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摘要】 ?群文閱讀是一種新的閱讀教學形式,它是將課內外相關的閱讀文本組合起來,教師指導學生在群文中通過多元比較的方式“異中求同、同中求異”,力求實現學生閱讀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的協同發展,在擴大學生閱讀視野、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把教學處理成了一種探索質疑的過程,把語文課堂變成交流和分享的課堂。這既對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閱讀教學努力的方向與途徑。側重于核心素養語言、思維、審美、文化四大層面,對應地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連結萃取、合作提煉、比較整合及評論探究。
【關鍵詞】 ?群文閱讀 多元比較 探究表達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9-057-01
0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引進群文閱讀的思維、方式方法,力求突破單篇閱讀教學“一統天下”的局面,并在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觀照下進行。這既是對過去閱讀教學模式的革新,更是對當前語文教育教學理念的創新。
我們平時教學中只是呼吁孩子們閱讀,卻向來缺乏系統、科學、理性的思考,又沒有研究有效、多元、豐富的閱讀傳授辦法。我國新課程標準對閱讀的要求:“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學生的能力培養和素養提升應該說是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而群文閱讀的多樣性、比較性更有利于這種目標的達成。所以我想通過平時對教學的一點思考,分析一下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的設計。
一、多元思考的群文閱讀,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根據文本的特點,與之某個點相契合的文章,可以讓學生在群文閱讀中對待同一件事、同一個人、同一個問題可以通過群文閱讀的方式,多角度的,多方向的挖掘根源,能夠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認識,也才能更全面的、客觀公正的思考問題。這種多元化的思維方式,也正是關乎作文立意是否深刻的重要因素,也是核心素養當中提到的思辨性。
二、比較鑒賞的群文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審美能力
群文的閱讀可以在橫向、也可以在縱向交錯比較過程中引發思考,聯系生活實踐,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斷,這是一個開放性比較強的閱讀方式。
例如:在教授《裝在套子里的人》這篇小說的時候,以“小人物形象”研究為基點,進行群文閱讀教學處理。以契訶夫筆下的“別里科夫”形象為原點,向外輻射到了《小公務員之死》、《胖子與瘦子》等文章,他們雖然是形象上有點區別的“小人物”,卻都是那樣的軟弱可欺,那種奴性和不覺醒,反應了共同的主題:19世紀沙皇俄國的專制統治制度的黑暗和對人物的摧殘。同樣類似主題卻不同國度的“小人物”,魯迅筆下的“祥林嫂”“阿Q”“孔乙己”等,同樣控訴了黑暗的社會制度和禮教對人的摧殘。然而,也有同樣的“小人物”,卻表達了一種對崇高精神的謳歌之情的主題,通過不同國度、不同類型、不同主題的“小人物”形象的欣賞,讓學生感受到了人物的魅力在于精神的崇高,在于內在的勇敢于堅強,對于他們的人格養成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群文閱讀后的主體表達,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構建。
開展群文閱讀,是可以更好的從多個角度感受文學的同一個主題,也能夠更好的掌握寫作方法的媒介。學生可以在群文閱讀對比中對某一現象、主題、寫作方法等有較深刻的認識,思想的提升可以更好的指導寫作,同時群文閱讀的比較和聯結最好的檢驗方法有兩種:
一是通過辯論、文學小沙龍、主題討論等語言交際運用的形式,展現對于文本的深刻解讀。
二是形成小隨筆、讀書心得等文字性的表達呈現。不管是以何種形式呈現,都是經過比較閱讀后,經過多元化思考而形成的自己的獨特看法。這些無疑更加凸顯了學生閱讀的主體性,而且可以更加激發他們對閱讀的趣味性,不僅提高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還對語言表達和運用起到了促進作用。
例如:在教授必修三小說單元的時候,我們根據單元特點設計了“小說人物的情感表達”議題,通過所選的《活著》、《老王》等群文閱讀,研究小說中經典的人物形象,讓小說中感人的情節引起同學的共鳴,激發和點化學生表達的欲望和情感迸發點,讓他們運用直接的描寫手法,創造一位令人感動的人物。由于學生閱讀了一系列富有情感內涵的文章,又回憶了生活中感人的人物,學生的成文給了我們驚喜,他們從生活中選取了平常卻很真實感人的人物,正如葉圣陶先生說:“群文閱讀是吸收,寫作時間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
群文閱讀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閱讀方式,對于教師而言是一種教學策略。構建以議題為依托,以粗讀精讀為主法,以寫作感悟為核心,以探索發現為樂趣的群文閱讀,在教師精心引導學生以多元思考、比較鑒賞、寫作表達等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讓孩子們對世界有更豐富的了解、正確的認知、真情的表達。教師將語文授課從“一篇”到“一群”,群文閱讀的教學價值絕對不僅是課堂閱讀形式的革新,它的內涵也不限于文本的簡單疊加,它的背后,是教師對語文閱讀教學理念的更新。也是將核心素養真正落實的方法,同時也是語文教師的使命。
[ 參 ?考 ?文 ?獻 ]
[1]卞國湘.群文閱讀的實踐與研究.江蘇名師工作室博客,2018.
[2]楊艷麗.高中“群文閱讀”教學實踐探索.[J]中學語文閱讀教學,2018.5:12.
[3]季秋菊.群文閱讀的價值、課型及策略.中國知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