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華
摘 要:作業設計質量關系到學生的課后鞏固學習和教學評價的精準性,在數學教學中強調作業設計的科學性,旨在輔助提升課程教學質量。教師要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前設計作業,還要結合課上學生學習動態變化,做出及時有效的調整,保證作業設置科學性。本研究以初中數學教學為例,分析作業設計的具體方法,希望可供一線初中數學教師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設計;優化效果
引 言
作業布置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關鍵組成部分,作為實踐性和抽象性比較顯著的學科,數學教學中作業設置尤為關鍵,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學情反饋,設計合理的作業任務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1]。初中數學教學已經具備一定難度,很多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確實遇到一些困難,解決學習困境的方式之一就是課后作業設置,給學生提供鞏固學習的清晰思路和實踐操作的機會。結合現階段初中數學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要立足新課改理念做出全面的改革措施分析。
1.設置前置作業,明確數學概念
在課前作業設置過程中,教師要深刻關注學生的發展可能性,滲透開放式教育理念,實現對學生的興趣激發[2]。例如,在學習“全等三角形”這一課時,由于全等三角形的證明方法比較多樣化,因此這節課的前置作業設計就應該具備顯著的開放性特點。首先,我要求學生自制三角形,并且兩個三角形完全一樣,然后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進行作品展示,引導學生討論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學生結合三角形的邊和角,展開探討和分析,最后我們透過集體討論得到了三角形全等的幾個特點:SSS性質、完全重合性質與SAS性質。在本節課的知識學習之前,我要求學生提前制作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就是希望學生可以在自主操作中體會全等三角形的特點。最后引導學生課堂討論,總結規律和方法,強化知識點記憶和理解,這是基于生本教育理念開展的,對初中生的思維潛力挖掘和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都有積極意義。學生依據完成課前作業后獲得的經驗,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看法并聽取他人意見,建立起合作學習意識,也使課堂教學氛圍空前活躍,這是打造開放式課堂的首要步驟。
2.設計分層次數學作業,激發學生興趣
新課程提出:要著眼于學生的發展,要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在作業設計過程中,難度把控是一個關鍵問題,對于學生來說,難度比較大的作業容易挫傷他們的積極性,難度比較小的作業有會使學生喪失挑戰欲望,不利于學生思維意識發展和潛力激發[3]。因此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環節中,我們提倡利用分層作業設計模式,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不同的學習體驗,和學生能力相適應的作業內容更加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立體幾何是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重要載體,教師可以設計讓學生畫三視圖,或者要求學生制作一些幾何模型,讓他們在動手做的過程中提高空間想象能力。例如:如果用一個平面來截正方體,請問:
(1)這個平面截正方體所得的截面可能是什么圖形,請你畫出所有可能的情況。
(2)如果一個平面截正方體所得的截面是四邊形,那么這個四邊形可以是梯形嗎?可以是菱形嗎?請你畫出圖形。
(3)如果一個平面截正方體所得的截面是五邊形,那么這個五邊形可以是正五邊形嗎?請說明你的理由。
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或者能力范圍內的問題進行解答,開放性的作業氛圍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利于學生主動參與作業任務完成過程。
3.結合學科教學目標,設計作業內容
教學目標的制定是教學設計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設計作業的環節我們需要緊密結合課時教學目標,使一些教學活動都圍繞教學目標展開[4]。
以 “平方根”為例,教學目標的制定應該是:
(1)知識與技能:1)結合實際問題,引入平方根概念。2)利用求二次冪的平方運算引出平方根。
(2)過程與方法:1)了解數的平方根概念,掌握某些非負數平方根的求法。2)會用根號表示一個數的平方根。
(3)情感態度、價值觀:1)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辯證的看待問題。2培養學生形成新舊知識結合的意識。
在作業設計過程中我們要關注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如知識與技能要求結合實際問題引入平方根概念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辯證的看待問題,我們在作業設計中就要關注平方根的具體應用,可以設計應用題。如某甲分到一塊正方形的地,面積為1600方米,他想分別在自己的地的四個角安設一個崗哨,請問,每個的崗哨間分別相聚多少米?
4.設計實踐型數學作業,體現學科應用價值
實踐性作業,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學生在自我操作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實踐性作業不必要求當天完成,可以給他一周或更多的時間。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將很多數學知識運用其中,在操作過程中有時候還要綜合運用各學科的知識,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如在學習“本金利息和率”知識后,可以讓學生到周圍的儲蓄機構去調查,并為自己的壓歲錢設計一個最佳的儲蓄方案。
再如學習完“基本平面圖形”后,可以讓學生自制七巧板,并拼出最具想象力的圖案來等等。再如“長方形的面積”為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可以設計了如下的活動方案:
(1)創設情景:同學們,學校決定準備把閱覽室地面重新用地磚鋪一下,需要同學來預算一下需要多少費用?讓我們當一回小小的預算師吧!
(2)呈現主題:完成裝修閱覽室的預算報告。學生先測量出閱覽室地面長和寬的數據,再計算出面積。
(3)小組調查:3-5人為一個調查小組,去建材商店調查裝潢材料的價格、尺寸、包裝等信息,綜合考慮既省材又美觀大方等因素,最后完成預算報告。
結 論
綜上,本研究重點分析了初中數學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利用作業設計優化教學效果的路徑,旨在解決目前初中數學作業設計中的不足。研究觀點并不全面,但是筆者希望可以為廣大同行提供一些方法參考。
參考文獻
[1]鄭彩霞.初中數學作業的布置與批改[J].教育教學論壇,2015,22(36):174-175,177-179.
[2]蘇永勇.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J].甘肅教育,2014,22(09):165-166,169-170.
[3]李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四點要求[J].遼寧教育,2016,20(02):85-87,91-92.
[4]朱超.優化作業設計,提高數學教學效率[J].小學教學參考,2016,20(36):15-1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