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雙
摘 要:數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性較強的學科,是學生學習其他自然科學的基礎,在培養學生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學科知識的枯燥性及抽象性使得認知技能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學生學起來比較困難,對數學學習懷有畏難情緒和恐懼心理。因而將抽象的數學知識以趣味化、形象化,以及學生易于理解的形式展示出來顯得尤為重要。基于此,本身針對小學數學趣味化教學的有效方法和策略進行闡述,以期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化教學;轉變形式;趣味游戲;實踐
趣味化教學的宗旨和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學習學科知識的興趣。對于處于好奇心很重發展階段的小學生來說,興趣是促使他們將注意力專注在某一事物上的動力和興趣。因而構建趣味化的教學課堂,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顯得尤為重要。為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從自身學科的特點及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出發,不斷探究開展趣味化教學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摒棄傳統單向灌輸式的單一授課模式,使枯燥的課堂教學變得充滿靈動與活力。
一、轉變教學形式,激活課堂教學氛圍
興趣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先導因素和強大動力,因而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對學生進行多維度地點撥和指導,幫助學生興趣的建立,激發學生探究數學奧秘的內在驅動力。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固化,是導致學生興趣喪失的根源所在。為此,小學數學教師應注重對教學模式進行轉變和更新,借助多媒體等先進的教育手段為學生營造寬松融洽的學習氛圍和空間,達到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創新意識以及課堂激趣的目的,使課堂教學得以更好地進展下去。
例如,以“有余數的除法”這部分內容為例,我在課堂伊始環節并沒有直接引入所學知識,而是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一個趣味故事,故事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途中發生的趣事:他們路上經過一篇果林。在豬八戒的央求下,孫悟空摘來一堆果子,要求豬八戒吃果子之前先數清楚果子的個數,并將它們平均分配給四個人。數完之后,豬八戒發現共有27個果子,分給四個人該怎樣分呢……生動的畫面及有趣的情節極大地引發了學生的關注,他們都聚精會神地觀看著。我也趁機引導學生思考這個問題并列出相應的算式,并順勢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開始教學活動。如此,通過運用多媒體實現良好情境的設置,激發了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和動力,并且調動了學生多層次的感官參與,使課堂教學得以順利、有條不紊地進展下去。
二、借助趣味游戲,激發學生參與興趣
小學生有著愛玩愛鬧、活潑好動的天性,對課堂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及課堂注意力差是他們學習的制約因素。加之數學語言文字、符號的抽象性,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不甚理想。為了轉變這種局面,小學數學教師應從學生的性格特征出發,借助學生喜愛的游戲開展教學活動,將枯燥理論知識點的講解以趣味游戲的形式呈現出來,從而促進良好教學效果的實現,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
例如,以“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部分內容為例,單純加減法的計算比較枯燥無趣,此時教師可以設置游戲,讓學生以游戲的方式進行簡單加減的練習。首先在黑板上畫一棵圣誕樹,在樹的下面畫上標有數字的禮物牌,并在黑板下方列出加減算式;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學生以小組接力的形式進行做題比賽,將算式的具體結果與樹上對應的牌子連接起來。計算得又快又準的隊伍獲勝。在緊張、刺激的游戲中,學生的加減法的計算進行了很好地練習。如此,通過趣味游戲的設置,既增強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促進了良好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融知識于實踐,凸顯知識的趣味性
數學學科有著較強的思維性和邏輯性,對于年齡尚小、抽象思維發展尚不完善的小學生來說,學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而數學本身又是與實際生活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學科,因而教師可以借助學科的這一特點和優勢,將數學知識融入到實際生活和實踐中,讓學生透過熟知的生活事物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將知識的趣味性和靈活性凸現出來,降低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難度,更好地推動數學教學活動的進展。
例如,學完與“統計”有關的內容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體驗一把記賬員的工作,即讓學生在取得家長同意的前提下,將家庭每日的開支記錄下來,到月底進行匯總,并制作出統計圖,觀察一個月整體的開支情況,鍛煉學生的數據整理和分析能力。學習了與百分數有關的知識后,讓學生幫助計算家庭存款的利息,使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如此,便將課堂所學知識與實踐活動巧妙結合起來,凸顯了知識的實用價值和趣味性,同時將數學課堂延伸到了實踐中,實現了課堂教學的有益延伸和拓展。
總之,趣味化教學作為與小學生年齡特征的教育組織形式在小學教育階段應用廣泛。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從自身學科的特點出發,靈活采用多樣化的方式和手段開展趣味化教學,使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所在,為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許威.淺談提高小學數學趣味化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
[2]馮志強.淺談如何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學周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