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
摘? 要:新課改已成為我國教學教學發展的總趨勢,其要求教師應提升教學的高效性。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對政治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進行批判性的調整和升級,構建最為接近學生學習區域的教學模式,讓他們在政治學習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政治觀、經濟觀和價值觀,提升學生未來發展的適應性。
關鍵詞:高效性;高中政治;高效課堂
在現階段的高中政治教學中,有很多因素限制高中政治教學質量的提升,其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教學互動性差。有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盲目地追求教學進度,忽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不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致使整體的高中政治教學效果差。第二方面,學習方法錯誤。有些學生將對知識的牢固記憶作為政治學習的主要方式,忽視靈活運用政治知識的能力。基于以上狀況,高中政治教師應從客觀實際的出發,創設集趣味性、方法性和實操性于一體的政治教學課堂,提升政治教學質量。
一、教學案例化,激發學生的經濟學習熱情
教師可以尋找與教學緊密的案例,開展政治教學,讓學生的經濟學習有著力點,使政治教師的教學有發力點,充分發揮案例教學的優勢,給予學生更為開放自由的交流課堂,激發他們的經濟學習熱情,提升整體的經濟教學質量。
例如,在講授《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這部分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展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案例,鼓勵學生積極發言,點燃他們經濟學習的熱情,并適時地融入經濟知識,提升整體的經濟教學效果。在開課后,教師詢問學生:“假如你中了500萬,你打算怎么辦?”小陳說:“我要將自己的購物車清空!并實現自己不敢想象的夢想,直到把這筆錢花光為止!”小宇答道:“我會根據自己的需要買東西,把剩下的錢存起來!”小羅說:“我會盡量不花,等到急用的時候才拿出來!”教師運用對學生說:“你們的消費觀分別屬于奢侈型消費觀;理智型消費觀和吝嗇刑消費觀。不同的消費心理決定不同的消費觀,我們看看到底是什么決定我們消費!”教師展示如下的案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最發達的上海,每100人中,有5.6輛家用轎車。通過這幾十年的光景,我們現在道路上全是汽車。你們說其中的原因是什么?通過學生的思考,他們得出下面的結論:生產為消費提供對象,即生產決定消費,隨著社會化生產效率的提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而人們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購買汽車。通過運用案例教學法,高中政治教師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并適時地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提升經濟教學質量。
二、教學信息化,增強對文化學習的感知力
中華文化與學生的認知存在一定的距離。假如教師運用傳統的方式教學,不僅給學生的文化帶來困難,更不利于提升整體的文化教學質量。針對這種狀況,高中政治可以運用信息化的教學方式開展授課,給予學生更為形象化的文化呈現畫面,增強學生對中華文化的感知力。
例如,在講授“我國文化特點”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我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特點。教師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展示:第一方面,縱向展示我國文化的源遠流長。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我國文化從殷周時期到現代的文化發展脈絡圖,雖然中間會有起伏的變化,但是我國文化依舊流傳到現在。第二方面,橫向展示我國的文化。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我國的瓷器,以及瓷器中的內容,還可以展示我國的蘇州園林,讓學生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師通過運用多媒體教學法,讓學生通過形象化的方式更為立體地學習中國文化,在增強學生文化感知力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最大限度提升文化教學的質量。
三、教學生活化,降低學生政治學習的坡度
生活化教學可以拉近學生和政治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充分調動他們的生活常識,構建與政治知識之間的連接,降低學生的政治學習坡度,提升整體的政治教學質量。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選擇難易適度的內容開展授課,獲得良好的政治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授“政治生活”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學生身邊進行選舉的視頻,激發學生的政治學習熱情,并適時地提出相應的政治問題,在降低學生學習坡度的同時,增強政治教學效果。在視頻播放完后,政治教師可以詢問學生:“為什么每個人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小壁積極地舉手說:“因為我們國家的性質是人民當家做主,一切由人民說了算!”教師說道:“你的答案很正確,我們為什么要根據票數多少,確定最后的選舉結果?小月積極地舉手說:“在我國少數服從多數,應堅持集體主義的原則!”通過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教師在降低學生學習坡度的同時,增強學生靈活運用政治知識的能力。
總而言之,高中政治教師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應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制作出符合學生認知習慣的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政治學習坡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提升整體的政治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毛效成.高中政治在新課程視野下的有效教學探析[J].高考.2019(27).
[2]劉雁輝.新課程視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學研究[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8(12).