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霞
摘要: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的國家。在我國歷史的發展長河中,凝聚著數不盡的傳統文化瑰寶。作為這些文化瑰寶中比較閃耀的一顆明珠,剪紙藝術得到了有效的普及以及傳承。并且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事業的不斷深入,將傳統文化融入教學領域中,也逐漸成為當代教師們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诖?,本文將對如何在中學美術剪紙教學中有效滲透傳統文化進行分析。
關鍵詞:傳統文化;中學美術剪紙教學;教學對策
在我國的發展歷程中,剪紙藝術具有較為悠久的發展歷程。并且由于其與大眾的生活之間有著較為緊密的聯系,也屬于民間大眾比較喜歡的一種藝術形式,所以整體的發展范圍相對較為廣泛。除此之外,在剪紙藝術中,包含著較多的工藝以及技巧,對于大眾的動手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當前,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人的背景下,將剪紙教學融入美術教學中,借此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逐漸成為當代中學教師應重點關注的一項任務。
一、中學美術剪紙教學現狀
首先,站在學生的角度上來說,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第一,對于當代學生來說,剪紙屬于一種相對較為傳統的民間藝術,與學生之間的聯系不大。在這一前提下,很多學生對剪紙學習就會產生一定的抵觸性以及抗拒意識,甚至很多學生會認為剪紙是一種比較落后、比較無趣的藝術形式。所以在課堂上,也不會產生較高的學習欲望;第二,中學生已經基本進人青春期,自身具備較強的叛逆意識以及獨立意識,在課堂中不喜歡接受教師的指導,甚至會故意做出與教師命令相反的行為。在這一前提下,當教師在講解與剪紙教學相關的理論知識時,學生就會形成較強的懈怠心理。在自主活動的過程中,由于沒有理論基礎的支撐,影響到自己的學習效果。
其次,站在教師的角度上來說:第一,很多教師在剪紙教學中,并沒有意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也沒有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與剪紙相關的實踐活動,只是簡單地對教材中所張貼出的作品圖片進行介紹。甚至很多教師都不會為學生拓展相關的教學資源,僅被限制在一本教材中,這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熱情;第二,部分教師在教學之前并沒有對剪紙文化形成深層次的了解,自身也沒有做過相關的嘗試。在引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時,由于教師自身并不知曉剪紙的具體流程以及相關技巧,所以無法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指導,進而影響到整體的教學質量。
二、中學美術剪紙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對策
(一)在剪紙欣賞中滲透傳統文化
在我國傳統文化發展的歷程中,剪紙屬于發展時間相對較長的一種文化形式,其自身具備較為深厚的文化內涵。并且,在當前社會的很多情境中,我們也會看到與剪紙相關的作品。比如在新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貼上剪紙的窗花。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時代的不斷更替,剪紙藝術所形成的流派以及所展現出的形式也在不斷地變化。并且,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大眾的審美意識以及審美標準都會出現調整更新。在這一基礎上,也就使剪紙的內涵得到更深層次的豐富。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剪紙教學活動,其意義不僅僅在于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還在于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美以及奇妙,促使學生對傳統文化形成正確的認知,對我國的傳統形成有效的傳承。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以欣賞為基礎,先引導學生對一些剪紙中的傳統文化類型進行了解,借此奠定學生的學習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比如在剪紙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一些具有豐富傳統文化內涵的剪紙作品。例如十二生肖、宗教信仰、圖騰文化等等。當學生對這些作品產生主動了解的興趣之后,教師可以借助網絡,為學生介紹一些與這些文化相關的信息,以此豐富學生的認知,促使學生傳統文化意識的有效形成。
(二)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元素
在中學美術教學中,很多情況下,教師仍舊會以教材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美術學習。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背景下,當代中學所應用的美術教材也得到了有效的創新,其內部的課程資源更加豐富,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彰顯出我國的傳統文化價值。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需要對教材進行深層次的研究,挖掘其內部的傳統文化元素,有效地對其價值進行發揮。
首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教材為基礎,結合當下的社會發展形勢以及流行趨勢,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適當的篩選。例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如何制作雪花剪紙時,就可以為學生介紹一些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團花紋樣”相關的信息;再比如,在自主創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一些傳統節日中所應用的剪紙作品。比如在中秋節,我國一直以來都有一個看花燈的習俗。很多人在制作花燈的時候,都會在花燈上張貼一些小型的剪紙作品,借此寄托自己的愿望。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以此為基礎,自行進行花燈創作,以此有效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以及傳統文化意識。
除此之外,很多傳統文化之間都會具備一定的聯系。例如,剪紙與皮影之間就具有一定的相同點。所以,在剪紙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適當地為學生講解一些皮影類的知識,為學生播放一些皮影類的表演視頻等,將兩者進行有效的整合,借此激發學生學習民族傳統文化的主動陛,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意識。
綜上所述,在中學美術剪紙教學中,教師若想要有效地對傳統文化進行滲透,一定要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充分的分析以及合理的挖掘,將其與傳統文化進行有效整合,借此發揮傳統文化的存在價值,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形成。
(三)在構思創作中體現傳統文化
對于美術教師來說,雖然相比于其他學科的教師,教學壓力以及教學難度相對較低,但這并不代表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不開展準備工作。換句話說,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核心,適當地對教學資源進行調整,對美術教學方案進行設計。只有這樣,整體的教學質量才能夠得到有效保障。除此之外,在傳統文化滲透的過程中,美術教師應該意識到,藝術來源于生活。很多情況下,在生活中都會找到傳統文化的影子,所以在引導學生開展剪紙教學活動時,教師就可以對自己周圍的環境進行適當的瀏覽以及參考,盡量將剪紙教學與當地的文化特色進行有效整合,以生活為切人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家鄉意識。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詢問學生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比如:“在我們的家鄉都有哪些特色呀?”當學生給出自己的答案之后,教師可以進行深人引導:“那我們能不能通過剪紙來把這些特色展現出來呢?”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除此之外,為了有效加深學生的學習體驗,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富有特色的民族物品。例如古箏、琵琶、各個民族的服裝服飾等等。當學生能夠直觀地觀察到這些物品后,其自身的思維就能夠得到有效的開拓,在剪紙創作時也能夠更有方向、有目的,在增強個人的民族文化喜愛之情的基礎上,有效強化個人剪紙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核心素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時代的不斷更替,很多傳統的文化已經逐漸消失。在這一背景下,將傳統文化與美術剪紙教學進行適當的整合,就具備了較高的現實意義。在這項教學任務推進的過程中,不僅學生能夠擴大自己的認知范圍,增強個人的學科素養,同時也能夠對我國的傳統文化形成有效的保護以及傳承,推動我國的穩定發展。
(責編: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