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庚
摘 要:小學教學非常重要的科目就是數學,學習數學可以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嚴謹的學習態度。受到數學本質特征以及教學方式的影響,很多學生都缺乏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阻礙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想要增強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必須要采取合適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中來。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數學競賽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數學意識。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數學競賽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開展數學競賽;策略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是小學教育非常重要的部分,做好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不僅僅可以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成績,對于學生以后的生活和學習都有非常大的幫助。數學競賽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之中,鍛煉學生的數學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良好的數學素養,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和解題方法,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
一、小學數學競賽題目要有針對性
數學競賽的內容都是產生于課本,實現了對課本知識的升華,具有靈活和開放的特點,現如今有很多數學競賽方案,老師選擇競賽題目的時候一定要多注意[1]。第一,選擇競賽題目的時候要做到深入淺出,逐步深入,實現數學思想與基礎知識良性結合,題目要從基礎開始,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前提上進一步拔高,萬萬不能只選擇難題,學生就會感覺高不可攀,失去學習的信心;第二,數學題目要做到生動有趣。數學科目不像其他的科目一樣,不讓學生感受到美感,數學僅僅包括幾個簡單的符號,卻有算不完的題目,學生不會有太大的學習興趣。只要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就能夠把數學學好。所以,日常教學中,老師要注重提升學生興趣,講數學的時候舉一些貼近生活的例子,讓學生感覺到生活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欲望;第三,競賽題目要準確,不能讓學生有模棱兩可的概念,這不是說數學解題方法是唯一的,競賽中老師要鼓勵學生方法多樣化,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達到提升思維、開發智力的目的,更不可以急于求成,用錯誤的方法引導學生。
例如,學習“分數的除法”這部分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給學生出這么一道題目:“一家三口生活,爸爸過生日,全家一起吃蛋糕,媽媽吃掉了三分之一的蛋糕,兒子吃了六分之一的蛋糕,問媽媽吃的蛋糕是兒子吃的多少倍?”,這道題跟實際生活有很大的關系,學生都吃過蛋糕,對這個題目比較熟悉,也很感興趣,老師出這道題可以吸引學生興趣,讓學生都充分參與進來,更能增強學生對分數除法這部分知識的認識,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二、數學競賽要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主動性
現在教育越來越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教學中老師也要發揮學生主體意識,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發自內心去學習,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學生在求解的過程中,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尤其是成功解決一道難題,學生就會充滿幸福和滿足,更會有很強的成就感,充滿學習的欲望[2]。學生在學習中經常會面臨一些難題,做題的時候也會有靈機一動、突然有了答案的現象,因此學生會欣喜若狂,發自內心的感受到快樂,這種快樂是其他東西不能提供的。這樣,在求解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保持心情愉悅,更能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數學競賽中,學生在思維活動、心情愉快的狀態下提升了個人的數學素養。
例如,做關于“圓”的數學競賽的時候,老師可以讓每個學生畫出一個圓,然后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表現出圓的特點,說明圓的半徑、直徑、周長、面積的計算方法。用這樣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圓的知識,加深學生對圓的認識,增強學生學習能力。
三、開展數學競賽,實現對知識的鞏固
學生學習完新的知識,想讓知識變成自己的智慧,必須要對已學過的知識加以鞏固。當前很多老師都采用做大量練習題的方法,產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大量的練習題會讓學生感受到無聊和乏味,對于學習差的學生來說更是巨大的負擔。小學生都喜歡比較、喜歡競爭,更會對老師的夸贊有興趣,所以,老師可以利用數學競賽實現對知識的鞏固。學生都想獲得好的名次,競賽之前會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樣,老師就實現化被動為主動,讓學生自覺進行知識的復習工作,大大提升了復習效率,實現對已經學過知識的鞏固,增強學生學習能力和數學意識。
例如,學習圓柱和圓錐的時候,老師可以組織一次圓錐與圓柱體積計算競賽,表現優秀的學生要給予獎勵,表現差的學生要給與適當的懲罰,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鞏固計算體積的方法,鍛煉學生計算能力,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水平。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是非常重要的科目,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非常大的幫助,為了實現更好地學習,老師需要設置數學競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和數學素養,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麗紅.關于小學數學與小學數學競賽研究[J].數碼設計(上),2019,(8):79.
[2]劉宏慧.正確認識數學競賽,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