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振凌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不斷發展,創建高效課堂已然成為每一個教師的重要職責。數學學科強調了學生自主思維以及分析判斷能力的重要性。如果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學生的創新發展,使他們只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些較為死板的具體知識點上,而逐漸喪失自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從實際教學狀況入手,有針對性地提出具體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效課堂;小學數學;數學教學;教學策略
數學是學生與世界進行交流、溝通的另一種語言,掌握良好的數學學習方法,可以為學生的學習生涯帶來更多的幫助和可能。隨著素質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不斷深入,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應創建高效課堂來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從而促進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的完善,為學生長遠的學習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而高效課堂的創建則需要教師立足于傳統小學數學課堂的弊端,對傳統的教學策略加以改進、創新,從而制定學生善于并樂于接受的教學策略來促進學生的學習。
一、更新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構建有效的教學目標
高效的課堂教學首先應是在先進教學理念下的一個適宜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依賴于教學理念的指導,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創建必須對課堂教學各個環節的運作進行合理的計劃、組織、監督和調節。要本著“以學論教”的原則,立足于學生的“學”,著重研究教師的“教”。以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釆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現有的學習基礎來確定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以學生學習的規律探討教師的教學規律。在教與學中調動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優生:獨立完成;中生:合作完成;差生:個別輔導或集中輔導。為每一個學生創造平等的參與學習的機會。注意課堂內外結合,教學目標應該延伸到課后復習和學生自我發展完善的學習過程中,注意其靈活性和數學學科的層次性、邏輯性,深度、廣度要適中,要盡量細化目標的表達,增強教學目標的可操作性,課堂教學目標直接作用于課堂實際教學活動中。因此,目標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夠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組織、方法的選擇、環節的安排、活動主體等有明確的、具體的規范、導向和約束。
二、新課有效導入,創建高效課堂
新課的導入效果決定著課堂的教學質量,數學教師運用有效策略導入基礎知識,刺激學生的興奮點,集中他們的注意力,確保后續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這有利于高效課堂的創建。另外,新課的趣味導入也較為關鍵,既能激發學生的自學熱情,也會調動學生的主動探究積極性,最終達到一舉多得的目的。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時刻關注學生的發展情況,重視導入環節,整合教材內容,讓新課導入更好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比如,教學“百分數的應用題”時,我會在新課導入階段使用“以舊換新”方法,要求學生對以前學過的分數應用題知識解答這樣一個問題:在一個水桶中導入1/4的水,是10升,那么這個水桶的實際容量是多少升?學生快速給出問題答案,我便嘗試著把“1/4”變成了“25%”,鼓勵學生進行計算。問題轉換過程中,學生連接了腦海中的新舊知識,逐步構建了一個較為完整的認知模型。以此為基礎開展后續的教學活動,學生的主動參與熱情就會異常高漲。再如,結合教材內容出發,設計一些趣味導語,讓學生感知學習的最大樂趣,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方便學生掌握多種學習方法,取得理想學習成果。
三、采用合作探究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中成長
合作學習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它是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以小組合作為基礎所進行的探究式教學。在進行合作探究教學前,教師應做好相應的詳細規劃,以確保課堂秩序。課堂教學質量和課堂學習效率,應給學生提供有探究興趣的問題和任務,加強相關的引導。讓學生把興趣點集中在數學知識上,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和探究能力,實現效率的提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之間共同分工合作,并適當進行交流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敢說、能言、善辯”,在別人發言時注意力集中,學會傾聽。比如講“軸對稱圖形”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動手折一折、交流、歸納總結,發現正方形、長方形折痕兩邊完全重合,像這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這條折痕所在的直線就是對稱軸,也找到了圓、長方形、正方形對稱軸的條數,還得出有的三角形、梯形、平行四邊形是軸對稱圖形,而有的卻不是。
四、積極開展數學情境教學模式
數學課程的開展必須要有嚴謹的邏輯性作為支持,如果教師只用數字的形式為學生講解無實物情境下的運算知識,很難讓學生理解這個運算在生活中的價值。而且單純的思維計算會對小學生產生很大的困擾,小學生更傾向于涉及到生活經驗的數學情境模式。教師在開展運算知識點授課的過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種類的水果來創建情境教學的條件,將水果的價格和數量制定好,讓學生隨意取用一部分水果來計算這些水果的總價格。學生在計算水果價格的時候會減輕對數學的抵觸,把思維的重點放在水果的種類和形狀上。教師可以在學生分組計算的同時查看學生對于價格結果的討論情況,發現公式以及口訣上的問題及時提出并解決。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牢記乘法和加法的運算規律,減輕公式記憶法的枯燥和乏味,促進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五、打造良好的習慣,為高效課堂保駕護航
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應該使課前、課堂和課后等方面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組合。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要研究的方面還很多,但最關鍵的還是我們教師。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直接的關系。我們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要堅持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形成勇于實踐,敢于創新的好習慣。
六、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的教學工作中,數學科目是我們教育中的重點和難點。因為數學本身的特點和教學工作的限制,加上傳統課堂單調、枯燥,使得學生很容易對數學失去興趣,不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進行小學數學的課堂工作,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是我們作為任課教師應該去研究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曹玉成.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研究[J].科普童話,2019(40):100.
[2]孫寧.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科普童話,2019(3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