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摘要:語言學習的本質是居于背誦這個基礎的。面對當下教育教學新觀念、新方法“你方唱罷我登臺”的局面,筆者冷靜思慮,搜索出“一切知識皆是記憶”的鐵律,提出了“強化背誦的實踐與探索,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率”課題,并從“為什么要重提背誦?”“背誦有何價值與意義?”和“背誦材料的選取及注意事項”三方面進行闡述,對初中英語教學實踐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初中英語? 教學效率? 背誦教學? 實踐和探索
在各種高效學習法“漸欲迷人眼”的當前教育,翻出背誦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似乎顯得格格不入,但是“一切知識皆是記憶”,只要學習就需要記憶。所以,在新教育理念下指導下,如何堅持背誦永遠是教育和初中英語教育一個永遠不老的課題。
首先,我們要厘清的是:為什么要重提背誦?
當下,背誦這一學習方式似乎和新教育理念相矛盾,老師們對新技術、新手段有諸多研究,各種賽課、說課都在嘗試創新,各種教法變著花樣翻新,老師應接不暇,學生眼花繚亂。老師們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不停堆砌方法,不停嘗試習題,不停變換花樣,將背誦置于可有可無之境。學生們在快樂學習口號熏染下,錯誤地認為,快樂才是學習的目的,而背誦則是對他們的身心傷害,所以不愿意讀、不想著背,對于背誦作業更如洪水猛獸般厭棄。但在實際教學中,就是因為缺乏必要的背誦手段使學生學了多年英語之后仍然不會使用英語,說出來的句子錯誤百出:詞匯面狹窄、語法結構漢化、目的語語言習慣缺乏,使英語學習成為學生耗時最多、實用最少的學科。很多孩子從三四歲就開始學英語,可到了大學還不能交流對話,究其原因,是背誦手段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背誦這種傳統學習方法,有著其它任何方法都無法替代的作用。
接著,我們來梳理:背誦有何價值與意義?
精通九國語言的辜鴻銘曾說:“學英文就好像英國人教孩子一樣的,他們從小都學會背誦兒歌,稍大一點就背詩、背《圣經》,像中國人教孩子背‘四書五經一樣’。”他認為學習外語最好的辦法是“背誦”。他認為若由字母到單詞再簡單拼句,學習者就會在心理上就產生學外國語言的隔閡情緒。他用背誦的方法學習九國語言,教他的女房東學習簡易拉丁文也同樣是用背誦,僅兩三個月,女房東就學會了簡單的拉丁文。
這其實就是語言輸入的力量。語言學習一定是要先輸入再輸出的過程。沒有大量準確的輸入就不可能有有效的輸出。外語教育家胡春洞教授說:“在人類學習或習得語言的實踐中,吸收總是領先于表達,也可以說輸入總是領先于輸出。”這與“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是一個理。
克拉申的第二語言習得“輸入假說”理論指出,外語學習想取得成功,必須在豐富的自然語料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時,學習者才能輸出新信息,形成自然流利的語言表達,而背誦則是集中強化輸入輸出語言信息的手段。所有這些語言研究大家對于背誦都給出了很高的評價,可以看出英語學習中背誦的重要性了。因此,無論是從知識結構還是從品德修養上看,背誦都是必要的環節。
最重要的,我們要明確:背誦材料的選取及注意事項。
背誦的意義既然這么大,背誦的環節必不可少,那么背誦什么樣的材料才能發揮最大的功能性呢?通過大量的研究和實踐,結合課本的編排素材,筆者認為初中學生的背誦材料應該分一下幾部分:
首先,就是用簡單的對話背誦,給學生提供樂學的材料。“Good morning. How are you?”等對話,就是很好的初學者背誦的材料。這些材料,在每天的生活中都可以用到,既可以讓學生在一問一答中體會英語的交流方式,也可以讓學生體會英語的語用性,從而感受學習英語的效用。在背誦簡短對話時,除了句子的意義之外,句子的語音、語調也相當重要,在七年級英語的附錄里就有大量的語音、語調的補充材料,比如升降調、單詞重音、句子重音等都是可模仿的。模仿錄音中的語音、語調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感知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英語,這些對于他們今后的學習很有幫助。不建議讓學生模仿授課教師的語音語調,因為授課教師基本上都是漢語為母語,英語也是后來習得,會有自己養成的漢化英語的特征,因此要讓學生模仿音頻、視頻中外教或者專業朗讀的材料。
其次,用規范的英語短語、句子和習慣用語等,讓學生增強目的語語感。老師大多都有這樣的困惑:很努力學習的孩子,為什么在具體運用的時候,不是結構錯就是用詞錯呢?有些學生寫的文章簡直就是用英語的詞堆積漢語的語法,而學生在使用的時候卻沒有知覺到錯誤。老師在糾正錯誤的時又不需要講就可恍然大悟,再使用時卻又犯錯誤,這樣的屢犯屢錯,學生學著累,老師教著苦。這就是沒有背誦短語、句子等英語的語言習慣,雖然他們學了,也認為自己會了,但是,我認為這不叫“會英語”了。因為英語不是“學會”的,而是“練會”的。只有會用,才達到了學習的目的,因此英語短語、習慣用語和句子,我們有必要鼓勵學生多背,背到駕輕就熟的程度,才能出口成章。有學者曾針對背誦對英語學習的影響,對學生做過一些測試,結果發現: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經常使用固定短語可使文筆流暢,寫作速度加快,背誦課文對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大有裨益,這都說明背誦常用語非常利于增強英語的語感。
第三,選語篇背誦,讓學生感知語言的魅力。語篇背誦,可選取教材中的精彩文章,也可選取課外的優美片段,比如散文、詩歌等在教材中都沒有,老師以自己精心篩選一些提供給學生,讓他們仔細揣摩其韻味,有感情背誦,體會英語的美好。相比之簡單對話的樂學性,短語、句子的背誦的語感性,大量的語篇背誦,才能讓學生真正有能力說好英語。
英語作為語言,其本質是工具,中國人是作為一門外語來學習英語的。因此,在教學過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多背誦,用原汁原味的英語表達解讀英語國家的文化和人們的思維方式,減少母語的影響。讓學生們在感悟英語的同時,也鍛煉自己的意志,培養自己的能力,使英語學習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助力,為美好的人生藍圖增添迷人錦繡!
參考文獻:
[1]羅芳玲.淺談英語教學中的英語背誦問題(J).文理導航,2014(09);
[2]王雅慶.英語教學中背誦的意義及其策略(J).文學教育,2015(11);
[3]馬秀平.闡述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的意義及策略(J).文學教育,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