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健康
摘 要:為適應新課改要求,使高中數學能夠更好地過渡到大學階段,減輕學生的學習難度,應加強大學數學和高中數學銜接方面的研究。本文選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習方法三個要素,先就其在高中和大學階段的脫節問題加以分析,然后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大學數學;高中數學;銜接
引言:數學作為一門重要學科,貫穿了中小學和高等教育整個歷程,各個階段所學不同,但其間存在著緊密聯系,需要科學銜接。新課標下高中數學的課程結構、教材內容、教學方法都有所更新,而大學數學在編寫教材時多以傳統高中數學為參考,改革步伐沒有跟上,這就導致更新不及時,從而出現明顯的脫節問題。因此,有必要對大學和高中數學銜接不當之處進行分析,并盡快解決問題。
1.大學數學和新課標下高中數學的脫節問題
1.1教學內容層面
新課改以來,部分在大學講的知識現在已經出現在高中教材,比如矩陣、積分、極限等,但由于高中和大學的教育改革步伐不一致,很容易出現脫節和重復。部分知識在高中沒有講,但在大學會用到,如積化和差公式、反三角函數、極坐標和直坐標的轉化,而大學誤以為高中時已經學過,其結果可想而知。以二次常系數齊次微分方程解析為例,大學數學階段會涉及到Δ<0時方程的復數根問題,而高中階段則只涉及到Δ<0時方程無實數根,若不講解,學生很難聽懂。再有就是內容重復,高中時學生對矩陣、積分已有了基礎認識,大學若再從頭講起,無疑是浪費時間,而且容易令學生產生驕傲自大的心理,認為所講知識都會,從而態度變得懈怠。
1.2教學方法層面
在高中階段,學科相對較少,而數學作為主要學科之一,課程安排較為密集,教師有足夠的課時進行詳細講解,還能幫助學生解決各類疑問,并有很多強化練習。大學與高中嚴格的教學模式相比,環境更為寬松,因為課時緊張,教師往往不會講的太過細致,而且課堂上講授的知識點較多,也不像高中那樣留置大量的作業和練習,使得學生難以很快適應,跟不上講課節奏。課堂互動非常重要,高中課堂上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頻率較高,主要是因為學業緊張,學生自主意識稍弱,所以很聽老師的話。大學課堂則相對偏低,與教學環境和學生的成長有著莫大關系。
1.3學習方法層面
高中階段,學生處于較為被動的學習地位,一方面是教學方法不合理,另一方面與高中生的年齡特點有關。課堂上通常是教師自主安排,從備課計劃到課堂講授,再到鞏固練習,全由教師主要負責,學生只需聽從教師安排完成任務即可。這種模式下,雖然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但在教師嚴格管理下,基本也能完成任務。到了大學階段,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很高,教師授課時間較少,作業練習減少,管理也不再那么嚴格,很多學生有了大量自由支配的時間卻不會使用,以至于學習情況還不如高中。
2.大學數學和新課標下高中數學的銜接策略
2.1教學內容層面
高中教師對于新增加的知識(即以前屬于大學數學范疇的內容)要多加注意,矩陣、微積分等對部分學生而言很難,需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編寫教材時把握好難度。大學數學教師則要求更為嚴格,除了大學教材,還要熟悉高中數學教材,并弄清兩者間的異同點,針對銜接不當之處進行優化調整。重點解決內容遺漏和重復的問題,大學會用到但高中沒有涉及,對于此類知識,教師需及時補充;高中講過的知識點,大學時可通過復習舊知識等方法一筆帶過,無需再做重復講解。
2.2教學方法層面
高中數學與大學數學有著密切聯系,前者側重基礎,后者側重提升,為使兩者能夠順利銜接,高中階段應當從更高的視角進行教學,令學生提前適應大學的教學方法。比如,高中經常是通過大量練習訓練解題技巧,大學則更傾向于數學思想和實踐,所以高中階段應重視數學思想的培養,包括數形結合思想、函數方程思想、轉化和化歸思想等,不僅對解題有利,還能更好地與大學數學教學銜接。這就要求高中教師熟悉教材,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進行訓練,除了知識和技能,還要注重過程與方法。另外,高中課堂上還要試著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大學階段尤其是大一,教師則要控制好教學環境,不能過于輕松,剛進校就讓學生完全自主,而應慢慢引導,逐步放手。
2.3學習方法層面
無論是高中還是大學,都要響應素質教育的倡導,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培養其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意識和能力。但兩個階段的側重點不同,高中時教師要掌控整體情況,讓學生減少對教師的依賴,學會獨立自主,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主要強調的是學習方面。大學時則要從各方面加以強調,包括學生對學習方式、生活環境、交往環境的不適應,以及心理的不適應,都要盡快解決。同時,鼓勵學生自主查閱圖書資料,并敢于走出課堂,積極參加實踐活動,不斷提高應用能力。
3.結束語
大學數學和高中數學聯系緊密毋庸置疑,近些年來,兩者銜接不當以及如何銜接的問題愈發突出,相關言論和意見很多。無論爭議的原因是什么,高中和大學的教育工作者都要予以重視,尤其是數學教師,高中教師要轉變觀念和教學方法,從高觀點開展教學活動,并注重數學思想的滲透,大學教師則要區分兩個階段的教材,緩解內容重復和脫節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陳朝堅.大學數學和新課標下高中數學的脫節問題與銜接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014,24(2):110
[2]孫俠,殷志祥,許峰.高等數學和新課標下中學數學的脫節與銜接問題的研究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3,27(5):143
[3]湯瓊,劉羅華,鄧勝岳,陳正元.新課標下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脫節內容的銜接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