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彥娜
摘要:高中數學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學生在進行學習時難免會存在一定的困難。而創新是源于問題的提出,問題教學法是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中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問題教學法的運用,能有效的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鍛煉學生的思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進而做到學以致用。本文就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高中數學;實踐研究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開展,高中數學教學已經不僅僅是傳授學生數學知識,更要使學生能對所學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自主的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但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高中數學教學仍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關心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忽略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不高,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問題教學法的運用,有效的轉變了當前的教學狀況,不僅降低了學習難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培養了學生數學綜合能力,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有效的提高了教學質量。
一、問題教學法的內涵與優勢
問題教學法是指在日常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數學問題的優勢,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方法。數學問題包含著相關的數學知識點,可以在學生遇到這些知識點時,在學生充分思考的基礎上進行講解,這樣可以大大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效率以及教學質量,而且對學生來說,需要充分思考老師所設置的數學問題,對問題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當老師講知識點時,能夠以更加有效的方式掌握這些知識,另外,無形中,學生開始學會獨立地思考問題,在老師的講解之下,可以不斷地修正自己思考問題的角度與方法,以更加準確的方式思考數學問題[1]。
與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相比,問題教學法更加靈活多樣,不拘泥于某些固定的教學模式,主要以問題為載體,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應用能力為教學的目標,將知識點融入問題當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也能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高中數學知識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基于學生的數學基本觀念踐行問題教學法
高中數學新課標指出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實踐操作能力,在此基礎上掌握一定的數學學習方法,充分挖掘學生內在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情愫,讓學生獨立自主地融入課堂教學。問題教學法的實施要以此為目標,基于學生的數學基本觀念建立多樣化的問題情境,使學生通過直觀感受,細致觀察、深度挖掘、歸納總結等方式鍛煉自身思維,讓學生自愛探索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2]。例如,在《平面向量》實踐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從學生數學的基本觀念出發,以數量為切入點,設置以下問題情境:“同學生,數量是只有大小而沒有方向的量,請思考是否存在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呢?如果存在請結合所學知識給出例子”在這樣問題的前提下,逐漸引出“向量的含義”“向量的比較”“向量的計算”等內容,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教材內容理解與感悟。
2、創設問題情境
高中數學是一門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科,其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因此,教師要將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而在熟悉的氛圍中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能有效的加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3]。例如:在“圓的標準方程”中,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觀看圓在生活中的應用及圓的生成的動畫,要求學生進行思考,如何表示圓的方程。這樣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并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加強問題訓練
數學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卻可以有很多個解決方法,而數學問題創設表達也有很多種。教師在采用問題教學法時,需要加強學生問題訓練,根據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對學生學習數學進行不同的設問,且這些設問都是一句新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得出,從而讓學生直面數學學習中存在的重點難點。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中的重點和難點,使學生更有信心去進行數學學習,加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4]。同時教師也可以在課后提出一些具有研究價值和針對性的問題,使得學生能夠根據課堂學生的知識進行相應的實踐應用。不僅可以鞏固新知識,這些問題訓練也可以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也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提出相關問題,在課堂中加以適當的分析與引導,讓學生在問題的分析和處理中找到學習的樂趣。真正掌握問題教學法的含義,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問題作為教學導向,從而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數學知識。
4、借助多媒體技術
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體系過于復雜和龐大,加之相關的概念性理論過于抽象,其學習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學生無法理解相關的知識理論以及公式的轉化的問題,嚴重影響了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師在運用問題教學法時,可充分的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通過對學生感官的刺激,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數學習題可以進行客觀地分析以及發散性思維的解題意識,快速的掌握數學公式和理論的運用。例如:在“基本初等函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在多媒體上為學生將對數函數的函數性質與圖像為學生進行展示和講解,使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
結語:
綜上所言,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問題教學法,有效的轉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的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學生實踐應用能力,最終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愛上數學。
參考文獻:
[1]潘偉.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數學中的實踐與感悟[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2):26
[2]廖爐.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數學中的實踐與感悟[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7):41
[3]姚廷輝.基于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數學中的實踐與感悟[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5):50
[4]林榕圻.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數學中的實踐與感悟[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