其記錄到自己的摘抄本上,以做后用。
2、觀察習慣
觀察能力是人不可缺少的一項能力,無論是識人還是辨物,都需要進行觀察。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同樣也對學生的觀察能力提出了要求。觀察能力的養成需要從學會觀察方法做起,只有讓學生能夠自發地去在生活中運用特定方法去進行觀察,才能夠發揮這項能力在寫作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觀察才會促進體驗的生成,才能夠發現事物的一些特點,在此基礎上才能夠聯想到適合它們的形容詞來對其加以描述。仔細的觀察是使學生更加真切的描述事物,以及抒發情感的重要基礎。
綜上所述,寫作是人傾吐內心思想情感的一種方式,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高年級的語文寫作教學雖取得了一定進步,但其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作為教師,應從寫作教學本質入手,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斷摸索出真正適合學生的寫作學習方法,從而構建出符合學生且有利于其發展的寫作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范毓峰.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70-71.
[2]張蘭芳.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