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沒有創造就沒有美好的事物,沒有創造社會就會停滯不前,擁有創造力才能創造美好的未來。小學音樂作為一門充滿魅力的藝術課程,具有重要的創造性發展價值。作為小學音樂教師,在關注音樂知識與技能教學的同時,更要充分發揮音樂的創造教育價值,在音樂的土壤中播撒創造的種子,開發學生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關鍵詞】小學音樂;創造力;表率引領;提問激思;廣辟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眲撛炝κ且环N發明和創新的能力,代表著個人和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小學音樂作為一門充滿魅力的藝術課程,具有重要的創造性發展價值,作為小學音樂教師,在關注音樂知識與技能教學的同時,更要充分發揮音樂的創造教育價值,開發學生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音樂的土壤中播撒創造的種子,讓創造之花在學生的心田盛開?,F筆者結合個人音樂教學實踐,談談小學生音樂創造力培養的策略。
一、做表率多引領
俗話說:“有其師必有其徒?!毙W生對教師既敬重又崇拜,喜歡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教師的行為習慣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如雅斯貝爾斯所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苯處熈己玫乃季S方式與行為習慣是無形的教育力量,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首先要擁有自覺的創造意識,在日常教學中為學生樹立創造的榜樣,用自身創造意識喚醒和激勵學生創造,為學生率先示范,感染和帶動學生創造。
筆者在音樂教學中有意識地開展創造教學,在課堂中形成良好的創造習慣,做好學生的表率,同時設法引導學生信任自己、親近自己、模仿自己,用自己的思維暗示學生,通過示范引領帶動學生的思維,無形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促使學生自然地養成創造的習慣。《滾核桃》是一首打擊樂,旨在讓學生了解打擊樂的風格特點,掌握幾種擊鼓的基本方法,并學會用簡單的鼓點節奏創造性地表現出其他不同的情景。在該課教學中,在學生學會了幾種基本的擊鼓方法后,筆者請學生為一段無聲視頻配上一段打擊樂節奏。開始時學生有些膽怯,不知從何入手,為了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筆者為學生示范,引導學生模仿“滾核桃”,將其稍微變化,創作出一曲“舞龍舟”情景,筆者自由揮舞鼓槌,痛快地敲擊鼓面,熱情洋溢的表演,激發了學生的情緒,使學生也情不自禁地揮槌打擊。雖然學生的表演與視頻場景不夠和諧,但筆者仍為他們能夠勇敢創作感到欣喜。
二、給機會搭平臺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眰鹘y的音樂課堂是教師一個人的舞臺,教師是課堂的獨裁者,學生如同木偶般被教師操縱,思想被禁錮,幾乎毫無自由可言,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更談不上創造。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創造的機會與平臺。
筆者在音樂課堂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應讓出位置,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為學生搭建平臺,提供開放的教學空間,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啟迪學生思維,組織開展自由的即興創作,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發散性?!哆捺∴侠病肥且皇追侵廾耖g歌曲,該音樂的節奏感明顯,為了讓學生能夠較好地體驗非洲音樂的風格特點,筆者不但組織學生看視頻、聽音樂,還讓學生親手創造,向他們提供了小鼓,讓他們自由打擊,創造性地演繹非洲音樂。
三、巧提問激創思
偉大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創造始于問題,有了問題才會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有找到獨立思路的可能?!痹趥鹘y的音樂課堂中,教師教學生學,學生只管學不管思,缺少問題意識,導致思維慵懶遲鈍,思維空間狹隘封閉,缺乏創造性思維。問題是思考的引擎,是創造的動力,好的問題能夠促進學生思考,我們要用問題點燃學生創造的火花,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去主動創造。
優秀的教師善于在課堂中優化提問方式,在巧妙提問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考,他們提出的問題不是淺顯直白的,而是具有較高的思維含金量,有一定的挑戰性,能夠產生“跳一跳摘得到”的效果。教師提出的問題應是開放性的,而非封閉性的,應具有廣闊的想象空間,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更為發散。《拉庫卡拉查》是一首墨西哥民歌,要讓小學生理解和表現拉美音樂的風格特點具有一定難度。筆者在教學中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在審美體驗中自主探究。在播放了墨西哥舞曲視頻后,筆者讓學生“猜猜是哪個洲的舞蹈”“說說舞曲的音樂是哪種風格”在初步感受拉美歌舞特點后,筆者帶領學生開始學唱歌曲。學生聆聽了歌曲《拉庫卡拉查》后,筆者提問:“歌曲具有怎樣的節奏?”“音樂中用了哪些樂器伴奏?”為了使學生能夠深刻領悟歌曲特有的風格,有效提高音樂表現力,筆者引導學生唱思結合,啟發學生思考:“人興奮到極點會出現哪些舉動?”有的學生說:“大喊尖叫”,有的學生說:“吹口哨”。筆者趁機讓他們嘗試在歌曲的前奏與間奏處吶喊、吹哨,從而使音樂的氣氛更加熱烈,促使學生更好地體驗到拉美歌曲的特點。教師在音樂教學中,不僅可以設計問題,而且還可以鼓勵學生多提問,指導學生學會提問,通過學生的有效提問,推動創造性思維的深層發展。
四、辟路徑促行動
創造離不開行動。創造不是一種空想,天馬行空的想象不是創造,創造力的培養來自行動,學生只有經歷創造性實踐,才能提高創造思維,增強創造實踐經驗。
筆者在音樂教學中做到思行結合、知行統一,帶領學生在行動中創造,通過開辟豐富的創造性活動路徑,組織學生開展多種音樂創造實踐行動,豐富學生的創造閱歷,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創造力的路徑有許多,筆者常采用以下途徑:填詞練習,創編歌詞;改編曲調,創編旋律;樂器伴奏,創編節奏;歌舞表演,創編動作。在教學《烏鴉與狐貍》一課時,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筆者設計了大型創編活動,帶領學生根據歌曲編排音樂劇,音樂劇創編讓學生有了更多創造機會,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構思出各種不同的創意。有的學生創編了舞蹈動作,開展了齊唱加群舞的音樂活動;有的學生把打擊樂器和數板結合到一起,在音樂中加入伴奏,把各種打擊樂器創造性地融入歌曲當中。各種創造性活動點燃了學生的創作熱情,活躍了課堂氣氛,讓音樂煥發生命活力。
希恩說過:“歡樂的名字是創造。”讓我們在音樂課堂中為學生搭建創造舞臺,開辟創造路徑,揚起創造風帆,開啟創造行動,讓學生成為歡樂的創造者。
【參考文獻】
李菁.音樂教學中應注重音樂知識的趣味性[J].北方音樂,2017,37(07):51.
劉亮.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激發學生思維創新[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3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