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尤勝
摘要:小組合作模式是數學教學中的一種常規手段,合作能夠讓學生紛紛闡述自己的觀點,通過思維的碰撞衍生智慧的火花,數學合作中,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展開問題的思辨,這種形式下,有助于學生的思維啟蒙,避免學生形成思維定勢,小學時期教師應幫助學生打好基礎,讓學生夯實數學的認識,掌握科學的合作方法,構建合力突破數學的難點,集思廣益的構建數學邏輯空間,使得教學效率得以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實施;小組合作;學習
引言:小學數學做為一門基礎的學科,在數學的問題互動中,學生由于認知淺薄,容易走進認知的誤區,小學數學中出現的錯誤率相對其他學科來說也是較高的,通過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各自提出意見,可以在小組內部消弭數學的錯誤思路,讓學生感受到合作化解問題的樂趣,學生在合作過程中,應有表現的機會,他們能夠暢所欲言的表述自己的意見,進而通過合作消除疑難雜問,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一、小學數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合作能夠強化學生的思維意識,在合作中,學生原本較為被動的學習習慣被打破,他們自然的參與到合作中來,并形成了主體意識,合作有著明確的目標,學生們依托數學舊知識,產生新的想法,傳統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大量的灌輸給學生知識信息,導致學生消化能力不足,累積了諸多的困惑,合作正可以將學生們不懂的問題集中起來,化解心中的疑問,促使學生能夠積極的應對問題,并產生獨立思考的意識,在交流互動中,學生盡情的發散思維,靈活化的將數學的問題分解整合,是激發學生潛能的有效途徑。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學生遇到難懂的數學問題,經過合作討論可以輕易化解,尤其在課后教師無法對學生進行輔導的時候,學生們之間可以合作互相幫助,形成合作意識與互助的精神,教師應在合作中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然后圍繞同一個問題形成統一的回答,這個過程就是互相合作的過程。在這種學習氛圍的影響下,學生之間會形成合作意識。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1.合作學習小組的劃分要合理
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教師必須對本班的學生情況有清晰、全面的了解,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成績、個性特征、性別等因素,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對學生小組進行劃分。當然,學生之間的差異導致小組之間勢必會存在一些差異,教師不能保證每個組都是相同的,但是要盡量保證每組學生的學習能力都能均衡分布。并且,每個組之內都要有一名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保證小組的正常交流與運轉。合理分組能夠使學生在組內進行友好合作,組間發展良性競爭,即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存在著差距,小組合作學習也能使學生的長處得到更好的發揮。學習差的學生會在小伙伴的幫助下得到迅速成長與提高,學習好的學生也會因為向他人提供幫助而心情愉快,想要學習更多知識豐富自己。
2.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要使學生成為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除了讓學生掌握扎實的數學基本知識以外,教師還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適應社會的飛速發展。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課堂是學生獲得數學知識的主陣地,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渠道。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只重視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講解,而忽略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獲得數學技能之外的各種品質和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對于學生創新意識的激發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樣的教學使學生成為學習的機器,造成學生高分低能的不良后果。所以,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在教學工作中不但要督促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和各項數學技能,還要挖掘學生的智力因素和學習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其次,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現代教育思想主張教學工作的開展要以人為本,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把教師的教轉變為學生的學,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角,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探索。只有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教學工作才算是落到實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才能得到發展。第三,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創新思維。數學課堂是激發學生思維發展的最好平臺,所以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大膽質疑,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提出創造性的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建立健全小組間的評比機制
為了增強小組之間和凝聚力和小組間的競爭精神,建立健全小組的評比機制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老師通過小組間評比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立體圖形的三視圖時,老師可以讓小組派出代表進行組間競賽,組員可以在下面為參加比賽的學生出謀劃策,這可以提高小組內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同時老師在進行授課時可以帶上具體的實物讓學生進行觀察,這樣學生可以更直觀明了地看出圖形的三視圖究竟是如何得到的,因為在課堂上讓每一名學生上前參觀圖形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小組中選出代表進行觀察再給組員進行講解,這樣每組的學生都可以對圖形有直觀的感受,這有利于促進小組的合作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每周對小組的整體表現進行大的總結,并且表現好的小組進行表揚,在期末綜合小組的總成績對前三名的小組進行不同程度的獎勵,這可以激勵小組內成員的學習熱情和增強小組的凝聚力,并確保真正落實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式,而不是只是進行小組分配,走一個形式而已。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在明確學習目的的前提下,要盡可能多地與同學之間進行合作、討論和交流,通過合作了解其他學生的思維方法和過程,改變自己認知的單一性,實現自我的全面發展。這才是在新課程改革中實施合作學習的出發點,更是每個教師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錢芳華.探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亞太教育,2015(32).
[2]金玲玲.探究分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4(28).
[3]謝復娥.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0(21) .
[4]張樸.提高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技巧[J].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