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軍絮
摘? 要:在不斷對于合作行為的研究中,不難發現,該類行為產生的第一個階段便是幼兒階段。而在對于該行為不斷的深入研究中,可以發現在幼兒時期形成的合作行為有重要的科學、社會價值。而據研究表明,現如今流行于幼兒間的構建游戲還是存在諸多問題的,對此本文就大班幼兒在構建游戲中的合作行為作出簡要探討。
關鍵詞:大班幼兒;構建游戲;合作行為
引言:
兒童合作行為通常發生于幼兒階段,而在對其的不斷研究中可以發現,兒童相較于成人而言更加容易在合作中產生某種情感,這種情感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社會認知感,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而構建游戲則可以促進這種合作行為的產生。本文就大班幼兒在構建游戲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提出探討。
一、幼兒合作行為概述
合作模式的產生,往往是二者之間有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因此在完成這個目標的時候,他們可以進行協同配合,在配合的同時可以提高完成這個目標的質量和效率。合作模式是一種社會行為,而對于幼兒而言,這種合作行為往往出現在建構游戲中。建構游戲指的是兒童常常玩耍的磁力片或者積木之類的玩具,這些玩具在拼合的過程中能夠極大程度上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在成功建造某樣物品的時候,這些幼兒則可以獲得成就感。這類游戲不僅能夠提高兒童的思維,也能夠增強他們的社會認知感。
二、大班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合作行為現狀
在不斷對于幼兒行為的觀察中,我們可以發現大班幼兒往往不會主動去尋求與他人之間的合作,這種合作往往是在其他老師的鼓勵下進行的。并且在進行合作的過程中,這些幼兒也缺乏溝通交流,效率低下,但是在建構游戲中他們往往更容易產生合作配合的行為,對于這類游戲他們的積極性也更強。并且女孩在建構游戲中的表現是優于男孩的,女孩在建構游戲中更容易去尋找伙伴進行幫助,而男孩更多的是被動地去合作。
三、建構游戲中幼兒合作行為存在的問題
在建構游戲中,女孩往往更容易發生合作行為,而不少男孩往往不會主動去尋求與他人之間的合作,并且他們建構出來的最終的成品風格也相差甚遠,這是由于他們對于性別刻板的認知導致的。雖然他們已經到了能夠分清性別的年齡,但他們對于性別的理解還達不到一定的深度。他們認為女孩就是柔弱的,而男孩更加陽剛,因此他們建造出來的東西也是不同的。對此教師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引導,促進男孩與女孩之間合作行為的產生。
在建構游戲中還有的問題就是,他們缺乏高水平的合作。那些建造能力較強的兒童更加不愿意與其他兒童之間進行合作,也不愿意幫助他們完成任務,勉強愿意幫助了,也是毫無耐心的。這類幼兒更加傾向于成果的展示,期待受到表揚。這樣帶來的壞處是他們日后也將消極面對合作行為,這對于他們日后的發展是不利的。
在幼兒階段還存在合作意識不強的問題。在游戲中他們會更加傾向于完成自己手頭的工作,而不太樂意合作幫助別的小伙伴。這是由于他們思維發展還不夠健全所導致的。對此教師應該加強引導,教會他們奉獻合作的精神。
四、加強建構游戲中合作行為的方法
對于上述的問題,教師需要運用一系列教學策略來進行解決。例如針對幼兒對于性別的刻板認知這一點,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不同的建構主體進行解決。不少幼兒在進行建構游戲的過程中往往傾向于尋找同性進行合作,因此教師便需要對此做出調整,將性別不同的學生安排在一組,加強他們的合作。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起到引導作用,促進不同性格的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并且在他們完成合作后,教師應該及時進行點評,讓他們獲得成就感的心理,從而在日后更加努力地完成建構游戲,提高幼兒的合作意識。
建構游戲相對于別的教學來說更加自由化,因為建構游戲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讓他們更加容易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從而在合作中順利完成任務。教師還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小舉措來幫助學生提高合作的意識,例如可以合理地設置建構主題,不同的建構主題能夠加強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合作。
在不斷對于大班幼兒行為的觀察中,不難發現,那些缺乏合作意識的學生往往更難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因此教師在第一時間發現那些缺乏交流合作意識的幼兒的時候,需要進行科學性的指導,了解他們內心中不愿意產生合作行為的原因,還可以通過一些行為鼓勵這些幼兒。例如在那些小組行為完成的好的幼兒中設置一系列的獎品進行獎勵,通過這樣的行為,可以潛移默化幫助幼兒更加積極地進行合作。同時教師在進行指導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找準時機的問題,對于那些幼兒建構游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并且還要注意他們在完成建構游戲中的反饋。
五、結束語
合作模式對于問題的解決是十分適用的。而幼兒正是行為養成的關鍵時期,教師需要通過一系列的舉措來幫助這些學生產生合作行為,這對于他們日后的成長也有不少幫助。
參考文獻:
[1]徐秋霞,王喜海. 3-6歲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合作行為觀察研究[J]. 教育導刊(下半月),2014(9):21-25.
[2]梁燕洲? . 大班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合作行為研究[J]. 新校園:中旬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