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林
摘要:愉快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觀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本文簡論探討了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開展愉快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師生關系融洽是愉快教育的前提;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愉快教育的保證;開展科技活動,展現創新能力。
關鍵詞:初中化學;愉快教學;師生關系;科技活動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教育觀念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認識到課堂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促進學生能力發展、創新思維的提高上,而非僅僅是在考試時獲得不錯的分數。那么,如何實現這一教育目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愉快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觀念,近年來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本文立足初中化學課堂,對如何在課堂中開展愉快教育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希望能對學生能力發展、創新思維的提高具有一些積極的作用。
一、師生關系融洽是愉快教育的前提
要想開展愉快教學,首先要保證師生關系的融洽。師生是一種存在了很久的、古老的人際關系。古人曾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新時期的教育中,教師不應該只是單純的知識的講授者,還要與學生交朋友,構建一種平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逆反心理嚴重,因此在這一時期也最易爆發師生間的沖突,從而影響愉快教學的開展。為此,我們要盡可能站在學生的角度,以一個過來人的姿態去看待學生的問題,給予他們一定的尊重、關心和包容,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是真正的關心自己,而不僅僅是例行公事。以一顆愛心去包容學生,積極的情感回報,當這種情感達到一定程度時,會產生情感的遷移,從而“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促進情感的健康發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愉快教育的保證
1.巧妙質疑,激發興趣
通過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愉快教學中最重要的一環。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教材實際巧妙設計實驗質疑、實驗應用質疑、科普故事質疑等提綱,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比如,在學習“鈉”這一元素時,我們要讓學生細心地觀察將鈉置于水中后所起的反應,學生看到一系列的實驗現象,能夠強化他們求知的欲望。觀察完畢之后,教師還要適時的提出問題,設置疑問:作為金屬的鈉,為何會浮于水面,并且熔成光亮的小球?小球不是在水面靜止不動的,而是四處游蕩,并且伴有“嘶嘶”的響聲,這又是為什么?滴人酚酞溶液后“水”又為什么變紅?這些伴隨著實現現象,所設置的疑問,又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從簡單的對實驗現象的視覺觀感深化為思維層面上的知識探究,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2.語言要生動、形象
教學語言是一門藝術,也是教師能力的重要體現。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能夠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用語言啟迪學生的思維和智慧,促進學生的發展。
比如,在教學“鋁”時,筆者用這樣一段話語進行了新課的導入:“在地球廣袤的土地上,存在眾多的元素,他們性質各異,但要說到在地殼中含量的多少,鋁可以說是當仁不讓。我們知道,作為一般等價物的金銀是比較昂貴的金屬,而物以稀為貴,作為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鋁自然是不值錢的。但是在一百多年錢,鋁也是一種昂貴的金屬,在拿破侖的宮宴中,只有他的餐具是鋁制的,其他人只能用銀制的。”這是為什么呢?鋁雖然含量多,一直沒有太好的提取鋁的方法,因為在很長時間內,鋁也是比較稀少的。直到一位年僅22歲的大學生霍爾,發明了電解法冶煉鋁的可行性工藝,才使得鋁從拿破侖的手里飛到了尋常百姓家。
這段趣味性的語言引起了學生的極大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同時也使學生了解了學習的內容和任務,從而自然地在教師設計的思路上開始了思維活動
三、開展科技活動,展現創新能力
通過開展具有創新性的科技活動,能夠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快樂,并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為此,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的同時,也要想法設法開展有趣的科技活動。
我們可以建立化學課外興趣小組,并以此為基礎建立初步的創新活動的基礎。利用現有條件,想方設法開展課外科技活動。
比如,讓學生設計“家庭化學小實驗”,利用家中現有的物品,設計一個化學小實驗,記錄下實驗的名稱,實驗的過程,實驗的現象和實驗的結論,做得好的小組可以在課堂中進行實驗的演示。再比如,結合校情、鄉情,讓學生考察周圍環境在近幾年來所發生的變化;指導學生通過上網、看電視、查資料等方法查找與生產、生活相關信息等,通過調查、觀察、討論與動手檢測等方法,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與發現力。
總而言之,愉快教學能夠讓學生很大程度上擺脫學習的負擔,以及精神上存在的壓力,開心的學知識,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愉快教學還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生活,發展各種高級情感,也正是我們每位育人者的努力方向。
參考文獻
[1]楊秀杰.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科學素養的培養[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4)
[2]羅維娜.淺談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