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福
摘 要:科學的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養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能力,而當前團隊合作能力成為非常重要的工作能力,善于合作的人能夠得到快速的發展,科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能力成為重要命題。本文以人教版四年級科學教材為例,就科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能力談下自己的認識和看法。
關鍵詞:科學教學;合作探究;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一、合作探究學習的概念
合作探究學習是指學生通過合作,自主分工查閱資料、討論研究、觀察操作學習知識。培養合作探究學習能力不但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高度集中的專注力、積極投入學習的熱情,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使被動的學習科學知識轉變為主動探索未知的領域。
二、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意義
1. 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科學教學課程中,教師講解部分比較多,培養學生探究式學習能力,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提問,學生提出的問題決定學習的方向、深度,而問題提出的質量決定學習的效果。培養學生在課堂探究式學習方式是科學教學的重要環節,是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合作學習的有效方式。
2. 增強了教師的教學能力
當前,在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對于引導學生在課堂進行合作探究學習的技巧掌握不足,合作探究學習的效果還沒有凸顯出來,利用好課堂合作探究這一教學手段對于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需要具備相應的知識儲備,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學習充電,增強自己的知識儲備。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不斷去思考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激發了教師的創造活力,增強了教師的教學能力。
3. 實現了教學課堂的有效互動
科學教學更注重對學生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課堂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是增強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互動中的最為有效的一種形式,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培養學生探究式學習的能力,有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所教授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利用學生在探究中國遇到的困難,了解學生對知識點掌握和學習情況。例如學生對液體之間的溶解,不同物質的溶解能力,還有聲音的傳播掌握程度不同,可以根據學生在合作探究學習中表現安排教學進度。當學生對疑難重點合作探究中遇到的問題較多,教師可以加強該模塊的詳細講解,如果學生對該部分合作探究沒有遇到困難,教師可以不用重復講解知識點,通過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互動,合理分配課堂時間,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培養學生的探究式學習能力的方式
1.優化提問設計,激發學生合作探究的興趣
教師在課堂優化提問設計,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 對科學現象和問題進行了初步的探究和概括, 使學生能夠自主的學習科學知識。優化課堂提問設計可以從幾個層面展開,一是設計連鎖式提問,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引入科學故事、諺語等知識點進行連續式提問,引導學生合作討論的意向。相比教師直接將安排學習主題,這種方式可以通過連續的提問,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和討論,樂于討論;二是嵌套式教學設計,是指在學習課堂中的知識點時,將之前學過的科學內容穿插到知識點中進行拓展式討論學習。例如,在學習電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入之前學習的天氣知識,通過富蘭克林風箏實驗的故事,請同學們討論電是什么。
2. 圍繞教材的重難點,增設合作探究環節
在課堂中,圍繞教材的重點和難點部分,根據課程進度,適時設計一些合作探究環節,小組合作可以根據課程內容設計多種主題形式,例如小組觀察、小組實驗、小組討論、小組成果展示等。例如在學習風向和風速這一課,根據“風對人類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這一命題,將學生小組分為正方和反方,采用辯論賽的方法讓學生提出支持論斷的理由,通過分組合作辯論, 不僅使學生靈活記住了科學知識, 還能有效挖掘科學教材的內涵。在學習動物的繁殖活動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組,請學生分組合作觀察小雞的孵化過程,并將小雞的孵化過程做成展示板帶到課堂上,講解小雞的孵化過程和孵化中遇到的困難,不僅可以讓學生快速掌握動物孵化的知識點,也能增加學生對生命的理解。
3. 創新課前課后作業活動,鼓勵實踐
科學作業一直以復習和課后作業為主,這種作業形式雖然能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但不能激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鼓勵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加深知識點的學習和記憶,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方面可以通過發放任務卡片,要求學生根據任務卡片查閱相關的資料,做好課前預習任務。例如,在學習巖石和礦物這一單元,教師要求學生課前分組合作自主查閱巖石和礦物的種類、巖石的組成、巖石和礦物形成原因等資料,并結合自己的觀察,以撰寫學習報告的方式做好課前準備,這種方式鍛煉了學生自主思考的實踐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分工的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采用課后繪制知識導圖、制作科學知識小報等方式增強學生對課堂知識對總結。例如,在學習食物在人體內的旅行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小組合作編寫童話故事,小組有的同學編寫故事,有的同學給故事配上圖片,這既是豐富學生學習科學的有效方式,其所整理的資料可以成為學生復習筆記的重要資源。
四、總結
在科學教學中,合作探究式學習不僅僅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學習熱情,同時也能夠增強學生合作能力,在學習中相互幫助、取長補短。有利于科學教學的開展,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學習能力,讓課堂學習發揮其真正的價值,需要教師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需求共同結合,高度重視課堂教學技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周湘.依托數據支持,實施精準教學——以小學科學四年級《面包發霉了》一課為例[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8(Z2):44-48.
[2]歐士龍.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以科教版小學四年級教材內容為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9):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