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琴
摘要:年齡越小受環境的影響就越大,給孩子營造一個快樂的天地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教師要給孩子創設一個愉悅的成長氛圍就要做好以下三個環節:1、提供豐富的教學活動內容;3、提供幼兒之間快樂合作的交往機會;3、教師要做愉悅的榜樣。
關鍵詞:幼兒需要;愉樂氛圍;快樂教學
環境教育已經是現代教育的主題,年齡越小,受環境影響越大。給孩子營造一個快樂天地,使孩子在玩中探索精彩的世界,讓其整體素質得到健康的發展。 如何使幼兒在學前教育中體驗到活動的快樂,培養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已經成為我們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一、提供豐富的教學活動內容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幼兒的教學活動,就是要把學習內容融入到生活有趣的游戲當中,以“寓教于樂”,讓幼兒在“玩中學”,讓幼兒興趣盎然地學習,從而輕松愉快的掌握知識,同時得到動手、動口、動腦等各種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教師要讓幼兒運用感官,樂于動手、動腦去發現問題。”這就需要激發幼兒的興趣,讓他們有自主探索的欲望。由于幼兒在學前教育期主要以通過與周圍環境不斷互動來豐富自己的知識能力,在進行簡單的動手操作中掌握知識點,而不可能像中小學生那樣通過老師的講解來獲取知識,所以教師在選擇活動內容方面要深思熟慮,要選擇一些幼兒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的豐富的內容。
二、提供幼兒之間快樂合作的交往機會
合作是幼兒未來發展立足社會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質。幼兒之間的合作常常會帶來積極愉悅的心情,并能增進幼兒交際的能力。而現在的幼兒恰恰缺少這一點,惟我獨尊。針對此情況,幼兒園要提供開展各種幼兒間合作交往的機會。例如我園開展的“親子運動會”活動不僅讓幼兒嘗試到合作地愉悅,而且增進了親子間的感情。我們還可通過故事情境表演及游戲活動如“火車鉆山洞”、“老鷹捉小雞”等激發幼兒的合作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增進友誼,使幼兒形成自信、堅強、樂觀的性格,從而建立人與人及社會的和諧發展。
三、教師要做快樂的榜樣
幼兒教育這一職業要求教師熱情洋溢、樂觀向上、感情細膩、誠實自信、情感豐富、興趣廣泛,善于與人交往。在與孩子的交往過程中,能始終以積極樂觀的情緒給孩子以良好的影響。因為教師的個人情感、意志、個性特征,以及與孩子的交往方式,教育兒童的方法,都會對幼兒性格的形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從幼兒健康成長來看,教師應成為幼兒快樂的天使,教師不應該把消極、悲觀、煩燥等不良情緒帶給孩子,否則會把這些不良情緒傳遞給孩子,從而抑制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因此,教師要始終保持豁達的心境,以自己愉快的情緒感染孩子,努力營造一個平等、友愛、和諧的精神環境,促使幼兒健康活潑的成長。
另外,我們要勸望子成龍的家長為孩子松綁,倡導家長“給孩子多一些自由,讓孩子的童年更童年”。 我們教師應該把握好幼兒的心理發展規律,本著“一切為了幼兒,為了幼兒的一切”的宗旨,為幼兒創設愉悅的學習與生活氛圍,讓幼兒徜徉在金色的陽光之中,以健康的心態迎接各種挑戰,獲得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