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布窮達
摘 要:新課程改革非常關注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創造是基于對問題較為深刻的理解層面上,展開的思維發散,初中時期對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應從基本上的數學認知開始,幫助學生夯實基礎,消除疑難雜問,繼而在數學的互動過程中,學生暢所欲言的表述自己的觀點,對數學的理解由淺入深,展開數學的思維暢想。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下,學生被動學習,思維上受到嚴重束縛,因此教師必須要進行教學上的改變和革新,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分析思考,運用聯想和猜想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要注重突出數學思想與方法滲透,還要引導學生形成辯證思考的良好思維習慣,這樣學生的思維一定會更加靈活,在數學學習水平上不斷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創造性思維;培養
引言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改變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從系統化的視角著手,課堂上預留時間允許學生自由的展開討論,引發數學的激辯。事實證明,越是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生的思維不受束縛,他們的數學感悟能力也就越強,對于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都會變得更加深刻,反而在教師主觀臆測的情況下,不知不覺抑制了學生的思考意識,他們很容易形成思維定勢,而通過營造自由的空間,使得學生更加熱情的參與課堂的互動,潛移默化的激發創造潛能。
1 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分析思考
學貴有疑,數學知識都是基于疑問的層面上,抽絲剝繭展開的內涵方面探究,將數學的內容層層揭示開來,才能更加透徹的去理解,更加積極的去分析,在問題上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學生的種種感悟[1]。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分析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內容時,就可以先創設一個情境,利用相機將校園里面有軸對稱的部分都記錄下來,然后通過多媒體播放,利用幻燈片演示建筑、植物等,讓學生去尋找其中的規律,然后教師提出疑問:“這些圖片有哪些共同之處,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樣就引出了軸對稱的概念,并了解了軸對稱的性質,進而教師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尋軸對稱,動手操作利用紙張折疊成不同的軸對稱圖形,這樣過程中就需要學生思維發散,大膽的去討論和思考,折疊的方式不止一種,通過動手操作與思維碰撞,學生的創新意識迸發,同時看到其他學生的創新結果,能夠給予學生更積極的動力,明確數學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需要他們去不斷的摸索,在思考中衍生全新的感悟。
2 運用聯想和猜想,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初中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對于數學知識不斷從未知到已知,從陌生到熟悉,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靈動的思維去掃清知識的阻礙,通過想象將問題進行重組,在數學的聯想和猜測中,可以實現想象力及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提高,在靈活思維的作用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一定會更加順利和高效[2]。例如在教學“數據的分析”時,我們可以通過聯想的形式,將平均數、中位數、眾數分別比作不同種類的人,通過大膽的聯想,將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搭建出結構框圖,學生腦海中接受到的知識不僅都從靜止轉化為靈活動態的場景,還能夠在圖示模型下,整合成系統的概況,此時學生的思維變得十分活躍,他們不拘束于知識本身,而是超脫知識的限制,梳理清楚了知識的概念,對于相應的問題解答也就水到渠成。
3 積極創新聯想,突出數學思想與方法滲透
初中時期雖然數學的知識較為繁雜,但其思想是多樣性的,不同的問題中借助類似的思想與方式,都可以互相聯通,挖掘隱藏的數學知識信息,從而使得基礎得到夯實,這也是數學推理的重要環節,有助于學生創新聯想,解決數學的難題,形成內心的滿足[3]。數學的思想總結起來有:整體思想、數形結合思想、轉化思想、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程思想、類比思想等,整體的思想就是在集成化的思維模式下,將有關的圖形、數據都整合起來,綜合的進行討論,這樣在代數式的化簡、求值上,都可以得到廣泛的應用,獲得數學的正解。數形結合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抽象變直觀的教學手段,與轉化思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解答特殊問題時,將其歸納為一般思路,也可以逆向思考,將一般的問題化為較為特殊性的情境,這樣在思考問題時,就有一定的方向可循,方程思想應用于方程類的問題上,是應用題一題多解的基礎條件,類比將有關的內容對照比較,通過之間的關聯性進而找到其化解的要點。這些都是學生數學求知中必備的學習技巧,也是衍生創新性思維的契機。
4 樹立辯證思維,形成創新思維習慣
要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的能力,讓學生學會站在觀察者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問題,讓他們去質疑,一切的創新創造都是來源于質疑,只有產生了問題,才會有解決方式的產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樹立辯證思維的教學,多采用問題式教學,引導學生去觀察問題解答過程,從中發現新的問題,從而形成問題分析的有效方法和問題解答的有效途徑,以此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教師應該本著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在教學的過程之中善于以啟發式的方式,鼓勵學生們發表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一方面給學生們樹立起大膽質疑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們在面對問題的同時懂得思考,創新意識便會慢慢形成[4]。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大膽向同學們提問“為什么邊邊角定理不能證明三角形全等,有沒有特殊的情況?”。學生勤于思考,才會在思考之中摸索出經驗,便有了創新的基礎,創新能力的培養才能得以體現。
結束語
總之,初中階段是學生智力發育和思維方式養成的重要階段,很多人因為缺乏創造性思維而在工作和研究中缺乏創造力,不利于自身發展及社會進步,數學教師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幫助學生培養創造性思維,最終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周云莉.初中數學教育與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理科考試研究,2016(04):11.
[2]李積存.試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措施[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2014(08):80.
[3]霍福斌.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學周刊,2017(08):56.
[4]劉軍.創造性思維培養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分析[J].才智,2017(0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