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振員
摘要: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各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都得到有效的嘗試和運用。面對《課標》的新要求,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迎來了全新的改革,歷史教學和社會課堂融合方式也面臨著角色定位和思維轉變的問題。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有義務和責任將合作性學習融入到課堂教學變革中去,進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發展,讓傳統的歷史課堂發生巨大變革。本文立足當下的課堂教學實際,著重研討合作學習在歷史教學和社會課堂融合下的運用策略, 以期為廣大同仁提供研究范本。
關鍵詞:歷史教學 社會課堂 有機融合 合作學習
隨著國家新一輪課改的不斷深入,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愈發得到重視,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研究也已成為歷史教學的熱門話題。初中歷史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技能,變革課堂教學模式,切實加強合作學習的研究,促進歷史教學和社會課堂的有機融合,讓合作意識和自主學習成為歷史教學的主流形態,進而促進歷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真正落實《課標》提出的新要求,為初中歷史教學帶來新的春天。
一、高度重視歷史教學現狀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對歷史課堂教學提出了嶄新要求,而重中之重的問題就是要全力扭轉當下的歷史課堂教學模式。現實版的歷史教學存在著許多值得詬病的地方。首先應試教學觀念根深蒂固。基于此,教師和學生無不成為應試教學的產物和犧牲品,教師始終占據教學的主體地位,單一的灌輸式早就讓歷史課堂成為一潭死水,何談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講學生聽試卷練成為一種不變的教學流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無法得到發揮。其次,歷史學科知識要點相對穩定。這也就導致學生只要采取機械的記憶和反復的訓練就能達到一定的效果,而對于歷史事件的要素完全可以通過教師的灌輸而習得,無須學生利用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生的學習和思維都被禁錮在課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成為一種常態。再次,教學和社會脫節。由于歷史教學內容自身的局限,教師往往會照本宣科因循守舊,沒有將社會實際和政治形勢進行融合,更是很少利用和借鑒網絡信息技術, 讓課堂遠離社會固步自封,失去了時代的源頭活水,這種沉悶枯燥的教學方式禁錮了學生思維,損傷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基于此,我們必須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進行變革,采取合作性學習來變革歷史教學現狀,這一點應該得到廣大教學同仁的點贊加油。
二、合作性學習的運用策略
注重學科融合,鼓勵小組合作,增進合作效果。應該說,歷史學科的綜合性、人文性、社會性都非常強,是一門融合文學、政治、美學、生物、科學等多方面知識的綜合學科。因此,這就需要初中歷史教師要能夠充分駕馭歷史學科,做到博覽群書博采眾長,能夠在歷史課堂的方寸之地,施展自己的教學才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歷史的博大情深和無窮魅力。教師要有意識地進行知識的嫁接和學科的融合, 要利用歷史知識去旁征博引,透過歷史現象生發新的知識增長點,既激發興趣又培養技能,融會貫通地習得歷史知識, 進而開拓學生視野,啟迪思維能力,培養舉一反三的發散思維技能,增強學生多元解讀歷史事件的本領。
2.明確合作目標,規定學習任務,做到有的放矢。如何保證合作性學習的的有效性是初中歷史和社會課堂有機融合的重要前提。初中歷史教師必須認真落實好這個問題,就是說合作性學習應該保證做到有的放矢。工作中,初中歷史教師應該認真研究教材,全面構思教學案列,細化教學環節, 確保能夠有效落實好互助合作,用以提高課堂效益。首先闡明課堂教學合作目標。應該根據《課標》要求精心設計三維度目標,將知識技能、學法指導、情感價值觀有機融合到教學中去,保證目標精準,行之有效。其次規定合作學習的任務指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及時展示本課教學任務, 明確各組合作探究必須達到的任務指數,在充分考慮到學情的前提下,強化思維能力的培養訓練。再次規劃好小組學習的主題。要根據不同的小組情況,分層設計合作內容,將小組特點和研究主題有機結合,追求效益的最大化。這樣的課堂才有開放性,思維才有發散性,效果才有凸顯性。
3.把握切入節點,選擇合作時機,確保引導到位。初中歷史教師必須能夠駕馭課堂,了解學生的思維動向,增進自身的教學機智,找準切入點、關鍵點,助推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做好及時適度的教學引導,保證課堂點撥及時、引導得法、互動高效。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問題,找準時機,適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比如教學“五代十國”時,為激發學習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南唐后主李煜的詩詞《虞美人》,讓學生跟著配樂一起動情地朗讀詩詞,并相機提出問題:南唐后主的作品反映了那個時期的政治經濟發展的背景是怎樣的?你能從中感悟到些什么呢?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下。教師由此可以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方向和主題,讓學生圍繞主題進行有序的合作交流。
總之,初中歷史教學加強合作性學習,促進歷史教學和社會課堂的有機融合是提升歷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我們要正是歷史教學的不足,注重學科融合、目標達成、時機選擇,確保將合作學習落實到位,使歷史課堂教學更加富含開放性、探究性、發散性,真正促進初中歷史教學實行巨大變革,讓歷史教學更加的開放有效,進而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參考文獻:
[1]陳學強.淺析初中歷史與社會課堂合作學習的運用策略[J].吉林教育,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