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雁楓
【摘要】小學學習階段是學生打好知識學習基礎和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效果的好壞,不僅會直接影響學生整體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的提高,還會影響到學生學習能力的養成與發展。而在小學知識教學中,寫字教學又是十分基礎性和關鍵性的一個環節,無論在什么知識學習階段、什么科目知識的學習中,都離不開具體的寫字環節,可以說寫作教學貫穿于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始終。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加強調對于知識基礎和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這就對教師的語文寫字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在寫作教學中綜合考慮學生主體、具體知識內容和多樣教學形式等多方面的因素。
【關鍵詞】寫作教學;興趣激發;習慣培養
眾所周知,在學校教學中不同的知識學科具有不同的知識內容和教學目標,所以在課堂教學方法選擇和教學流程設計上也各不相同。寫字教學雖然與語文學科的知識內容更為貼切,但是寫字教學又絕不是局限于單一語文學科之中,而是具有超越科目種類的特征,寫字教學是知識教學中的基礎階段,但是,由于小學生普遍學習能力和思維水平還有所欠缺,在寫字教學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動性,立足于自己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方法的變革與創新,從多層次入手,促進學生寫字興趣的激發和寫字技巧與習慣的養成。
一、以學生為主體,充分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對于哪一部分的知識教學中,對于學生知識學習興趣的激發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如果學生對于課堂所學知識內容缺乏應有的學習興趣,整個的知識學習過程將一直處在一個知識被動接受和課堂被動服從的位置上,從而嚴重影響到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良好的學習興趣,不僅可以帶領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投身到知識的學習和探究中,還有利于潛移默化的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從根本上改變長期以來知識學習過程中被動性的情況。在小學寫字教學中,教師就要把對于學生寫字興趣的激發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比如,在小學語文“望洞庭”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在本課知識的課堂導入環節中,利用教室中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給予學生播放有關本首古詩的朗誦錄音及相關拓展視頻,通過影音結合的形式,激發起學生對于本課知識學習的興趣。然后,教師要在課堂上帶領班級學生進行古詩的朗讀,并注重給予學生講解古詩的畫面美與意境美,增強學生詩歌深入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將本首詩詞及時抄寫下來,并在學生有效抄寫的通過中,教師針對詩中的重點字詞:湖、相、潭、鏡、磨、遙望、洞庭、翠、銀、盤、青螺,著重給學生講解每一個字具體的讀音、意思和寫法,讓學生在寫字興趣的引領下更加深入的進行語文知識學習。
二、以知識內容為依據,加強寫字技巧的講授
教材知識內容是教師進行課堂知識講授的主要依據,也是學生進行課堂知識學習的重要知識來源,在課堂教學中具有連接學生學習主體和具體知識內容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所以,在小學寫字知識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立足于具體的課堂教學實際,時刻做到以知識內容為依據。結合班級學生不同的寫字基礎和不同的知識學習需要,針對不同的語文知識內容加強語文學習技巧和方法知識的講授,引導班級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掌握多樣有效的寫字技巧,這樣在在寫字知識的學習中,就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不會過于困難枯燥,而是變得更加高效簡單了。
比如,在小學語文“字體結構”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給予學生詳細講授漢字的基本結構類型及具體的判定方式,讓學生從知識理論上完成對于本課知識的學習與掌握。然后,教師要具體講解每一種結構字體的書寫方法與技巧,讓班級學生也充分說一說自己在以前的學習中積累了哪些寫字技巧,教師結合班級學生的現實反饋,更加有針對性的進行漢字書寫技巧的講解。最后,教師在完成書寫技巧講授后,要在黑板上出一些生字讓班級學生進行書寫練習,教師隨機選取幾名學生說出自己的書寫順序及方法,及時幫助學生發現問題、改正問題。
三、明確具體教育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在日常的知識教學實踐中,教學目標一直都是教師進行知識講授的主要方向,大到有個教學階段和教學學期、小到一節教學課堂和一個知識點講授,都需要有具體的教學目標。那么,對于小學生寫字知識的教學自然也需要時刻做到明晰教學目標,雖然在小學各個年級的寫字教學中具有不同的要求和目標,但是寫字過程中的基本目標要求是具有普遍性的,這一目標教師不僅要有意識的滲透到自己的課堂知識教學實際中,也要時刻提醒學生在知識學習中明確目標,時刻進行自我學習矯正和反思,在這樣良好學習意識的帶領下,就能保證將具體的寫字教學目標落實到實處,促進學生寫字意識和書寫能力的全面提升。
比如,在小學語文“查字典”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在班級范圍內,詳細給予班級學生講解查字典的方法,并監督學生進行及時的實踐練習,保證每一位學生能學會,為后面的寫字教學環節做好準備。然后,教師要求學生在以后的知識學習和課外閱讀中,遇到自己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詞,就要采用查字典的方式把自己的學習疑問解決掉。同時在查完字典后,也要在本上寫出來,留到課后的繼續強化復習。這樣就慢慢引導班級學生養成了從自己日常學習中點滴積累、時刻書寫的良好習慣。通過長時間、循序漸進的積累與練習,學生在良好書寫習慣的幫助下,自然會提高自己的字詞認知和書寫水平。
四、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寫字能力的提升
在小學寫字知識的教學中,最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知識講授方式的單一化,因為寫字練習本就是一個枯燥性和充分性的學習過程,如果單純采用知識講授的方式,難免會導致學生對寫字知識學習產生厭惡性的情緒,從而影響到整體課堂學習效果的提升。面對這樣的教學問題,教師要積極進行課堂教學形式的創新,結合班級學生現實性的學習需求,綜合使用聽、說、讀、寫相結合的教學手段,讓學生通過課堂知識學習,充分認識到語文寫字學習的多樣性和有趣性。這樣就能潛移默化的改變學生對于寫字學習的印象,促進學生寫字能力的鍛煉與增強。
比如,在小學語文“寫字訓練”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在課前備課的過程中考慮到本課知識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態,設計好多樣生動的寫字教學流程。然后,教師要先給予學生播放錄音,讓學生一邊聽錄音,一邊記錄下自己聽到的內容。在錄音播放完畢后,教師要讓班級學生說一說自己都聽到了哪些內容,在學生闡述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對于班級學生的具體知識接受程度形成一個準確的判斷。最后,教師再檢查班級學生的漢子書寫情況,收集整理班級學生在寫字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在班級范圍內再次進行集中的講解,促進學生知識學習的全面性。
在小學語文寫作知識的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多樣教學方法的使用,促進班級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從而引導學生在寫字興趣的基礎上,掌握良好的寫字技巧,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葉璐瑤.揚州市區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2014.
[2]張兆龍.關于培養小學生規范書寫技能的幾點思考[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4).
[3]陳海忠.“溫馨評價”誘導“快樂寫字”——小學生寫字評價的“幸福套餐”[J].小學時代(教師),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