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來斯
摘要:目前高職教育中,計算機的專業學生存在一些職業能力培養的問題,本文在闡述高職專業教育中的現狀基礎上,基于多角度分析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相對應的提出了一些提供學生職業能力的對策,以期為現實的教學實踐提供有效的借鑒。
關鍵詞:職業能力;計算機專業;高職教育
目前高職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存在就業困難的情況,職業水平不高是產生就業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發現高職教育中對于專業能力培養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職業能力的概念
在工作中,人們所必須掌握和表現出來的對工作任務有作用的各種能力的綜合就是職業能力,也可以叫做專業能力,是成功職場人員所必需的職業素養。根據工作的環境和需求,職業能力可以大致分為兩種,第一種基于人的本身所要具備的能力,也叫基本工作能力,例如與同事的交流能力、與上級的溝通處理、與團隊的合作能力、承受壓力的心理水平等,基本能力決定了你是否能夠在工作環境中適應。第二種就是與工作任務相關的專業能力,這要求從業人員具備所從事行業的專業知識、理論、方法、工具等,特別是IT行業,對于專業能力的要求會相對更高。但是無論是哪種行業,這兩種能力都是缺一不可的,職場人員即要注重培養自己的基本能力,適應工作環境和團隊工作,更要時刻保持學習的心態,對于專業知識的吸收不松懈,只有將這兩種能力綜合把握,才能更好的在競爭力越來越強的就業市場收到一份滿意的入職通知,并在職場道路上發展的更加順利。
二、高職計算機學生專業培養的現狀與問題
2.1 不注重職業能力的培養
高職老師在教學目標的設定存在許多問題,例如不夠具體化、不注重實踐等,這些問題會導致教師在課堂上過于注重講解理論知識,甚至部分教師出現全程念PPT的情況,這對于學生來說顯得十分枯燥無味,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基礎理論也把握不充分。計算機專業的教學重點放在理論而非實踐上,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專業學習中上機編碼的能力低,還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基礎課本知識把握較好但實際能力較低的學生,這類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就會對自己信心較高,但最終達不到預期,既挫敗了學生的自信又讓工作單位失望。
2.2 實習經驗不足
高職就業教育計劃中很關鍵的一個環節是實習,尤其是對于計算機專業來說,一份好的實習不但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專業水平的提升,也能為正式求職提供良好的保障。但是在實際實習中,一方面學校給安排的實習單位都是應付實習任務為主,許多學生的實習工作往往都是跑腿打雜,甚至與IT行業完全不相關。另一方面,由于學生學歷的限制,學生自身也難以尋找到合適的實習公司。
三、高職計算機學生專業水平整體低下的原因
3.1 對計算機人才的定位模糊
由于計算機教師或者高職學校的領導者對于計算機人才的認識不到位,在進行教學安排的時候,沒有采取科學的手段,使得教學內容不符合市場對于計算機人才的需求,理論知識的篇幅大于實踐安排,對于教學書籍的選擇也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堆積,這樣直接導致的學生的專業水平的低下,學生理論基礎沒打好,動手能力更是不足。
3.2教師質量參差不齊
目前許多院校在選擇專業教師的時候考核不嚴格,部分教師本身的專業水平就不過關,只會在課堂上重復的念課本的理論知識文字,另一方面,有一些院校為了節省資金,在教師的選擇方面選擇一些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來進行兼職,將完全沒有教學經驗的學生來完成專業的課堂教學。教師質量的高低是學生專業能力培養的一大因素。
3.3計算機專業教學內容陳舊。
對于IT行業來說,哪怕是已經工作多年的“老師傅”也要隨時關注計算機知識的更新換代,因為知識的更替、技術的發展迅速是計算機行業的一大特點。但是目前的情況確實學校并沒有根據行業的發展來更新教學內容,許多教師上課用的PPT一直都未變換過,學生一直都在接受過時的技術和知識,對于新出現的技術和方法只能靠網絡去接觸學習,這樣的學校效果甚微,這就導致最終求職的時候學生掌握的專業技能已經不能很好的符合計算機市場的需求了。
四、提高高職計算機學生職業能力水平的策略
針對以上闡述的高職計算機專業學生面對的問題的原因,本文提出一些相應的策略來改善這一情況。
4.1 增加上機教學的比重,提升學生編碼能力
第一步,將教學課時改為理論課堂和實驗課,在理論課之后安排一個課時讓學生上機進行實際的編碼操作;第二部,教師每教完一個新知識點或者新方法,可以安排一些團隊學校任務,讓學生自行組成小組或者教師安排好,去完成一些比較復雜的小項目,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上機實踐能力,有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這兩者對于計算機行業都是不可缺少的;最后,老師在最后的考試環節不單單要考核學生的課本知識的記憶背誦,也要進行實踐考試,對學生的實踐能力也要進行考核,這樣才能讓學生知道到自己的不足。
4.2 進行課程改革,進行項目式教學
首先,進行課程改革的時候,來說可以學生參與到改革的每一步中,充分吸收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需求,也讓學生更加了解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然后,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采取項目式的教學往往會比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加有效,學生可以在項目中學會不同的技術手段,而且學生都偏愛有挑戰性的東西,如果安排一個項目任務給學生,學生會非常主動的去學習方法和知識以完成項目任務,
4.3 提高實習質量,構建職業規劃計劃
學校要注重學生的實習計劃,應主動去聯系一些適合的計算機企業,為學生提供一些適合的實習機會,并且將實習的反饋加入到學生的實習安排中去。而對于職業規劃能力的培養上,學校一方面要將職業規劃課程提前到第一學期,并且納入必修課程中去,另一方面,可以定期請一些IT從事人員或者往屆成功學生開講座,讓學生早早的開始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規劃。
五、小結
目前高職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面臨就業時容易陷入困境,因為目前學校對于計算機學生的目標定位模糊,教學內容偏理論,缺乏實踐教學,對于實習的不重視等種種問題,學生的職業能力往往得不到很好的培養,因此學校應該進行課程的改革,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對學生進行項目式的團隊訓練,增加學生的實習機會,讓學生盡快進行職業生涯的規劃,讓學生的團隊合作水平和專業水平等到更好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李平.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提升的模式和路徑研究[J].科技風,2019(28):218.
[2]薛溯凱.高職計算機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問題與對策研究[J].信息系統工程,2016(08):102.
[3]李冬.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師資建設問題研究——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視角[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5(05):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