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宗政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發展中,對于初中的數學教學而言,我們要做到:構建數學知識、體驗數學思想、領悟數學精神,從而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條件。但是就目前而言很多學生認為數學=邏輯,這一普遍思維模式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抑制了學生數學素養的培育,而數學文化在教學中的滲透就不同了,它不僅可以使得學生感受到數學的人文性,同時也大大改善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態度,使得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得到數學能力的全面發展,通過數學文化的滲透,使得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記憶得到有效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文化;滲透
數學文化作為學生掌握數學、運用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健康的數學思想,使得學生在感悟數學文化的基礎上得到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狀態轉化為主動學習從而實現知識的內化,基于此,我們一定要充分重視其文化的育人功效,通過文化的傳遞力量實現學生數學能力的綜合提升,讓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得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育。
1 數學史學融合,鍛煉學生的學習意志
數學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不僅是認知數學根源的所在,也是學生學習意志力培養的有效途徑,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所重視的基本上就是學生成績的變化,而數學文化的融合就不同了,它有效落實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而數學史學的利用,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根源的認知又可以使得學生得到自主探索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在數學史學的認識中領悟到數學精神。例如,在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這一數學內容時,我們可以為學生講解笛卡爾與幾何的不懈之緣,使得學生對空間幾何有一個深入的認知,通過史學故事的講解讓學生得到思維能力的提升,在這一故事的渲染中使得學生領悟到笛卡爾的探索精神,從而鍛煉學生的學習意志力,讓學生就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概念、平面內的點與有序數的對應關系、象限概念等內容展開探究分析,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綜合提升。
2 講解數學古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初中生而言,正是處于好奇心旺盛的一個階段,那么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學生這一身心發展特性進行數學文化的融合,通過數學古題的講解滲透數學思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認知數學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得到數學思維的建設。例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這一數學內容時,我們可以為學生介紹1500年前,孫子對雞兔同籠這一問題的解法:上置35頭,下置94足,半其足得47,以少減多,再命亡,上3除下4,上5除下7,下有1除上3,下有2除5,即得:通過這一古題的見解融合,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文化的價值所在,在古題的講解中為學生融合數學思想,讓學生就二元一次方程組展開探究分析,從而利用方程進行問題的解決,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得學生在古題的學習中得到數學文化思想的感悟。
3 文化資源整合,深化學生的學科素養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數學的應用已經滲透到了各個領域,那么在進行數學文化教學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學科資源的整合為學生拓寬數學學習思路,讓學生在掌握數學基本知識的同時得到學科素養的培育,為學生將來更好的服務社會融合社會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條件,從而實現數學文化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例如,在學習《簡單圖案的設計》這一數學內容時,其中會涉及到平移、旋轉、軸對稱等數學知識,那么我們可以為學生插入美學課程的講解,使得學生在了解美學這一知識領域的同時得到審美能力的提升,或者我們可以利用建筑物如:埃菲爾鐵塔、中國藝術剪畫等圖案設計思想為學生展示數學文化的運用價值,從而讓學生就這一數學知識展開實踐探究分析,通過文化資源的整合讓學生得到數學素養的全面提升。
4 貼近生活實際,滲透數學文化思想建設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相連的關系,自然文化也不例外,為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生活數學進行數學文化的融合,使得學生得到數學能力的提升,在數學思想的滲透中進行數學方法的掌握,從而使得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文化美、藝術美。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這一數學內容時,我們可以通過生活實際的舉例進行數學文化思想的滲透,如我們可以結合生活中的牙簽讓學生進行平行四邊形的搭建,在動手操作中提高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的認識,讓學生對平行四邊的性質有一個深入的了解,或者,我們還可以為學生展示推拉門、樓梯扶手、手工籃子等藝術性生活物品,在生活中進行數學文化的融合,通過生活氣息的融合使得這一數學文化具有時代性、操作性、實用性,從而實現學生數學思想的建設,讓學生了解數學文化、掌握數學知識。
總而言之,對于初中數學教學中文化的滲透而言,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數學史學、經典古題、文化資源整合、生活融入等教學手段,使得學生在了解數學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品質的塑造,從而深化學生的數學素質,加強數學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1] 姜少楠.數學文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7(09).
[2] 王穎.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滲透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學習(下),2018(10).
(作者單位:陜西西安高新第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