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平
摘要:隨著我國和世界交流的日益頻繁,英語作為重要的交流工具,在開展教學時要突出英語的實用性特征,尤其是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教師要注重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創新,以增強教學的實效性。本文將主要探討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一定的問題解決對策,幫能夠通過筆者的經驗分享,為廣大大學英語教師提供一定的教學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問題研究
前言
大學英語是整個本科教學階段中的重要課程,從外部環境上看我國和國際交流日益頻繁,這也要求在開展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提升英語教學的重要地位[1]。然而在當下的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對學生進行英語翻譯教學引導,無論是在教學目標、內容還是考評機制上,都缺乏足夠的重視,學生也感到翻譯學習較為困難,影響了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整體效率,這也是廣大英語教育同仁需要關注并解決的重要議題。
一、當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
在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翻譯教學往往不被學生、教師和學校重視,導致關于英語翻譯課程的開課時間較短,教授的內容較為淺顯,而且在考試時關于翻譯的要求并不高,在英語教材中也出現了翻譯知識和技巧缺失的問題[2]。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也不會將主要的教學精力放置在翻譯教學上,相應的學生付出的努力和時間也較少。這種情況的出現是由于大學英語教師缺乏對英語翻譯的足夠認識導致,忽視了英語翻譯作為銜接學生從學校到社會工作的重要關鍵性。
對英語翻譯教學的忽視也同考試制度有著直接關系,無論是四六級考試還是英語專業的考試,翻譯測試總體占分值比例較少,使得教師在考試大綱教學的指導下,不會將翻譯教學放置在重要的位置上。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模式和方法缺少創新
在提高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實際效率層面上,教師要能夠認識到為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并且要讓學生了解東西方的文化特點。在教學模式上,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本專業特征以及未來的職業訴求,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將注意力放置在大學英語翻譯學習的過程中,將英語翻譯作為自己能力塑造的有效手段,然而在當下的一些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采用的是灌輸式學法,將翻譯題目進行組詞組句的翻譯和講解,這種教學方法對于學生來說趣味性較差,而且忽略了翻譯的整體之美,不利于學生對于翻譯內容做出足夠正確的理解。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實效性不強,學生翻譯水平較低
由于教師和學生都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最終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參與翻譯學習的興趣也不高。雖然在大學四六級英語考試中都涉及到翻譯的測試,但是學生的學習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已,和實際生活的銜接較差,沒有真正掌握翻譯的方法,也無處應用。
二、提高大學翻譯教學水平的相關對策
學校要提高對于大學翻譯教學的重視
對于高校來說,首先要在教學的課程安排上突出翻譯教學作為重點,根據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從英語的聽說讀寫譯各方面入手,為學生安排課程,并且要注重不同年級階段,對于大學英語翻譯學習的實際訴求。學校層面要做出的是課程安排以及學習要求的制定,例如,學校可以要求教師要將單元課程一六節課時完成,同時安排兩節翻譯的教學課時,并且要將對翻譯學習的實際考量納入到每學期的考試過程中,對教師提出相應的要求[3]。教師要對學校所執行的教育計劃作出嚴格落實,以確保翻譯教學的實效性的以提升。
除此之外,學校在對于大學英語教師的聘用上,也要注重突出其翻譯能力,選擇具有較強翻譯基礎以及實踐能力的教師,學校也需要針對現有的大學英語教師進行關于翻譯能力的培訓,對于一些教師可以為其提供深造的機會,讓教師能夠感受到英語運用的實際情境,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教師本身要提升自己的翻譯素養,創新翻譯教學模式和方法
對于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來說,教師也要認識到翻譯作為一種承載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活動,除了要掌握翻譯的技巧之外,也要將文化的相關內容滲透其中,擺脫傳統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時所使用的刻板和灌輸式教學方法,要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翻譯學習的過程中,在理解方法和理論的基礎上融合文化的認知,并為學生提供更多句實現英語翻譯的相關活動,讓學生都能參與到翻譯學習的過程中。
例如,教師可以以當下的熱點事件,讓學生以播報員的形式用英語將該事件表達出來,以增強學生的翻譯轉化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運用一些多媒體以及翻轉課堂等高效教學方法,讓教學手段不斷的更新,融入趣味性、知識性以及實用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在翻譯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能力的提升,以便更好的應對未來進入工作崗位之后所面對的種種需求。
要努力提升翻譯的基本素養,強化學習意識
作為大學翻譯學習中的重要主體,學生要能夠認識到翻譯學習的重要性,激發自己的學習主動性,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吸收知識。在這方面學校和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引導,讓學生了解到英語翻譯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影響,將翻譯學習作為一項重要的基本技能。除此之外,在課程安排上,教師要將大學一二年級作為擴展學生知識面、積累詞匯量的重要階段,到了三四年級則可以進行更多的翻譯實戰訓練,讓學生獲得實際技能的提升,學生也要積極的配合老師完成翻譯相關內容,以多看英文原版書籍以及電影作為補充翻譯知識,提升能力的重要手段[4]。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教師都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做好翻譯學習方法的引導,并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臺,這也是形成知識串聯、鍛煉學生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有效提升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實際效率,教師和學校要做到教學層面的轉變,從原本的教學模式轉變到對能力的塑造,并且注重大學階段和未來工作的銜接,讓學生在掌握翻譯方法的基礎上提高成績的同時能夠將翻譯作為自身的一項技能。對于學生本身來說,也要能夠提升對英語翻譯的學習興趣,只有各方面齊心協力,共同努力,才能夠有效推進我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實效性的改善,促進大學英語教學實現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洋.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現存問題及對策研究[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4):133-134.
[2]傅亞東.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J]. 科教導刊, 2017(10x)104-105.
[3]郭孟媛.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 經營管理者2017(22):363-363.
[4]王竹香. 推進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改革發展的途徑探索[J]. 校園英語2017(2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