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盛

摘 要:合作化課堂的構建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的一種教育教學手段,其構建的目的除了要打破傳統(tǒng)教師“灌輸”的模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所以,在新一輪課改下的數(shù)學教學中,一線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的特點來構建合作性的數(shù)學課堂,進而,使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中學習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同時,也促使學生在思維碰撞中發(fā)散思維,鍛煉能力。
關鍵詞:合作化;高中數(shù)學;問題探究;難點突破;試題講評
眾所周知,高中階段的數(shù)學比較抽象,而且,邏輯性比較強,需要學生具有嚴謹?shù)乃季S和較強的邏輯推理能力。但也因這一特點數(shù)學成為了學生普遍不喜歡的一門學科。所以,為了改變當前數(shù)學教學的現(xiàn)狀,也為了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能力,更為了有效的將新課改理念落到實處,我們可以通過構建合作性的數(shù)學課堂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因此,筆者結合日常的教學對如何在合作化的數(shù)學課堂中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難點突破以及試題講評進行論述,以期能夠為高效數(shù)學課堂的實現(xiàn)打下堅實的基礎。
1、合作:問題探究
問題探究是數(shù)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活動,也是培養(yǎng)學生基本數(shù)學思維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是,如何才能確保問題探究活動的有效開展呢?在筆者看來,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合作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問題的思考與探究中更加全面的思考問題,研究問題,而且,還能在思維的碰撞中擦出火花,進而,確保問題更加全面的解答。
例如:在教學有關“直線、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時,為了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更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這部分知識點的應用能力,在基礎知識學完之后,我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問題探究情境,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下面的幾個問題進行了探究,即:
(1)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2)一條直線不垂直于某一平面,思考:該平面內與這條直線垂直的有多少條?
(3)如果有兩條直線屬于異面直線,思考:是否存在一個平面過其中一條直線,且與另外一條直線垂直?
(4)如果平面a垂直與平面b,平面c也垂直于平面b,思考:平面a是否平行平面c?
……
組織學生結合所學的內容,在小組內對上述的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以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合作化的數(shù)學課堂中對所學知識做出深入的理解,而且,為了鞏固所學,組織學生進行組內的合作討論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以及問題探究中養(yǎng)成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習慣。
2、合作:難點突破
難點突破可以說是教師在數(shù)學教學時最為頭痛的一項內容,有時候為了確保學生能夠掌握課堂的重難點,我們會反復的進行講解,但這種方式會造成一些學生越聽越亂,嚴重影響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所以,為了突破課堂重難點,也為了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效率,在教學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難點的合作學習,目的就是要讓學困生在優(yōu)等生的帶動下和輔助下去深入的理解,進而,確保課堂重難點得到突破。
例如:在教學有關“等差數(shù)列的前n項和”這部分知識時,由于這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是讓學生掌握推到等差數(shù)列前n項和公式的過程,在教學時,我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先對“倒序相加的原理”進行討論,鼓勵小組內的優(yōu)等生對學困生進行講解,了解其本質,之后,在組織學生共同對等差數(shù)列的前n項和公式的推導過程進行一步步分析和說明??梢姡谶@樣的合作化課堂中,學生之間的共同學習,不僅加深了對這一推導過程以及知識本質的了解,也能讓學生在思考問題、探究問題中掌握知識,提高應用效率,最終,使學生在互相學習與探究中突破本課的重難點,確保本節(jié)課數(shù)學教學目標的最大化實現(xiàn)。
3、合作:試題講評
試題講評是數(shù)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幫助學生查漏補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在以往的數(shù)學課堂上,我們一直采取的教師講,學生聽或者是做筆記,導致試題講評課的效率并不高,學生會的還是會,不會的還是不會。所以,為了改變試題講評課的形式,我們可以發(fā)揮合作化課堂的作用,鼓勵學生在試題講評以及試題解題思路拓展中豐富解題思路,提高解題效率。
例如:已知數(shù)列{an}的前三項與數(shù)列{bn}的前三項對應相同,且a1+2a2+22a3+……+2n-1an=8n對任意的n∈N*都成立,數(shù)列{bn+1-b}是等差數(shù)列。求:是否存在k∈N*,使得bk-ak∈(0,1),請說明理由。
這是一道有關數(shù)列的問題,在進行試題講評的時候,我同樣選擇的是小組點評法,意思就是要讓小組內學生以“小老師”的身份對該題進行分析和講解,首先,分析題干找出知識量之間的關系,并對整個的解題思路進行講解,如:應該將bk-ak看成一個整體等,并與小組成員之間交流思考是否有多種解答思路??傊?,在試題講評中我們也要發(fā)揮合作化課堂的作用,鼓勵學生在小組中交流討論,以此來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解題效率。
合作化課堂的構建是課改下所倡導的一種教學形式,而且,被一線教師生所接受,當然,這一類型課堂的構建除了提高效率,鍛煉合作能力之外,還能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理解,拉近生生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與人交流的能力。總之,高中階段的數(shù)學課堂應該結合教與學的特點來為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劉永.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1):98.
[2]夏紀英,夏美娟,夏華美.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28):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